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斌华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99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涉及电气工程线缆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外壳,所述上保护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内壳,所述上保护内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紧固套,所述上保护外壳的边侧开设有上散热孔,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块,所述上保护内壳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下保护内壳,所述下保护内壳与下保护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所述下保护外壳的边侧开设有下散热孔,所述下保护外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该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实现了线缆的联排式安装,避免线缆的烧损,同时可防止线缆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且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散热效果,拆装更便捷。

A cable protection device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线缆保护
,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用于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电气工程中的线缆,是整个电气工程正常工作的主要部分之一,主要是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特有的保护装置进行保护。然而,市场上现有的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采用圆柱形套筒对线缆进行保护,线缆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线缆产生较大的热量,容易导致线缆的烧损,同时保护装置直接裸露在外界,容易受到腐蚀,降低了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且拆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外壳,所述上保护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内壳,所述上保护外壳与上保护内壳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所述上保护内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紧固套,所述上保护外壳的边侧开设有上散热孔,所述上保护外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块,所述上保护内壳与上紧固套的内侧均开设有上透气孔,所述上保护内壳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下保护内壳,所述下保护内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外壳,所述下保护内壳与下保护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所述下保护外壳的边侧开设有下散热孔,所述下保护外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内部被安装有连接卡块,所述下保护内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紧固套,所述下保护内壳与下紧固套的内部均开设有下透气孔。可选的,所述上保护外壳包括保护壳本体,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外侧镀有防腐蚀镀层,且上保护外壳与下保护外壳的结构相同。可选的,所述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均等间距设置有三组,且每组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均设置有三排。可选的,所述上紧固套的截面呈半圆环形,且上紧固套采用橡胶套,且上紧固套与下紧固套的结构相同。可选的,所述上散热孔与下散热孔均等间距设置有八个。可选的,所述连接卡块关于上保护外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卡块与限位卡槽相互卡合连接。可选的,所述上透气孔与下透气孔均采用等间距设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通过设置上保护内壳与下保护内壳,实现了线缆的联排式安装,可避免线缆之间直接接触,进而防止线缆产生较大的热量,避免线缆的烧损,同时通过设置上紧固套与下紧固套,可将线缆稳定定位在保护装置的内部,防止线缆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2、该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通过设置上散热孔、上透气孔、下散热孔与下透气孔,可将线缆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保护装置的内部,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连接卡块与限位卡槽的配配合使用,采用连接卡块与限位卡槽卡合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使得保护装置的拆装更便捷,节省了保护装置的拆装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保护外壳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保护外壳;2、上保护内壳;3、上连接块;4、上紧固套;5、上散热孔;6、安装块;7、连接卡块;8、上透气孔;9、下保护内壳;10、下保护外壳;11、下连接块;12、下散热孔;13、限位块;14、限位卡槽;15、下紧固套;16、下透气孔;101、保护壳本体;102、防腐蚀镀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外壳1,上保护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内壳2,上保护外壳1与上保护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3,上保护内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紧固套4,上保护外壳1的边侧开设有上散热孔5,上保护外壳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安装块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块7,上保护内壳2与上紧固套4的内侧均开设有上透气孔8,上保护内壳2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下保护内壳9,下保护内壳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外壳10,下保护内壳9与下保护外壳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11,下保护外壳10的边侧开设有下散热孔12,下保护外壳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14,限位卡槽14的内部被安装有连接卡块7,下保护内壳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紧固套15,下保护内壳9与下紧固套15的内部均开设有下透气孔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保护外壳1包括保护壳本体101,保护壳本体101的外侧镀有防腐蚀镀层102,且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的结构相同,提高了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的抗腐蚀性,进而提高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连接块3与下连接块11均等间距设置有三组,且每组上连接块3与下连接块11均设置有三排,确保上保护外壳1与上保护内壳2、下保护内壳9与下保护外壳10之间的稳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紧固套4的截面呈半圆环形,且上紧固套4采用橡胶套,且上紧固套4与下紧固套15的结构相同,确保线缆安装后不会出现晃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散热孔5与下散热孔12均等间距设置有八个,保证了保护装置的散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卡块7关于上保护外壳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卡块7与限位卡槽14相互卡合连接,便于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的拆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透气孔8与下透气孔16均采用等间距设置,确保将线缆产生的热量导入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的内部。综上所述,该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使用时,挤压连接卡块7,将连接卡块7从限位卡槽14的内部取出,转动上保护外壳1,将保护装置打开,将线缆放置在下紧固套15的内部,再反向转动上保护外壳1,将连接卡块7压限位块13内部的限位卡槽14的内部,将上紧固套4与下紧固套15与线缆的表面紧贴,进而将线缆进行联排定位,当线缆运行时产生热量时,线缆将热量通过上透气孔8与下透气孔16导入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内部的空腔内,然后冷空气由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一侧的上散热孔5与下散热孔12流入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的内部,再由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另一侧的上散热孔5与下散热孔12流出,进而将上保护外壳1与下保护外壳10内部的热量导出,使得线缆快速散热,同时上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内壳(2),所述上保护外壳(1)与上保护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3),所述上保护内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紧固套(4),所述上保护外壳(1)的边侧开设有上散热孔(5),所述上保护外壳(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块(7),所述上保护内壳(2)与上紧固套(4)的内侧均开设有上透气孔(8),所述上保护内壳(2)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下保护内壳(9),所述下保护内壳(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外壳(10),所述下保护内壳(9)与下保护外壳(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11),所述下保护外壳(10)的边侧开设有下散热孔(12),所述下保护外壳(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14),所述限位卡槽(14)的内部被安装有连接卡块(7),所述下保护内壳(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紧固套(15),所述下保护内壳(9)与下紧固套(15)的内部均开设有下透气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上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内壳(2),所述上保护外壳(1)与上保护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有上连接块(3),所述上保护内壳(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上紧固套(4),所述上保护外壳(1)的边侧开设有上散热孔(5),所述上保护外壳(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块(7),所述上保护内壳(2)与上紧固套(4)的内侧均开设有上透气孔(8),所述上保护内壳(2)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下保护内壳(9),所述下保护内壳(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保护外壳(10),所述下保护内壳(9)与下保护外壳(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11),所述下保护外壳(10)的边侧开设有下散热孔(12),所述下保护外壳(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14),所述限位卡槽(14)的内部被安装有连接卡块(7),所述下保护内壳(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紧固套(15),所述下保护内壳(9)与下紧固套(15)的内部均开设有下透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华高振楠刘鹤姿杨怡文王涛张亚男朱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斌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