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伟专利>正文

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10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三组第一箍环,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三组第二箍环,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培育管、第二培育管与第三培育管,所述第一培育管位于第二培育管的下方,所述第三培育管位于第二培育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设有栽培器皿与顶盖,植株栽种时,植株根系穿过顶盖上方开设的定位孔,栽种至栽培器皿内,在植株的生长过程中,顶盖通过定位孔能够对植株茎部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细长类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歪斜倾倒,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three-dimensional cultivation organization for Agron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
本技术涉及立体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
技术介绍
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属于立体化的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因其基质轻,营养液供系统易实现自动化而最适宜进行立体栽培,通过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或者以搭架、吊挂形式按垂直梯度分层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三至五倍,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至三倍。现有的立体栽培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营养液在培育管内的存量难以把握,并且,植物根系发育情况难以明晰,其次,部分细长类植株,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重心点较高,容易歪斜,给无土栽培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设置有三组第一箍环(4),所述第二支撑杆(8)上设置有三组第二箍环(10),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所述第一培育管(3)位于第二培育管(6)的下方,所述第三培育管(9)位于第二培育管(6)的上方,所述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营养液输入管道(5),所述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营养液输出管道(1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与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设置有三组第一箍环(4),所述第二支撑杆(8)上设置有三组第二箍环(10),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所述第一培育管(3)位于第二培育管(6)的下方,所述第三培育管(9)位于第二培育管(6)的上方,所述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营养液输入管道(5),所述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营养液输出管道(12),所述三组营养液输出管道(12)的中部均安装有阀门(11),所述第一培育管(3)、第二培育管(6)与第三培育管(9)上均固定安装有栽培器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艺用立体栽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器皿(14)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顶盖(15),所述顶盖(15)与栽培器皿(14)之间设置有螺纹,所述顶盖(15)通过螺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