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69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装领域,公开了一种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该工装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上表形成有四条浅槽,其中,第一浅槽与第二浅槽相互平行,第三浅槽与第四浅槽相互平行,且第三浅槽与第四浅槽相互间隔设置并均位于第一浅槽与第二浅槽之间,第三浅槽与第四浅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浅槽、第二浅槽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还安装有若干限位块,在各限位块的配合下,放入相应浅槽内的型材件均会锁定在浅槽内不能沿宽度方向移动。在组装“井”字形的型材架体时,先将四根型材件分别放入本工装的相应浅槽中,然后再用螺钉将各型材件连接即可;由于浅槽两侧的定位块会限制各型材的左右移动,因此可以节省定位型材件的时间,从而简化组装程序,提高组装效率。

Profile frame assembly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
本技术涉及工装领域,尤其涉及组装型材架体时所用的工装。
技术介绍
申请人于2017年、2018年申请了若干件自动售卖机的相关专利,该自动售卖机的外形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529463U及CN304817425S的中国专利。其中在所申请的专利中,申请号为201821787622.3的技术专利涉及到自动售卖机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下部具有类似于“井”字形的型材架体,该“井”字形的型材架体在组装时需要注意各型材件的定位,而为了减少型材件定位所需花费的时间,以简化组装程序,提高组装效率,申请人认为有必要设计一套专用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以简化型材架体的组装程序,提高组装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该工装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上表形成有四条浅槽,其中,第一浅槽与第二浅槽相互平行,第三浅槽与第四浅槽相互平行,且第三浅槽与第四浅槽相互间隔设置并均位于第一浅槽与第二浅槽之间,第三浅槽与第四浅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浅槽、第二浅槽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底板(1),该底板(1)的上表形成有四条浅槽,其中,第一浅槽(11)与第二浅槽(12)相互平行,第三浅槽(13)与第四浅槽(14)相互平行,且第三浅槽(13)与第四浅槽(14)相互间隔设置并均位于第一浅槽(11)与第二浅槽(12)之间,第三浅槽(13)与第四浅槽(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浅槽(11)、第二浅槽(12)连通;/n所述底板(1)的上表还安装有若干限位块(2),在各限位块(2)的配合下,放入相应浅槽(11、12、13、14)内的型材件均会锁定在浅槽(11、12、13、14)内不能沿宽度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工装包括底板(1),该底板(1)的上表形成有四条浅槽,其中,第一浅槽(11)与第二浅槽(12)相互平行,第三浅槽(13)与第四浅槽(14)相互平行,且第三浅槽(13)与第四浅槽(14)相互间隔设置并均位于第一浅槽(11)与第二浅槽(12)之间,第三浅槽(13)与第四浅槽(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浅槽(11)、第二浅槽(12)连通;
所述底板(1)的上表还安装有若干限位块(2),在各限位块(2)的配合下,放入相应浅槽(11、12、13、14)内的型材件均会锁定在浅槽(11、12、13、14)内不能沿宽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架体组装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2)为立方体,且限位块(2)的数量为十二个;该十二个限位块(2)的分布如下:两个限位块(2)分别位于第一浅槽(11)两端的外侧,两个限位块(2)分别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山王志勋刘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