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注塑件注塑成型后,注塑件的温度较高,取出高温的注塑件后需要将其降温冷却固型,现有常规的置于空气中等待注塑件自然冷却固型的方式会导致固型时间过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型速度快、实用性高的注塑件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承托底座、升降气缸、连接块、压紧头与散热平台,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上,所述升降气缸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该升降气缸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所述承托底座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的导入槽,所述散热平台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导入槽上方,所述散热平台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所述冷却池位于所述压紧头下方,且所述冷却池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顶面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后与上盖板恰好配合;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从所述导入槽的两端开口插入导入槽内,且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快速冷却固型,在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设置上盖板,以供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保证注塑件设置于上盖板后并在后续固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然后通过进水管向冷却池注入冷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11)、承托底座(12)、升降气缸(13)、连接块(14)、压紧头(15)与散热平台(2),所述支架(11)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所述升降气缸(13)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该升降气缸(13)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15),所述承托底座(12)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12)的导入槽(121),所述散热平台(2)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且位于所述导入槽(121)上方,所述散热平台(2)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21),所述冷却池(21)位于所述压紧头(15)下方,且所述冷却池(2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21)顶面的上盖板(22),所述上盖板(22)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22)上后与上盖板(22)恰好配合;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分别从所述导入槽(121)的两端开口插入导入槽(121)内,且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分别连接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11)、承托底座(12)、升降气缸(13)、连接块(14)、压紧头(15)与散热平台(2),所述支架(11)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所述升降气缸(13)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该升降气缸(13)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15),所述承托底座(12)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12)的导入槽(121),所述散热平台(2)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且位于所述导入槽(121)上方,所述散热平台(2)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21),所述冷却池(21)位于所述压紧头(15)下方,且所述冷却池(2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21)顶面的上盖板(22),所述上盖板(22)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昭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恒达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