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线圈绕线芯取下线圈时较为繁琐且固定安装线芯较为麻烦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并且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Special coil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线圈绕线芯
本技术涉及电机线圈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线圈的绕制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序,是指将电磁导线在线圈绕线芯上缠绕并且绕制成满足要求的各类形状,根据所需线圈形状的不同,比如:线圈形状可以为菱形、圆形或者多边形等形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形状的线圈绕线芯,为线圈的最终成型提供符合要求的半成品;现有的在制作线圈的时候,通常是将电磁导线缠绕在绕线模芯上,首先在绕线模芯上手动安装前挡板和后挡板,然后将绕线模芯固定安装机架上,并用紧固螺丝将前挡板和后挡板固定锁死在绕线模芯上,然后再将导线绕制到绕线模芯上,当导线缠绕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线圈以后,手动拆卸紧固螺丝,再将前挡板和后挡板从绕线模芯上拆下,最后把绕好的线圈连同绕线模芯一同取下放在平台上,并使用榔头将绕线模芯从线圈中敲出来;但是以上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耗费较多工时,也给工人增加了工作负担,使得线圈的绕制效率较低,当需要绕制不同形状的线圈时,工人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绕线模芯,但是现有的在进行更换绕线模芯的时候,较为耗时,伴随着绕线模芯的拆卸和新的绕线模芯的安装,同样需要浪费较多时间,不利于工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异性线圈绕线芯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并且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异形线圈绕线芯,包括链接安装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轴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且双头反向螺母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一端的顶端盖与连接安装轴之间轴向滑动配合,两所述顶端盖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两所述顶端盖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且双头反向螺母间隔穿过梯形凸台,所述绕线芯瓣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所述梯形凸台内设有用于对绕线芯瓣限位的限位装置并且该限位装置满足:当两顶端盖在双头反向螺母的驱动下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使得若干绕线芯瓣只能在竖向进行移动,所述连接安装轴配合有安装架且连接安装轴上设置有快速定位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筒且安装筒内同轴心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安装轴面向安装筒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安装孔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头部一端同轴心固定有梯形圆板且衔接杆上同轴心滑动配合安装有圆环,所述梯形圆板内同轴心设有与圆环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安装孔内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卡接梯形圆板的卡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筒内上下两端的矩形孔且矩形孔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面向梯形圆板一侧进行倒圆角设置且定位板与矩形孔底壁之间连接有卡接弹簧。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横向滑动配合安装有抵接板且抵接板与安装孔底壁之间连接有抵接弹簧。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壁轴向两侧设有限位槽且连接安装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梯形凸台上环绕其中轴线间隔设有滑槽,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于滑槽内的滑块且滑块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限位柱,所述绕线芯瓣上设有与限位柱竖向滑动配合的限位孔。优选的,所述双头反向螺母远离安装筒一端经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绕线芯瓣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弹簧的安装槽且绕线芯瓣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芯瓣表层。优选的,所述连接安装轴轴向两侧固定安装有沿其直径方向延伸的矩形杆且顶端盖内设有与矩形杆滑动配合的滑孔。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旋拧双头反向螺母同步带动两顶端盖进行相背移动,使得若干绕线芯瓣朝着中间位置聚拢,进而使得绕制完成的线圈与若干绕线芯瓣分离,随后手动取下线圈即可,整个操作简单、快捷并且大大缩短了取线圈时耗费的时间;(2)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工人工作起来更加轻松,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芯瓣表层与绕线芯瓣分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删去芯瓣表层后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删去其中一个绕线芯瓣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删去一个绕线芯瓣后正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多个绕线芯瓣与梯形滑台分离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连接安装轴处于被定位状态时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将连接安装轴解除定位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圆环滑入至环形凹槽内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圆环滑入至环形凹槽内梯形圆板剖视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连接安装转轴与安装孔配合关系另一视角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绕线芯瓣与双头反向螺母配合剖面示意图。图中:连接安装轴1,双头反向螺母2,顶端盖3,绕线芯瓣4,梯形凸台5,收缩弹簧6,安装架7,安装筒8,安装孔9,衔接杆10,梯形圆板11,圆环12,环形凹槽13,矩形孔14,定位板15,卡接弹簧16,抵接板17,抵接弹簧18,限位槽19,限位块20,滑槽21,滑块22,限位柱23,限位孔24,锁紧螺母25,安装槽26,芯瓣表层27,矩形杆28,滑孔29。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参照附图2所示,包括连接安装轴1,其特征在于,参照附图2所示,我们在连接安装轴1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2且双头反向螺母2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3,双头反向螺母2与两顶端盖3螺纹配合部位的螺纹旋向设置相反,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1一端的顶端盖3与连接安装轴1之间轴向滑动配合,即,当我们旋拧双头反向螺母2时,可驱动靠近连接安装轴1一侧的顶端盖3进行轴向移动,参照附图7所示,两所述顶端盖3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2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4,两所述顶端盖3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5且双头反向螺母2间隔穿过梯形凸台5,参照附图6中所示,我们在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5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4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异形线圈绕线芯,包括连接安装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轴(1)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2)且双头反向螺母(2)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3),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1)一端的顶端盖(3)与连接安装轴(1)之间轴向滑动配合,两所述顶端盖(3)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2)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4),两所述顶端盖(3)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5)且双头反向螺母(2)间隔穿过梯形凸台(5),所述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5)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4)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6),所述梯形凸台(5)内设有用于对绕线芯瓣(4)限位的限位装置并且该限位装置满足:当两顶端盖(3)在双头反向螺母(2)的驱动下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使得若干绕线芯瓣(4)只能在竖向进行移动,所述连接安装轴(1)配合有安装架(7)且连接安装轴(1)上设置有快速定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异形线圈绕线芯,包括连接安装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轴(1)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2)且双头反向螺母(2)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3),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1)一端的顶端盖(3)与连接安装轴(1)之间轴向滑动配合,两所述顶端盖(3)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2)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4),两所述顶端盖(3)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5)且双头反向螺母(2)间隔穿过梯形凸台(5),所述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5)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4)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6),所述梯形凸台(5)内设有用于对绕线芯瓣(4)限位的限位装置并且该限位装置满足:当两顶端盖(3)在双头反向螺母(2)的驱动下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使得若干绕线芯瓣(4)只能在竖向进行移动,所述连接安装轴(1)配合有安装架(7)且连接安装轴(1)上设置有快速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筒(8)且安装筒(8)内同轴心设有安装孔(9),所述连接安装轴(1)面向安装筒(8)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安装孔(9)的衔接杆(10),所述衔接杆(10)头部一端同轴心固定有梯形圆板(11)且衔接杆(10)上同轴心滑动配合安装有圆环(12),所述梯形圆板(11)内同轴心设有与圆环(12)相配合的环形凹槽(13),所述安装孔(9)内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卡接梯形圆板(11)的卡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筒(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燕,胡建东,李冬贤,张浩,马刘正,苏睿,胡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