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箱及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473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箱及烹饪设备,其中,电控箱包括:盖体;壳体,盖体可盖设在壳体上,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底板包括朝向壳体的内部凸起的凸出部以及与凸出部连接的连接部,凸出部通过连接部与侧板连接,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的防水性较差的问题。

Electric cabinet and coo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箱及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控箱及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烹饪设备越来越趋于智能化,且可实现的功能也日益增多。其中,智能化程度越高的烹饪设备,其控制器板的个数及种类相应地增多,则控制器板的整体体积也相应地增大,控制器板通常放置在电控箱内。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控箱的防水性较差,易发生液体进入电控箱中影响控制器板正常使用的现象,进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正常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箱及烹饪设备,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的防水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控箱,包括:盖体;壳体,盖体可盖设在壳体上,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底板包括朝向壳体的内部凸起的凸出部以及与凸出部连接的连接部,凸出部通过连接部与侧板连接,连接部设有第一通孔。进一步地,凸出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围绕第一板体设置且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A,第一预设夹角A大于或等于90度。进一步地,连接部为第三板体,第三板体围绕第二板体设置且与第二板体连接,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夹角B,第二预设夹角B大于或等于90度。进一步地,第一通孔为至少两个,第一通孔为多边形孔或圆孔或椭圆形孔或腰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呈倒梯形。进一步地,盖体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连接的延伸板体,延伸板体围绕顶板的边沿设置,延伸板体与侧板对应设置,紧固件穿过延伸板体后设置在与所述延伸板体相对应的侧板上,以实现盖体与壳体的连接。进一步地,各延伸板体与其相对应的侧板贴合设置,或各延伸板体与其相对应的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吸水结构。进一步地,盖体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连接的延伸板体,延伸板体围绕顶板的边沿设置,延伸板体与侧板对应设置,延伸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以实现盖体与壳体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为凸起,凸起设置在延伸板体朝向侧板的表面上,第二卡接部为凹槽。进一步地,顶板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吸水结构,侧板朝向顶板的自由端与第二吸水结构相接触。进一步地,第一板体设有第二通孔,进入壳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二通孔排出至壳体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电控箱,电控箱为上述的电控箱。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器元件放入壳体后,盖体盖设在壳体上。当壳体外的液体经由壳体与盖体的连接处进入壳体内后,在凸出部的止挡作用下液体落在连接部上,经由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排出至壳体外,即落在底板的连接部上的液体经由第一通孔排出至壳体外,以避免壳体内的液体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进而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的防水性较差的问题,提升了电器元件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控箱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控箱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电控箱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电控箱的B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1中的电控箱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盖体;11—顶板;12—延伸板体;20—壳体;21—底板;211—凸出部;2111—第一板体;2111a—第二通孔;2112—第二板体;212—连接部;2121—第一通孔;22—侧板;3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设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的防水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控箱及烹饪设备。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电控箱包括盖体10和壳体20。其中,盖体10可盖设在壳体20上,壳体20包括底板21以及与底板21连接的侧板22,底板21包括朝向壳体20的内部凸起的凸出部211以及与凸出部211连接的连接部212,凸出部211通过连接部212与侧板22连接,连接部212设有第一通孔2121,壳体20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孔2121排出至壳体20外。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电器元件放入壳体20后,盖体10盖设在壳体20上。当壳体20外的液体经由壳体20与盖体10的连接处进入壳体20内后,在凸出部211的止挡作用下液体落在连接部212上,经由连接部212上的第一通孔2121排出至壳体20外,即落在底板21的连接部212上的液体经由第一通孔2121排出至壳体20外,以避免壳体20内的液体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进而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电控箱的防水性较差的问题,提升了电器元件使用安全性。可选地,侧板22为一个或多个,当侧板22为多个时,多个侧板22围绕底板2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侧板22为四个,相邻的两个侧板22相互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侧板22的个数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与底板21围绕形成容纳空间即可。如图3至图5所示,凸出部211包括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第二板体2112围绕第一板体2111设置且与第一板体2111连接,第一板体2111与第二板体2112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A,第一预设夹角A大于或等于90度。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二板体2112能够对壳体20内的液体进行止挡,保证液体尽可能地落在连接部212上,另一方面保证部分落在第一板体2111上的液体能够滑落至第二板体2112上,则落在第一板体2111上的液体能够流动至连接部212上,并经由第一通孔2121排出至壳体20外,进而提升了电控箱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壳体20的加工成本。具体地,第二板体2112为环形板体,环形板体围绕第一板体2111设置且与第一板体2111连接。当进入壳体20内的液体落在第一板体2111上时,液体能够经由第二板体2112落在连接部212上,再经由第一通孔2121排出至壳体20外,进而避免壳体20内发生液体积聚而造成电器元件短路,提升了电控箱的使用安全性。如图4所示,连接部212为第三板体,第三板体围绕第二板体2112设置且与第二板体2112连接,第二板体2112与第三板体之间形成第二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0);壳体(20),所述盖体(10)可盖设在所述壳体(20)上,所述壳体(20)包括底板(21)以及与所述底板(21)连接的侧板(22),所述底板(21)包括凸出部(211)以及与所述凸出部(211)连接的连接部(212),所述凸出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侧板(22)连接,所述连接部(212)设有第一通孔(2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0);壳体(20),所述盖体(10)可盖设在所述壳体(20)上,所述壳体(20)包括底板(21)以及与所述底板(21)连接的侧板(22),所述底板(21)包括凸出部(211)以及与所述凸出部(211)连接的连接部(212),所述凸出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侧板(22)连接,所述连接部(212)设有第一通孔(2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11)包括第一板体(2111)和第二板体(2112),所述第二板体(2112)围绕所述第一板体(2111)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板体(2111)连接,所述第一板体(2111)与所述第二板体(2112)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A,所述第一预设夹角A大于或等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2)为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围绕所述第二板体(2112)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板体(2112)连接,所述第二板体(2112)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夹角B,所述第二预设夹角B大于或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21)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121)为多边形孔或圆孔或椭圆形孔或腰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呈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0)包括顶板(11)以及与所述顶板(11)连接的延伸板体(12),所述延伸板体(12)围绕所述顶板(11)的边沿设置,所述延伸板体(12)与所述侧板(22)对应设置,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军刘军超黄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