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456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靠近顶部的左侧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挡板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滑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右侧,所述转轴靠近右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卷绳轮,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绳轮上,所述蜗轮的上表面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控制器本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控制器功能单一,不具有照明和临时存放物品的功能,尤其在夜晚使用时,造成不易进行操作和临时放置工具,给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Integrated micro multifunction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控制器
,具体为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主要分为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大类,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由于现有的控制器功能单一,不具有照明和临时存放物品的功能,尤其在夜晚使用时,造成不易进行操作和临时放置工具,给使用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具备通过蜗轮、蜗杆、卷绳轮和连接杆的设置,使得挡板可以运动到水平位置,由于蜗轮蜗杆本身的特性可知,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得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后能够及时的进行锁定,从而使得U型放置板处于水平状态,可以在U型放置板上放置工具,且照明灯可以对控制器本体进行照明,实现了控制器本体的多功能使用,给使用带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1)靠近顶部的左侧铰接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U型放置板(3),所述挡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所述挡板(2)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5),所述控制器本体(1)靠近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槽(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右端与滑块(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的顶部通过铰接座与连接杆(5)远离挡板(2)的一端铰接,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靠近右侧的顶部开设有L型空腔(9),所述L型空腔(9)内设有拉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微型多功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1)靠近顶部的左侧铰接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U型放置板(3),所述挡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所述挡板(2)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5),所述控制器本体(1)靠近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槽(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右端与滑块(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的顶部通过铰接座与连接杆(5)远离挡板(2)的一端铰接,所述控制器本体(1)的靠近右侧的顶部开设有L型空腔(9),所述L型空腔(9)内设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7)的右侧,所述控制器本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控制器本体(1)内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支撑板(11)的右侧和控制器本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2)靠近右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卷绳轮(13),所述拉绳(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绳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红候满义诸庆生胡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