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0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板一体化集热片,由主片和副片构成,主片的边沿有翘起和凹下的棱边,主片和副片的中部有凹槽,二者连接后形成多边形或圆形孔,副片也可为仿形管体,连接在主片的槽内。该集热片成本低,工艺简单、光效率高。(*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片。现有的集热片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管板捆扎式,虽生产工艺简单,但产品质量差,管板间热阻大,光效率低。另一种为铜铝复合式,加工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原材料国内尚需进口,故适用性差。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板一体化,光效率高的太阳能集热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集热片的两侧边沿有翘起和凹下的棱边,用以增加板体的强度。集热片由主片和付片构成,主片的中部有敞口的凹槽,付片的两侧有窄的连接边,其中部的凹槽形状与主片相同,二者连接后中部形成通孔,即集热片形成管板一体化。集热片的主片和付片的凹槽可以为多边形或弧面形槽,连接后形成菱形、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孔。集热片的付片也可以是两片凹槽体构成的菱形、方形、圆形等管体,与有相应凹槽的主片结合为一体,形成管板一体化的集热片。该集热片光效率高,制造简单,成本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菱形孔状集热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棱形槽主片与付片的组合图。图3为棱形槽主片与付片的连接图。图4为菱形管状集热片结构图。图5为菱形管状付片与主片和组合图。图6为菱形管状付片与主片的连接图。图7为圆形孔状集热片结构图。图8为半圆槽主片与付片的组合图。图9为半圆槽主片与付片和连接图。图10为圆形管状集热片结构图。图11为圆形管付片与主片的组合图。图12为圆形管付片与主片和连接图。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外。集热片的两侧边沿有翘起和凹下的棱边,集热片由主片2和付片1焊接而成,主片的中部有敞口三角形凹槽,付片1两侧有较窄的连接边,其中部有与主片2对应的三角形凹槽,二者连接后中部形成菱形孔。上述的主片2也可以与多边形管状付片3连接,半圆槽形主片5可以与半圆槽形付片4及圆管形付片6连接,形成管板一体化的太阳能集热片。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集热片,它的两侧边沿有翘起和凹下的棱边,其特征在于集热片由主片2和付片1构成,主片2的中部有敞口凹槽,与之连接的付片1两侧有较窄的连接边,其中部有与主片对应的凹槽,二者连接后中部形成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片,其特征是所述主片3和付片1上的凹槽为多边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片,其特征是所述主片2和付片1上的凹槽为弧面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集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付片和另一片与此形状相符的凹槽体付片构成管状付片,管状付片连接在主片的槽内。专利摘要一种管板一体化集热片,由主片和副片构成,主片的边沿有翘起和凹下的棱边,主片和副片的中部有凹槽,二者连接后形成多边形或圆形孔,副片也可为仿形管体,连接在主片的槽内。该集热片成本低,工艺简单、光效率高。文档编号F24J2/46GK2110833SQ9123078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成彬, 李成信, 徐全军, 边志敏 申请人:邢台地区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处实验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片,它的两侧边沿有翘起和凹下的棱边,其特征在于集热片由主片2和付片1构成,主片2的中部有敞口凹槽,与之连接的付片1两侧有较窄的连接边,其中部有与主片对应的凹槽,二者连接后中部形成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彬李成信徐全军边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地区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处实验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