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752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32
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用于对管模上的螺母进行放张,包括:机架;用于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的X向弹性装置;设置在X向弹性装置上、并在其所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放张装置,其包括旋转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螺母套、围绕螺母套设置的放张支架,以及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驱动螺母套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由此,能够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螺母套旋转与螺母对准,并通过X向弹性力使得对准后的螺母套自动套设在螺母上,实现了螺母套与螺母的自动对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放张效率。

An automatic docking tens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
本技术涉及管桩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管桩生产工艺中,需要对钢筋笼进行预应力张拉,在钢筋笼拉伸后,将一螺母拧紧在管模端部进行固定。管桩成型后,需要将螺母拧松,取出管桩,拧螺母的操作即称为放张。如图1所示(仅画出管模的部分结构),为了将放张机与管模相互对接,通常在管模与螺母01之间设置一梅花板02,放张机与梅花板02对接,然后进行放张。现有技术中的放张机一般采用吊车吊起,用手动的方式与梅花板02以及螺母01对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放张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只是靠人手将放张机与梅花板02对接,对接效果不牢靠,在放张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螺母01进行旋拧,旋拧后螺母01与管模之间的距离变大,且旋拧时的作用力较大,容易导致放张机与梅花板02脱开,并产生转动,不利于放张操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用于对管模上的螺母进行放张,包括:机架;用于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的X向弹性装置;设置在X向弹性装置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放张装置,其包括旋转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螺母套、围绕螺母套设置的放张支架,以及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驱动螺母套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上述部件配置成,行走装置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以使得管模上的螺母顶压螺母套、导致X向支架相对于机架移动时,X向弹性装置蓄力;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螺母套旋转,以使得螺母套旋转至与螺母对应的位置时,X向弹性装置释放并带动X向支架复位,使得螺母套套设在螺母上。由此,能够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螺母套旋转与螺母对准,并通过X向弹性力使得对准后的螺母套自动套设在螺母上,实现了螺母套与螺母的自动对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放张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X向支架上的轴承座;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中、并与螺母套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部件;固定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由此,通过轴承座以及第一传动部件实现螺母套的安装和传动,结构简单、可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旋转驱动单元上的棘轮离合器;用于将棘轮离合器和第一传动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部件;棘轮离合器设置成,当旋转驱动单元输出动力时,棘轮离合器能够将动力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传递到第一传动部件;当第一传动部件输出动力时,棘轮离合器不能将动力传递至旋转驱动单元。由此,当螺母进行初步放张(通过放张驱动装置)而无需旋转驱动单元输出动力时,棘轮离合器能够将来自螺母的动力切断,使其不能传递至旋转驱动单元处,实现动力隔离,保护旋转驱动单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棘轮离合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的棘轮内圈;套设在棘轮内圈上的棘轮外圈,棘轮外圈的内壁设有棘爪,其外壁与第二传动部件传动连接;弹性设置在棘轮内圈上并顶压到棘轮外圈的棘爪上的棘轮顶条,棘轮顶条的旋向与棘轮外圈的棘爪的旋向一致,以使得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能够通过棘轮内圈带动棘轮外圈以放张方向旋转,而棘轮外圈以放张方向旋转时不能带动棘轮内圈旋转。由此,通过棘轮内圈、棘轮顶条和棘轮外圈的设置,能够实现棘轮离合器的离合功能,其结构简单、紧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放张支架设置成能够围绕螺母套旋转,且放张支架的前端面还设有能够与管模上的卡位结构相适配的卡位件;上述部件配置成,行走装置驱动机架沿X向运动,以使得管模的卡位结构顶压卡位件、导致X向支架相对于机架移动时,X向弹性装置蓄力;放张支架围绕螺母套旋转,以使得卡位件旋转至与卡位结构对应的位置时,X向弹性装置释放并带动X向支架复位,使得卡位件与卡位结构卡合,并能够在X向弹性装置的作用力下保持其卡合位置。由此,能够通过X向弹性力实现卡位件和卡位结构的自动对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X向弹性力将卡位件保持在卡合位置,防止在放张过程中出现卡位件脱离,导致放张机与卡位结构脱开而产生转动的情况,有利于放张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装置;由升降装置驱动相对于机架沿Y向运动的升降支架;X向弹性装置通过升降支架设置在机架上。由此,能够调节放张装置的高度,对不同高度尺寸的管模进行放张,具有通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的Z向弹性装置;设置在Z向弹性装置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Z向弹性力的Z向支架;X向弹性装置设置在Z向支架上,并通过Z向支架设置在升降支架上。由此,能够通过Z向弹性力纠正对接过程中放张装置与管模之间的Z向偏差,提高放张操作的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放张支架围绕螺母套旋转的卡位驱动装置;卡位驱动装置设置为直线驱动装置,其固定部分与升降支架铰接,其输出轴与放张支架铰接,且其输出轴与放张支架之间可沿X向相对滑动。由此,通过卡位驱动装置实现放张支架的旋转驱动,且由于将卡位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支架上,无需卡位驱动装置随着Z向支架和X向支架进行Z向和X向移动,降低卡位驱动装置所受到的环境振动,提高了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检测螺母是否到位的螺母检测单元;行走装置用于根据螺母检测单元的信号降低对机架的驱动速度;用于检测X向支架相对于机架沿X向移动至触发位置或离开触发位置的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旋转驱动单元用于根据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的检测到X向支架移动至触发位置的信号驱动螺母套旋转,以及根据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的检测到X向支架离开触发位置的信号停止对螺母套的驱动。由此,通过螺母检测单元以及行走装置的设置,实现行走速度自动降低,为螺母对接做好准备,提高对接安全性;通过X向支架触发检测单元以及旋转驱动单元的设置,实现对螺母套的驱动的自动触发和停止,提高放张机的自动化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母检测单元为设置在放张支架的前端面的两侧的对射传感器,其对射光线的位置位于螺母套的前方;X向触发支架检测单元为设置在Z向支架上的接近开关。由此,通过设置在螺母套前方的对射光线对螺母进行检测,通过接近开关对X向支架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该方案简单有效、易于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检测卡位结构是否到位的第一卡位检测单元;设置在放张支架上、用于检测卡位结构是否卡入卡位件的第二卡位检测单元;卡位驱动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一卡位结构检测单元的信号驱动放张支架进行旋转,并根据第二卡位检测单元的信号停止对放张支架进行驱动。由此,通过第一卡位结构检测单元、第二卡位检测单元以及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用于对管模上的螺母进行放张,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2);/n用于驱动所述机架(2)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1);/n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的X向弹性装置(51);/n设置在所述X向弹性装置(51)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52);/n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放张装置(6),其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螺母套(623)、围绕所述螺母套(623)设置的放张支架(621),以及设置在所述放张支架(621)上用于驱动所述螺母套(623)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63);/n所述行走装置(1)驱动所述机架(2)沿X向运动,以使得所述管模上的螺母顶压所述螺母套(623)、导致所述X向支架(52)相对于所述机架(2)移动时,所述X向弹性装置(51)蓄力;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3)驱动所述螺母套(623)旋转,以使得所述螺母套(623)旋转至与所述螺母对应的位置时,所述X向弹性装置(51)释放并带动所述X向支架(52)复位,使得所述螺母套(623)套设在所述螺母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接放张机,用于对管模上的螺母进行放张,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2);
用于驱动所述机架(2)沿X向运动的行走装置(1);
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的X向弹性装置(51);
设置在所述X向弹性装置(51)上、并在其作用下具有X向弹性力的X向支架(52);
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放张装置(6),其包括旋转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螺母套(623)、围绕所述螺母套(623)设置的放张支架(621),以及设置在所述放张支架(621)上用于驱动所述螺母套(623)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63);
所述行走装置(1)驱动所述机架(2)沿X向运动,以使得所述管模上的螺母顶压所述螺母套(623)、导致所述X向支架(52)相对于所述机架(2)移动时,所述X向弹性装置(51)蓄力;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3)驱动所述螺母套(623)旋转,以使得所述螺母套(623)旋转至与所述螺母对应的位置时,所述X向弹性装置(51)释放并带动所述X向支架(52)复位,使得所述螺母套(623)套设在所述螺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接放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X向支架(52)上的轴承座(55);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3)包括:
设置在所述轴承座(55)中、并与所述螺母套(623)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部件(631);
固定设置在所述放张支架(621)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631)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6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接放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单元(634)上的棘轮离合器(633);
用于将所述棘轮离合器(633)和所述第一传动部件(631)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部件(632);
所述棘轮离合器(633)设置成,当所述旋转驱动单元(634)输出动力时,所述棘轮离合器(633)能够将动力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件(632)传递到所述第一传动部件(631);当所述第一传动部件(631)输出动力时,所述棘轮离合器(633)不能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旋转驱动单元(6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接放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离合器(633)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单元(634)的输出轴上的棘轮内圈(6331);
套设在所述棘轮内圈(6331)上的棘轮外圈(6332),所述棘轮外圈(6332)的内壁设有棘爪,其外壁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632)传动连接;
弹性设置在所述棘轮内圈(6331)上并顶压到所述棘轮外圈(6332)的棘爪上的棘轮顶条(6333),所述棘轮顶条(6333)的旋向与所述棘轮外圈(6332)的棘爪的旋向一致,以使得所述旋转驱动单元(634)的输出轴能够通过所述棘轮内圈(6331)带动所述棘轮外圈(6332)以放张方向旋转,而所述棘轮外圈(6332)以放张方向旋转时不能带动所述棘轮内圈(6331)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接放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上还安装有卡位结构,
所述放张支架(621)设置成能够围绕所述螺母套(623)旋转,且所述放张支架(621)的前端面还设有能够与所述管模上的卡位结构相适配的卡位件(61);
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军雷德意杨坤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