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0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包括:天线主体、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上的开关单元以及等间隔铰接设置在天线主体的外壁上且与开关单元电连接的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一频段电磁波的第一天线组,每一第一天线组包括折叠杆组和辐射杆组,折叠杆组一端铰接安装在天线主体的外壁上,另一端与辐射杆组铰接,折叠杆组能够围绕与天线主体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天线主体的外壁贴合的折叠杆组折叠状态,辐射杆组能够围绕与折叠杆组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折叠杆组贴合的辐射杆组折叠状态。该折叠式天线源阵列无需重新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向天线因移动时需要拆散使用时需要重新组装而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Folded antenna source ar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天线源阵列
本技术涉及无线电监测、通讯
,具体地,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电通信的发展,无线电测向也在进一步得到研发拓展。在无线电测向领域,通过测向天线能够实现空间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完成电磁波信号方位信息的转换,为后端多信道接收机提供具有方位信息的射频信号,实现宽频段多信道测向功能。目前设计的测向天线尺寸大、质量重,例如,短波测向天线,一般高达6米以上,如此高大的测向天线不利于搬移,且安装复杂,因此大尺寸测向天线一般用于固定站测向,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人们对便于移动的测向天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移动式测向天线的使用过程中,如何实现天线的快速展开与收起、减少设备架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都是移动式测向天线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目前的移动式测向天线都是组装式或拼装式,移动时需拆散测向天线,使用时需要将测向天线中的部件重新进行组装,这样给使用造成不便,因此,亟需一种使用方便、能够移动的测向天线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天线源阵列,以解决现有固定式测向天线无法移动,并且无法快速组装而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拆卸和组装,且方便移动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天线源阵列,所述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包括:天线主体、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上的开关单元以及等间隔铰接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的外壁上且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的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一频段电磁波的第一天线组,每一所述第一天线组包括折叠杆组和辐射杆组,所述折叠杆组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天线主体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辐射杆组铰接,所述折叠杆组能够围绕与所述天线主体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所述天线主体的外壁贴合的折叠杆组折叠状态,所述辐射杆组能够围绕与所述折叠杆组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所述折叠杆组贴合的辐射杆组折叠状态。具体地,所述折叠杆组包括与所述天线主体铰接的固定杆和与所述辐射杆组铰接的活动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活动杆能够沿着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伸缩移动。具体地,所述辐射杆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辐射杆,两个所述辐射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每一所述辐射杆能够围绕与所述活动杆铰接的铰接处转动与所述活动杆贴合。具体地,所述天线主体包括圆柱状的一端开口的下壳体和盖合在所述下壳体开口端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盖合形成圆柱状的空心安装腔,所述空心安装腔与所述下壳体同轴心,所述开关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与所述下壳体固定;所述多个第一天线组均布在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具体地,所述多个第一天线组均布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面的外壁上。具体地,所述折叠式天线源阵列还包括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二频段电磁波的第二天线组及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三频段电磁波的第三天线组;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沿所述下壳体的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与所述下壳体固定安装且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三天线组沿所述下壳体的周向均布设置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与所述下壳体固定安装且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与所述第三天线组分设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不同直径的圆周上。具体地,所述第一频段电磁波介于30MHz-1GHz,第二频段电磁波介于1GHz-3GHz,第三频段电磁波介于3GHz-6GHz。具体地,所述天线主体还包括环形安装架,所述环形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上,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和所述多个第三天线组均沿所述下壳体的周向均布在所述环形安装架上。具体地,所述环形安装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的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上的固定部和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面平行的圆环形板状结构的安装部,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和所述多个第三天线组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与所述多个第三天线组分设在所述安装部上不同直径的圆周上。具体地,沿所述安装部的径向伸出有多个齿板,所述多个齿板沿所述安装部的周向均布,每一所述齿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二天线组。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多个第一天线组和开关单元均与天线主体连接,每一第一天线组与开关单元电连接,其中,多个第一天线组铰接均布设置在天线主体的外壁上,每一第一天线组中的折叠杆组与天线主体铰接,且折叠杆组能够围绕与天线主体铰接的铰接处转动,使得折叠杆组与天线主体的外壁贴合形成折叠杆组折叠状态,与折叠杆组铰接的辐射杆组同样能够围绕与折叠杆组铰接的铰接处转动,使得辐射杆组与折叠杆组贴合形成辐射杆组折叠状态,折叠杆组和辐射杆组的可折叠的结构大大缩小了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体积,便于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搬移,且第一天线组中的折叠杆组与天线主体、折叠杆组与辐射杆组之间均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用时只需转动折叠杆组和辐射杆组将折叠杆组和辐射杆组调整到展开的状态即可,移动时无需拆卸折叠式天线源阵列中的部件,节省了拆卸和组装折叠式天线源阵列中部件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向天线因移动时需要拆散,使用时需要重新组装而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侧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天线组2第二天线组3第三天线组4环形安装架8开关单元9天线主体11折叠杆组12辐射杆组41齿板90下壳体91上壳体110固定杆111活动杆121辐射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图1为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折叠式天线源阵列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包括:天线主体9、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9上的开关单元8以及等间隔铰接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上且与所述开关单元8电连接的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一频段电磁波的第一天线组1,每一所述第一天线组1包括折叠杆组11和辐射杆组12,所述折叠杆组11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辐射杆组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包括:/n天线主体(9)、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9)上的开关单元(8)以及等间隔铰接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上且与所述开关单元(8)电连接的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一频段电磁波的第一天线组(1),每一所述第一天线组(1)包括折叠杆组(11)和辐射杆组(12),所述折叠杆组(11)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辐射杆组(12)铰接,所述折叠杆组(11)能够围绕与所述天线主体(9)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贴合的折叠杆组折叠状态,所述辐射杆组(12)能够围绕与所述折叠杆组(11)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所述折叠杆组(11)贴合的辐射杆组折叠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包括:
天线主体(9)、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9)上的开关单元(8)以及等间隔铰接设置在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上且与所述开关单元(8)电连接的多个用于接收或发射第一频段电磁波的第一天线组(1),每一所述第一天线组(1)包括折叠杆组(11)和辐射杆组(12),所述折叠杆组(11)一端铰接安装在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辐射杆组(12)铰接,所述折叠杆组(11)能够围绕与所述天线主体(9)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所述天线主体(9)的外壁贴合的折叠杆组折叠状态,所述辐射杆组(12)能够围绕与所述折叠杆组(11)铰接的铰接处转动形成与所述折叠杆组(11)贴合的辐射杆组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组(11)包括与所述天线主体(9)铰接的固定杆(110)和与所述辐射杆组(12)铰接的活动杆(111),所述固定杆(110)与所述活动杆(11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活动杆(111)能够沿着所述固定杆(110)的延伸方向伸缩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杆组(1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辐射杆(121),两个所述辐射杆(121)与所述活动杆(111)铰接,每一所述辐射杆(121)能够围绕与所述活动杆(111)铰接的铰接处转动与所述活动杆(11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主体(9)包括圆柱状的一端开口的下壳体(90)和盖合在所述下壳体(90)开口端的上壳体(91),所述上壳体(91)与所述下壳体(90)盖合形成圆柱状的空心安装腔,所述空心安装腔与所述下壳体(90)同轴心,所述开关单元(8)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安装腔内与所述下壳体(90)固定;所述多个第一天线组(1)均布在所述下壳体(90)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天线源阵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宇周晓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瀚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