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及雷达壳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78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雷达壳体的加热装置,包括:底板,透明且能够使激光通过;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不相交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在通电时发出热量;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透明且允许所述激光通过,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并联连接的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供电。本申请还提供了雷达壳体及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本申请可以实现车载雷达激光的无阻挡加热,从而去除雷达壳体表面的水或冰。

Heating device and radar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及雷达壳体
本申请涉及车载雷达领域,具体涉及车载雷达壳体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激光雷达通常安装在车辆的顶部,车辆启动或遇到极端天气时,激光雷达的壳体上会有水雾,甚至是冰霜,如果无法快速有效的去除雷达外罩上的水雾或者冰霜,会使得激光雷达功能暂时异常,使车辆无法出行或出行时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机械式的激光雷达需要360°的旋转,如果在激光雷达上布加热部件会阻挡雷达激光的投射,从而影响激光雷达的可靠性。固态式激光雷达壳体(一般为弧形),则需要保证一定的视角大小,在设置加热部件时,往往为了保证视角而导致外罩尺寸增大。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的雷达外壳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加热装置100’的导电元件31’和导电元件32’为金属材料,电热元件20’并联设置在导电元件31’与导电元件32’之间,但是金属电极的导电元件31’和导电元件32’阻挡了激光的通过。在图2中,加热装置100”的导电元件31”和导电元件32”为金属材料,电热元件20”串联地设置在导电元件31”和导电元件32”之间。图2中,虽然金属电极通过减小尺寸地设置在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壳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透明且能够使激光通过;/n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不相交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在通电时发出热量;以及/n至少两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透明且允许所述激光通过,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并联连接的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壳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透明且能够使激光通过;
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不相交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在通电时发出热量;以及
至少两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透明且允许所述激光通过,并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并联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并联连接的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中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的正负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由掺锡氧化铟膜或透明导电胶水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为至少两个电热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的宽度为0.1mm-0.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热元件彼此之间的间距为6mm-8mm。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杰俞洪涛邢圆圆史张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