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11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02
本申请涉及一种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确定效率,有效地节约工作时间,并提高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精确度。

Methods, devices, comput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a for model determination of orthodontic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牙齿修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牙齿矫正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牙齿矫正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通常,牙齿矫正器在制作之前,常常需要在计算机软件中先进行设计制作,之后再进行实物制作。在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牙齿矫正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牙技师往往依据自身的专业经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手动得对齿列进行排列调整,再用软件根据排列后的齿列生成相应的牙齿矫正器的模型。然而,传统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确定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确定效率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并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上述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能够实现由计算机设备根据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自动确定出满足矫正目标的牙齿矫正信息,并自动根据这个满足矫正目标的牙齿矫正信息生成牙齿矫正器模型,因此避免了人工手动使用计算机软件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所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以及人员经验不足导致的模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确定效率,极其有效地节约了工作时间,且大大的提高了所确定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精确度,进而增强了牙齿的矫正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a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未矫正之前的牙齿的状态示意图;图6b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矫正形态的示意图;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a为一个实施例中E-plane超标情况下的示意图;图8b为一个实施例中E-plane正常情况下的示意图;图9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提供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下述实施例中的所涉及的口腔扫描档案,可选地,还可以存储预设的组织识别模型、第一矫正模型、第二矫正模型、预设的SNA矫正模型、预设的拥挤等级矫正模型、预设的E-plane矫正模型、矫正规则、第一排序规则、第二排序规则、第三排序规则、第四排序规则和第五排序规则,有关上述各个模型和规则的描述可以参照下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可以用于与外部的其他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可选的,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可以是PC,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还可以是其他的终端设备,例如PAD、手机等等,还可以是云端或者远程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当然,输入装置和显示屏也可以不属于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接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牙齿修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牙技师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牙齿矫正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依据自身的专业经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手动得对齿列进行排列调整,再用软件根据排列后的齿列生成相应的牙齿矫正器的模型。然而,传统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确定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其效率低。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计算机设备实现自动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从而提高了牙齿矫正器模型的确定效率。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n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n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矫正器模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矫正牙齿的口腔扫描档案;
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用于表征牙齿满足矫正目标的信息;
根据所述牙齿矫正信息,确定牙齿矫正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口腔组织分布模型;
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牙齿矫正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扫描档案,确定口腔组织分布模型,包括:
采用预设的口腔组识别模型对所述口腔扫描档案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所述口腔组织识别模型为采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系统,对多个口腔扫描训练档案和标注口腔组织分布的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采用预设的第一矫正模型对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第一矫正模型为采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系统,对多个口腔组织分布模型和所述多个口腔组织分布模型对应的目标齿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待矫正牙齿的矫正方法;所述矫正方法包括上齿槽座角SNA矫正方法、下齿槽座角SNB矫正方法拥挤等级矫正方法和E-plane矫正方法;
根据所述矫正方法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矫正方法,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矫正方法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采用预设的矫正规则,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所述矫正规则用于表征牙齿矫正所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矫正方法为SNA矫正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矫正方法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采用预设的矫正规则,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待矫正牙齿对应的头侧位片确定所述待矫正牙齿的初始SNA;
根据所述待矫正牙齿的初始SNA和预设的SNA阈值,确定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
根据所述SNA矫正类型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矫正牙齿的初始SNA和预设的SNA范围阈值,确定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包括:
若所述初始SNA大于预设的SNA平均值,且SNA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SNA阈值中的第一SNA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为SNA严重过大,其中,所述SNA差值为所述初始SNA和所述SNA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初始SNA大于所述SNA平均值,且所述SNA差值小于所述第一SNA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SNA阈值中的第二SNA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为SNA一般过大;
若所述初始SNA大于所述SNA平均值,且所述SNA差值小于所述第二SNA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为SNA少许过大;
若所述初始SNA小于所述SNA平均值,且所述SNA差值小于所述SNA阈值中的第三SNA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为SNA少许过小;
若所述初始SNA小于所述SNA平均值,且所述SNA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SNA阈值、小于所述SNA阈值中的第四SNA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为SNA一般过小;
若所述初始SNA小于所述SNA平均值,且所述SNA差值大于第四SNA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A矫正类型为SNA严重过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目标矫正形态,所述根据所述SNA矫正类型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若所述SNA矫正类型为SNA严重过大或SNA严重过小,则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的上颚的单侧牙弓应有长度和上颚的单侧牙弓现有长度,采用预设的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排列规则用于表征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的约束条件,所述单侧牙弓应有长度为单侧的待排列牙齿的宽度总和,所述单侧牙弓现有长度为单侧的牙弓上能够提供牙齿排列的实际长度;
若所述SNA矫正类型为SNA一般过大或SNA一般过小,则确定对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的后牙区的第一目标牙齿进行邻面去釉,并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或者,并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所述SNA矫正类型为SNA少许过大或SNA少许过小,则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包括:将中切牙向接近所述平均SNA值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后的牙齿的SNA值与所述SNA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SNA阈值中的第五SNA阈值;将中切牙向嘴唇轮廓位于所述E-plane的第一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嘴唇轮廓位于所述E-plane的第一方向并且与所述E-Plane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阀值;依据中线,将所有牙齿沿平均牙弓线依次进行排列;牙齿的近中接触点和远中接触点与平均牙弓线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将后牙区的牙齿向后牙区方向移动预设的调试距离;每个所述牙齿与对牙咬合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的上颚的单侧牙弓应有长度和上颚的单侧牙弓现有长度,采用预设的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若满足预设的第一约束条件,且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阈值,则确定去除第二目标牙齿,并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其余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所述单侧牙弓应有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单侧牙弓现有长度,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单侧牙弓应有长度与所述单侧牙弓现有长度的差值;
若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宽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宽度阈值,则确定对后牙区的第一目标牙齿进行邻面去釉,并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或者,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宽度阈值,则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第一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比阈值,则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单侧牙齿的近远中宽度比与预设的近远中宽度比平均值的比值;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比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宽度比阈值,则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宽度比阈值,则确定第三目标牙齿做虚拟牙冠,并按照所述第一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矫正方法为SNB矫正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矫正方法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采用预设的矫正规则,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待矫正牙齿对应的头侧位片确定所述待矫正牙齿的初始SNB;
根据所述待矫正牙齿的初始SNB和预设的SNB阈值,确定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
根据所述SNB矫正类型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矫正牙齿的初始SNB和预设的SNB范围阈值,确定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包括:
若所述初始SNB大于预设的SNB平均值,且SNB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SNB阈值中的第一SNB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为SNB严重过大,其中,所述SNB差值为所述初始SNB和所述SNB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初始SNB大于所述SNB平均值,且所述SNB差值小于所述第一SNB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SNB阈值中的第二SNB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为SNB一般过大;
若所述初始SNB大于所述SNB平均值,且所述SNB差值小于所述第二SNB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为SNB少许过大;
若所述初始SNB小于所述SNB平均值,且所述SNB差值小于所述SNB阈值中的第三SNB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为SNB少许过小;
若所述初始SNB小于所述SNB平均值,且所述SNB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SNB阈值、小于所述SNB阈值中的第四SNB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为SNB一般过小;
若所述初始SNB小于所述SNB平均值,且所述SNB差值大于第四SNB阈值,则所述牙齿的SNB矫正类型为SNB严重过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目标矫正形态,所述根据所述SNB矫正类型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若所述SNB矫正类型为SNB严重过大或SNB严重过小,则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的下颚的单侧牙弓应有长度和下颚的单侧牙弓现有长度,采用预设的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排列规则用于表征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的约束条件,所述单侧牙弓应有长度为单侧的待排列牙齿的宽度总和,所述单侧牙弓现有长度为单侧的牙弓上能够提供牙齿排列的实际长度;
若所述SNB矫正类型为SNB一般过大或SNB一般过小,则确定对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的后牙区的第一目标牙齿进行邻面去釉,并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或者,并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所述SNB矫正类型为SNB少许过大或SNB少许过小,则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包括:将中切牙向接近所述平均SNB值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后的牙齿的SNB值与所述SNB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SNB阈值中的第五SNB阈值;将中切牙向嘴唇轮廓位于所述E-plane的第一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嘴唇轮廓位于所述E-plane的第一方向并且与所述E-Plane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阀值;依据中线,将所有牙齿沿平均牙弓线依次进行排列;牙齿的近中接触点和远中接触点与平均牙弓线的距离小于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将后牙区的牙齿向后牙区方向移动预设的调试距离;每个所述牙齿与对牙咬合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的下颚的单侧牙弓应有长度和下颚的单侧牙弓现有长度,采用预设的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若满足预设的第一约束条件,且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阈值,则确定去除第二目标牙齿,并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其余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所述单侧牙弓应有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单侧牙弓现有长度,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单侧牙弓应有长度与所述单侧牙弓现有长度的差值;
若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宽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宽度阈值,则确定对后牙区的第一目标牙齿进行邻面去釉,并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或者,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宽度阈值,则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第一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比阈值,则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单侧牙齿的近远中宽度比与预设的近远中宽度比平均值的比值;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比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宽度比阈值,则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若不满足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且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二宽度比阈值,则确定第三目标牙齿做虚拟牙冠,并按照所述第二排列规则将所有牙齿在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中进行排列,得到所述目标矫正形态。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校正方法为拥挤等级矫正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矫正方法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采用预设的矫正规则,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的拥挤矫正类型;
根据所述拥挤矫正类型和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矫正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口腔组织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牙齿的拥挤矫正类型,包括:
若满足预设的第一约束条件,且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阈值,以及牙齿存在唇侧异位或颚侧异位,则所述拥挤矫正类型为牙齿严重拥挤;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所述单侧牙弓应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琼茂董昱彦吴宏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蓝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