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圈超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68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圈超精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伺服电机,所述驱动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下端侧壁上置物槽,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与置物板并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与转动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该外圈超精机油石安装拆卸操作方便,便于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整体减震效果好,使轴承固定稳定性好,提高了生产质量。

A superfinishing machine for oute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圈超精机
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外圈超精机。
技术介绍
超精机是以较低的压力,把油石压向旋转着的工件上,形成面接触状态,同时,油石作较高频率的轴向振动。其主要特点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善粗糙度由于在低压下加工,所以工件的表面组织不产生异常变化,并可去除或大部分去除工序产生的表面变质层由于油石与工件是面接触方式,自动仿形,所以能够去除磨加工中易出现的表面波纹,从而提高圆度。现有的外圈超精机在轴承加工过程中油石安装拆卸操作繁琐,不易更换,降低工作效率,且工作过程中减震性差,导致轴承加工稳定性差,降低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圈超精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外圈超精机在轴承加工过程中油石安装拆卸操作繁琐,不易更换,降低工作效率,且工作过程中减震性差,导致轴承加工稳定性差,降低生产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圈超精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圈超精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6),所述驱动箱(6)的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伺服电机(4),所述驱动箱(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0),所述置物板(10)的下端侧壁上置物槽,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6)与置物板(10)并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上套设有移动台(9),所述移动台(9)与转动杆(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台(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圈超精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6),所述驱动箱(6)的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伺服电机(4),所述驱动箱(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板(10),所述置物板(10)的下端侧壁上置物槽,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远离伺服电机(4)的一端依次贯穿驱动箱(6)与置物板(10)并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上套设有移动台(9),所述移动台(9)与转动杆(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台(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下端设有油石(23),所述安装板(15)下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圈超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块(18)、支撑环(21)、固定把手(20)、固定杆(19)与固定块(22),所述支撑块(18)的一端与安装板(1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21)固定在支撑块(18)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杆(19)的一端与固定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勇乔永立曾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