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46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包括底座与外圈超精机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置物槽,所述外圈超精机本体位于置物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转动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转动腔的内壁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螺纹杆延伸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转动腔内的侧壁上套设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均转动连接有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外圈超精机本体便于在工作区域中进行切换,增加工作效率,且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实现数控机床的平稳工作。

A high efficiency outer ring superfini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
本技术涉及超精机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
技术介绍
精密轴承等基础机械制造业已经成为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力争使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外圈外径超精机是采用交流电机带动偏心轮机构,实现对外圈外径超精。但是现有的外圈超精机体积较大,在生产需要时需要采用较大吊装器械将超精机运输到指定的作业线地点,费时费力,影响外圈超精机的工作效率,且稳定性较差,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体积较大,在生产需要时需要采用较大吊装器械将超精机运输到指定的作业线地点,费时费力,影响外圈超精机的工作效率,且稳定性较差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包括底座与外圈超精机本体,所述底座上设有置物槽,所述外圈超精机本体位于置物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转动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包括底座(1)与外圈超精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置物槽,所述外圈超精机本体(2)位于置物槽内,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一端与转动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另一端贯穿转动腔的内壁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螺纹杆(3)延伸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块(4),所述第一螺纹杆(3)位于转动腔内的侧壁上套设有两个移动块(5),两个所述移动块(5)上均转动连接有推杆(6),所述外圈超精机本体(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7),两个所述推杆(6)远离移动块(5)的一端均与固定板(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外圈超精机,包括底座(1)与外圈超精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置物槽,所述外圈超精机本体(2)位于置物槽内,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一端与转动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另一端贯穿转动腔的内壁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螺纹杆(3)延伸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块(4),所述第一螺纹杆(3)位于转动腔内的侧壁上套设有两个移动块(5),两个所述移动块(5)上均转动连接有推杆(6),所述外圈超精机本体(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7),两个所述推杆(6)远离移动块(5)的一端均与固定板(7)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空腔,四个所述空腔内均设有支杆(8),所述支杆(8)的一端通过转轴(9)与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0),所述底座(1)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上螺纹插设有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块(13),所述第二螺纹杆(12)远离第二转块(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脚(15),所述支撑块(1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勇乔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