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PCB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包括多个PCB板,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弯拱的拱形导杆,多个所述PCB板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拱形导杆上,相邻两个PCB板层叠放置,每个PCB板能够沿所述拱形导杆从所述拱形导杆一侧滑动至相对的另一侧;所述PCB板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伸的支脚,以使相邻两个PCB板之间形成间隔,所述支脚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本申请提供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检修十分便利;其次,层叠的PCB板之间通过支脚间隔,而所述支脚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导热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导热速度,增强隔热效果。
High insulation flip type PCB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
本申请涉及PCB
,尤其涉及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赋予了PCB板越来越多的功能,随着PCB板的设计愈发复杂,为了规范设计,出现了一块或多块PCB板的模块化布局,在集成度高的设备里PCB板的数量较多,若采用层叠安装,后期检修难度大且相邻PCB板之间隔热效果差,若采用平铺安装,则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PCB板可在拱形导杆的两侧之间滑动,工作时多个PCB板层叠在拱形导杆一侧,结构紧凑,当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将待检修PCB板上方的PCB板滑至另一侧,即可对待检修PCB板进行全面观察、检修,十分便利;其次,层叠的PCB板之间通过支脚间隔,而所述支脚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导热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导热速度,增强隔热效果。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包括多个PCB板,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弯拱的拱形导杆,多个所述PCB板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拱形导杆上,相邻两个PCB板层叠放置,每个PCB板能够沿所述拱形导杆从所述拱形导杆一侧滑动至相对的另一侧;所述PCB板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伸的支脚,以使相邻两个PCB板之间形成间隔,所述支脚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支脚的下端为倒圆锥状且端部为半球状,以与下方的PCB板形成点接触。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支脚为热固性塑料。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拱形导杆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之间连接有向上拱起的弧形杆。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之间设有正对所述PCB板的间距的散热风扇。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第一竖杆包括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下端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固定段上端与所述活动段的下端相铰接,所述活动段的上端与所述弧形杆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动段与所述弧形杆相连接的部分沿轴向相错且沿径向相对顶合形成连续的导杆状,所述固定段上端与所述活动段的下端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段上端摆转以顶向所述弧形杆的扭转弹簧,当反向摆转所述活动段上端,所述活动段上端与所述弧形杆之间形成缺口。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支座在位于所述拱形导杆的一侧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螺纹连接的固定锁帽,所述PCB板中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对应的锁孔,多个PCB板叠放于所述拱形导杆一侧时,所述固定柱贯穿各个PCB板的锁孔,所述固定锁帽从上而下锁紧叠放的PCB板。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还包括连接线,所述PCB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线相配合的插槽,所述连接线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两个PCB板的插槽上,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PCB板。可选地,如上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所述支脚的长度比PCB板上的元件的最大高度高2mm~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PCB板可在拱形导杆的两侧之间滑动,工作时多个PCB板层叠在拱形导杆一侧,结构紧凑,当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将待检修PCB板上方的PCB板滑至另一侧,即可对待检修PCB板进行全面观察、检修,十分便利。2、层叠的PCB板之间通过支脚间隔,而所述支脚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导热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导热速度,增强隔热效果。3、设置的所述活动段使得PCB板的取出和套入更加简便,进一步简化了PCB板的检修和替换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包括支座1和多个PCB板100,所述支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弯拱的拱形导杆2,多个所述PCB板100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拱形导杆2上,相邻两个PCB板100层叠放置,每个PCB板100能够沿所述拱形导杆2从所述拱形导杆2一侧滑动至相对的另一侧;所述PCB板100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伸的支脚101,以使相邻两个PCB板100之间形成间隔,所述支脚101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PCB板可在拱形导杆的两侧之间滑动,工作时多个PCB板层叠在拱形导杆一侧,结构紧凑,当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将待检修PCB板上方的PCB板滑至另一侧,即可对待检修PCB板进行全面观察、检修,十分便利;其次,层叠的PCB板之间通过支脚101间隔,而所述支脚101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导热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导热速度,增强隔热效果。为进一步增强隔热效果,所述支脚101的下端为倒圆锥状且端部为半球状,以与下方的PCB板100形成点接触。更优地,所述支脚101为热固性塑料。本实施例中,所述拱形导杆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杆21和第二竖杆22,所述第一竖杆21和所述第二竖杆22之间连接有向上拱起的弧形杆23。为了提供足够的散热,使PCB板保持在较佳的工作环境,所述第一竖杆21和所述第二竖杆22之间设有正对所述PCB板100的间距的散热风扇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杆21包括固定段211和活动段212,所述固定段211下端固定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固定段211上端与所述活动段212的下端相铰接,所述活动段212的上端与所述弧形杆23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动段212与所述弧形杆23相连接的部分沿轴向相错且沿径向相对顶合形成连续的导杆状,所述固定段211上端与所述活动段212的下端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段212上端摆转以顶向所述弧形杆23的扭转弹簧,当反向摆转所述活动段212上端,所述活动段212上端与所述弧形杆23之间形成缺口。其中,活动段212在平时与上下两处的连接端形成供PCB板滑动的导轨,当需要将PCB板取出或套入时,先将活动段212上端沿远离弧形杆23方向摆动,此时活动段212上端与弧形杆23之间形成缺口供PCB板套入,套入后活动段212上端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该技术方案使得PCB板的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包括多个PCB板(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弯拱的拱形导杆(2),多个所述PCB板(100)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拱形导杆(2)上,相邻两个PCB板(100)层叠放置,每个PCB板(100)能够沿所述拱形导杆(2)从所述拱形导杆(2)一侧滑动至相对的另一侧;/n所述PCB板(100)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伸的支脚(101),以使相邻两个PCB板(100)之间形成间隔,所述支脚(101)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包括多个PCB板(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1),所述支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弯拱的拱形导杆(2),多个所述PCB板(100)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拱形导杆(2)上,相邻两个PCB板(100)层叠放置,每个PCB板(100)能够沿所述拱形导杆(2)从所述拱形导杆(2)一侧滑动至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PCB板(100)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向下凸伸的支脚(101),以使相邻两个PCB板(100)之间形成间隔,所述支脚(101)向下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01)的下端为倒圆锥状且端部为半球状,以与下方的PCB板(100)形成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01)为热固性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导杆(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杆(21)和第二竖杆(22),所述第一竖杆(21)和所述第二竖杆(22)之间连接有向上拱起的弧形杆(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21)和所述第二竖杆(22)之间设有正对所述PCB板(100)的间距的散热风扇(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隔热翻页式PCB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21)包括固定段(211)和活动段(212),所述固定段(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丽俊,成国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江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