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701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5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响应于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以防止预定像素的光线穿过前置摄像头区域,其中,前置摄像头区域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屏幕上的垂直投影。本公开在使用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周围预定像素进行调整,通过消除光源的方式防止光线穿过前置摄像头区域,避免了OLED像素发出的光线影响摄像头的拍照效果,且方案实施简单,不需要对屏幕面板的结构进行调整,预定状态的像素也不会对屏幕的显示效果产生其他影响。

An adjustment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两年,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全面屏发展火热,企业和用户均追求越来越高的屏占比,这就要求解决前置摄像头的设置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均是利用“刘海儿”异形屏,去掉额头隐藏摄像头。如今,随着屏下指纹技术及听筒隐藏设计的出现,让全面屏技术日趋成熟,水滴屏应运而生,因此隐藏摄像头成为最后难题。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前置摄像头的放置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打孔屏幕示意图,即在屏幕面板的左上角或右上角进行打孔,并将前置摄像头模组置于通孔中,或者在放置前置摄像头模组对应的屏幕位置处不设置像素,在不打孔的情况下通过在屏幕上设置透明孔来实现摄像头的使用功能。通孔周围的像素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每个白色的方块均代表一个像素,像素具体所显示的颜色则根据实际情况为准,图2中仅是给出了一个布置的示意,在不使用通孔而使用透明孔时像素的布置示意图也应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在屏幕面板上进行打孔后易出现模组孔内漏光问题,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像素自发光特性,OLED像素发出的光线通过膜层后无法避免地穿过通孔区域或透明孔区域,会对下方的摄像头产生光线干扰,影响摄像头的拍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OLED像素发出的光线穿过通孔区域或透明孔区域影响摄像头拍照效果的问题。<br>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整方法,包括:接收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响应于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以防止所述预定像素的光线穿过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其中,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屏幕上的垂直投影。进一步,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至少包括: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关闭状态;或,调整所述预定像素显示灰阶等级为255的黑色画面。进一步,所述预定像素为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所有像素,其中,所述预设距离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尺寸和屏幕中层级的厚度确定。进一步,所述预设距离的确定方式如下:所述预设距离W=X′-X,且X′=h2*r/t2;其中,所述屏幕中层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面板层、第一光学胶层、触控层、偏光片、第二光学胶层、盖板,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对应的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对应设置有贯通所述面板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所述触控层、所述偏光片以及第二光学胶层的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具有相同的孔心,且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半径;所述第二透光孔四周设置有没有像素点的环形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环宽为X,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半径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半径之间的差为r,所述第一光学胶层、所述触控层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之和为h2,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厚度为t2。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调整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以防止所述预定像素的光线穿过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其中,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屏幕上的垂直投影。进一步,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关闭状态;或,调整预定像素显示灰阶等级为255的黑色画面。进一步,所述预定像素为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所有像素,其中,所述预设距离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尺寸和屏幕中层级的厚度确定。进一步,所述预设距离的确定方式如下:所述预设距离W=X′-X,且X′=h2*r/t2;其中,所述屏幕中层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面板层、第一光学胶层、触控层、偏光片、第二光学胶层、盖板,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对应的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对应设置有贯通所述面板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所述触控层、所述偏光片以及第二光学胶层的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具有相同的孔心,且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半径;所述第二透光孔四周设置有没有像素点的环形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环宽为X,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半径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半径之间的差为r,所述第一光学胶层、所述触控层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之和为h2,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厚度为t2。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的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的步骤。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周围预定像素进行调整,通过消除光源的方式防止光线穿过前置摄像头区域,避免了OLED像素发出的光线影响摄像头的拍照效果,且方案实施简单,不需要对屏幕面板的结构进行调整,预定状态的像素也不会对屏幕的显示效果产生其他影响。附图说明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打孔屏幕示意图;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打孔屏幕的通孔周围像素布置示意图;图3示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屏幕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示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屏幕面板截面的尺寸示意图;图6示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通孔周围像素局部方法示意图;图7示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通孔四周像素在未关闭时的示意图;图8示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通孔四周像素在关闭时的示意图;图9示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n响应于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以防止所述预定像素的光线穿过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其中,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屏幕上的垂直投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
响应于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以防止所述预定像素的光线穿过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其中,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在屏幕上的垂直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预定状态至少包括:
将前置摄像头区域四周的预定像素调整至关闭状态;或,
调整所述预定像素显示灰阶等级为255的黑色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像素为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所有像素,其中,所述预设距离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区域的尺寸和屏幕中层级的厚度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的确定方式如下:
所述预设距离W=X′-X,且X′=h2*r/t2;其中,
所述屏幕中层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面板层、第一光学胶层、触控层、偏光片、第二光学胶层、盖板,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一侧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前置摄像头模组对应的第一透光孔;
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对应设置有贯通所述面板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所述触控层、所述偏光片以及第二光学胶层的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具有相同的孔心,且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半径;
所述第二透光孔四周设置有没有像素点的环形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环宽为X,所述第二透光孔的半径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半径之间的差为r,所述第一光学胶层、所述触控层以及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之和为h2,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厚度为t2。


5.一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
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前置摄像头开启指令,将前置摄像头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王本莲邱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