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24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包括软垫,所述软垫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和底部皆通过胶水与软垫和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保护壳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延伸至软垫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进行卡合佩戴在手上,心电监护装置的穿戴操作比较简单,同时也贴合了皮肤,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当第一绑带或第二绑带发生损坏后,在第一凹槽和第一卡块的作用下,可以把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拆卸下来,对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进行更换,使更换操作比较简单,使心电监护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电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
技术介绍
心电监护装置广泛应用于临床病情的监控,通过查看它监测到的人体生理数据,对早期发现人体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医护人员更快更好地对病情有变化的病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手段,达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现今,人们对心电参数的检测大多是去医院通过固定的心电监护装置进行检测,去一次医院要经过挂号、缴费、排队、体检、等报告等各个环节,程序较为复杂,很多人不到万不得已都因为怕麻烦不愿意去医院定期体检,长此以往耽误了对身体的监测治疗,鉴于此近年来市面上推出了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人们可以随时检测心电参数。但是,目前很多的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使用者穿戴操作比较麻烦,穿戴后行动起来也不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使心电监护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以解决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穿戴操作比较麻烦,使用者行动起来不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包括软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弹簧(3),且弹簧(3)的顶部和底部皆通过胶水与软垫(1)和保护壳(2)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口(6),所述保护壳(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4),且显示屏(4)延伸至软垫(1)的外侧,所述保护壳(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心电传感器(5),所述软垫(1)的两侧皆固定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的外侧皆设置有固定环(8),两组所述固定环(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所述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包括软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弹簧(3),且弹簧(3)的顶部和底部皆通过胶水与软垫(1)和保护壳(2)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口(6),所述保护壳(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4),且显示屏(4)延伸至软垫(1)的外侧,所述保护壳(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心电传感器(5),所述软垫(1)的两侧皆固定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的外侧皆设置有固定环(8),两组所述固定环(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所述第一绑带(9)和第二绑带(10)靠近软垫(1)一侧的顶部皆固定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绑带(9)远离第二绑带(10)一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凹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穿戴心电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