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779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下模、上模、净化箱和脱模机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下模,且下模的顶端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下模顶端的注塑槽两侧皆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注塑槽下方的下模底端开设有脱模空腔,且脱模空腔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的复位弹簧两侧皆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板底端的脱模空腔内部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且上模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漏斗,所述上模底端的两侧皆焊接有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模具脱模时的便利程度,实现了对模具的定位缓冲功能,而且实现了对废气净化处理的功能。

An injection mold for ECG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为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该设备具有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并具备精准监测、触屏操控、简单便捷等特点,在加工过程中,则需要注塑模具进行生产。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注塑模具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注塑模具在使用时一般脱模过程较为繁琐,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注塑模具使用时的便利程度;(2)传统的此类注塑模具在使用时上下模具合模程度难以控制,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注塑模具的使用效果;(3)传统的此类注塑模具在使用时一般废气直接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注塑模具脱模过程较为繁琐,上下模具合模程度难以控制,废气直接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现象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下模(2)、上模(6)、净化箱(11)和脱模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下模(2),且下模(2)的顶端开设有注塑槽(9),所述下模(2)顶端的注塑槽(9)两侧皆设置有定位槽(10),且定位槽(10)一侧的下模(2)顶端皆固定有防痕垫(4),所述注塑槽(9)下方的下模(2)底端开设有脱模空腔(14),且脱模空腔(14)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复位弹簧(17),并且复位弹簧(17)的底端固定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顶端的复位弹簧(17)两侧皆安装有顶杆(13),且顶杆(13)顶端所在的平面与注塑槽(9)底端所在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下模(2)、上模(6)、净化箱(11)和脱模机构(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下模(2),且下模(2)的顶端开设有注塑槽(9),所述下模(2)顶端的注塑槽(9)两侧皆设置有定位槽(10),且定位槽(10)一侧的下模(2)顶端皆固定有防痕垫(4),所述注塑槽(9)下方的下模(2)底端开设有脱模空腔(14),且脱模空腔(14)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复位弹簧(17),并且复位弹簧(17)的底端固定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顶端的复位弹簧(17)两侧皆安装有顶杆(13),且顶杆(13)顶端所在的平面与注塑槽(9)底端所在的平面共平面,所述顶板(15)底端的脱模空腔(14)内部设置有脱模机构(16),所述下模(2)的上方设置有上模(6),且上模(6)的顶端安装有进料漏斗(7),并且进料漏斗(7)的底端设置有进料孔(8),所述上模(6)底端的两侧皆焊接有定位销(5),且定位销(5)与定位槽(10)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两侧壁上皆安装有净化箱(11),且净化箱(11)的通过管道与注塑槽(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净化箱(11)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3),且活性炭吸附层(3)下方的净化箱(11)内部安装有活性氧化铝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监护仪加工使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5)一侧的上模(6)底端皆设置有缓冲槽体(21),且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纳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