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737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承托底座、升降气缸、连接块、压紧头与散热平台,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上,所述升降气缸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该升降气缸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形状结构的上盖体以供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保证注塑件设置于上盖体后并在后续固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然后通过进水管向冷却池注入冷水以对位于上盖体的待固型的注塑件进行快速换热降温,其中通过与冷水换热方式的降温速度比与空气换热降温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大大减少固型时间,实现注塑件的快速固型。

A cool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注塑件注塑成型后,注塑件的温度较高,取出高温的注塑件后需要将其降温冷却固型,现有常规的置于空气中等待注塑件自然冷却固型的方式会导致固型时间过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型速度快、实用性高的注塑件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承托底座、升降气缸、连接块、压紧头与散热平台,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上,所述升降气缸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该升降气缸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所述承托底座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的导入槽,所述散热平台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导入槽上方,所述散热平台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所述冷却池位于所述压紧头下方,且所述冷却池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顶面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后与上盖板恰好配合;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从所述导入槽的两端开口插入导入槽内,且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快速冷却固型,在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设置上盖板,以供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保证注塑件设置于上盖板后并在后续固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然后通过进水管向冷却池注入冷水以对位于上盖板的待固型的注塑件进行快速换热降温,其中通过与冷水换热方式的降温速度比与空气换热降温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大大减少固型时间,实现注塑件的快速固型;同时由于上盖板可拆卸安装,因此当需要对不同形状规格的注塑件进行冷却固型时,只需更换上盖板本技术即可实现对不同形状规格的注塑件进行冷却固型,使本技术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向设置,且该连接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上,同时所述连接杆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连接杆且连接杆螺纹连接于连接块上,从而可以通过拧动连接杆以实现调节压紧头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头由橡胶材料制造而成。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橡胶材料制造压紧头,以使压紧头具有弹性,从而使压紧头压紧待固型的注塑件时起缓冲顶压作用,可以防止压紧头将待固型的注塑件顶压变形甚至出现损坏。进一步地,包括两压紧头,两所述压紧头并列设置,且两所述压紧头向上连接所述连接杆。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更稳固地将待固型的注塑件压紧在上盖板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其中,11为支架,12为承托底座,121为导入槽,13为升降气缸,14为连接块,15为压紧头,16为连接杆,2为散热平台,21为冷却池,22为上盖板,31为进水管,32为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固型组件包括支架11、承托底座12、升降气缸13、连接块14、压紧头15与散热平台2,支架11设置于承托底座12上,升降气缸13竖向设置于支架11上,该升降气缸13向下连接连接块14,连接块14向下连接压紧头15,承托底座12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12的导入槽121,散热平台2设置于承托底座12上且位于导入槽121上方,散热平台2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21,冷却池21位于压紧头15下方,且冷却池2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21顶面的上盖板22,上盖板22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上盖板22上后与上盖板22恰好配合;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分别从导入槽121的两端开口插入导入槽121内,且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分别连接冷却池21。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接杆16,连接杆16竖向设置,且该连接杆16螺纹连接于连接块14上,同时连接杆16向下连接压紧头15。压紧头15由橡胶材料制造而成。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连接杆16且连接杆16螺纹连接于连接块14上,从而可以通过拧动连接杆16使连接杆16上下移动,以实现调节压紧头15的高度。其中,包括两压紧头15,两压紧头15并列设置,且两压紧头15向上连接连接杆16。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固型过程为:首先根据所需要冷却固型的注塑件选择相对应的上盖板22并将上盖板22安装在冷却池21上顶面,然后通过向进水管31导入冷水使冷水进入冷却池21中,此时便可将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上盖板22上,并启动升降气缸13,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伸出以带动连接块14与压紧头15下移,直至压紧头15将待固型的注塑件顶压于上盖板22上;而待固型的注塑件位于上盖板22上后,高温的注塑件通过上盖板22与冷水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快速降温冷却固型,而出水管32将冷却池21中的水排走,以排走高温的水并通过进水管31不断补充冷水,以保证待固型的注塑件的冷却速度,实现注塑件快速固型;在完成固型后,控制升降气缸13的活塞杆回缩以带动连接块14与压紧头15上移,便可取出固型后的注塑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11)、承托底座(12)、升降气缸(13)、连接块(14)、压紧头(15)与散热平台(2),所述支架(11)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所述升降气缸(13)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该升降气缸(13)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15),所述承托底座(12)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12)的导入槽(121),所述散热平台(2)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且位于所述导入槽(121)上方,所述散热平台(2)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21),所述冷却池(21)位于所述压紧头(15)下方,且所述冷却池(2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21)顶面的上盖板(22),所述上盖板(22)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22)上后与上盖板(22)恰好配合;所述水冷组件包括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分别从所述导入槽(121)的两端开口插入导入槽(121)内,且所述进水管(31)与出水管(32)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池(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型组件与水冷组件,所述固型组件包括支架(11)、承托底座(12)、升降气缸(13)、连接块(14)、压紧头(15)与散热平台(2),所述支架(11)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所述升降气缸(13)竖向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该升降气缸(13)向下连接所述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向下连接所述压紧头(15),所述承托底座(12)顶面开有一延伸整个承托底座(12)的导入槽(121),所述散热平台(2)设置于所述承托底座(12)上且位于所述导入槽(121)上方,所述散热平台(2)上顶面开有一冷却池(21),所述冷却池(21)位于所述压紧头(15)下方,且所述冷却池(21)顶面可拆卸安装有一封堵覆盖冷却池(21)顶面的上盖板(22),所述上盖板(22)的形状结构与待固型的注塑件相同,以使待固型的注塑件设置于所述上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昭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恒达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