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64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包括第三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三外壳、弹簧、动簧片以及顶块;第二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二外壳和衬套,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卡合连接,第二外壳靠近第三外壳的一端内安装有衬套;转动轴,其一端穿过第二外壳插入第三外壳内,与顶块抵触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出第二外壳外;第一外壳分总成,包括面板分总成和第一外壳,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卡合连接。本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满足了危险警报器开关产品在汽车行业高要求、节能、环保的使用条件。

A kind of car danger alarm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由于受自身体积的限制,内部结构部件繁多,因此装配过程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越来越不能满足汽车行业高要求、节能、环保的使用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传统的车用控制器,结构复杂,材料成本高,组装工序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该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包括:第三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三外壳、弹簧、动簧片以及顶块,第三外壳内中心设置有凸柱,凸柱两侧间隔安装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凸柱上,动簧片套设于弹簧的另一端外,设置于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上滑动,顶块一端的中心设置有凸出圆台,凸出圆台插入动簧片内,弹簧远离凸柱的一端套在凸出圆台上;第二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二外壳和衬套,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卡合连接,第二外壳靠近第三外壳的一端内安装有衬套,衬套与第二外壳过盈配合;转动轴,其一端穿过第二外壳插入第三外壳内,与顶块远离动簧片的一端抵触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出第二外壳外;第一外壳分总成,包括面板分总成和第一外壳,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卡合连接,面板分总成包括面板和传动块,面板与传动块卡合连接,传动块安装于第一外壳内与转动轴抵触设置,面板至少部分伸出第一外壳外。其中,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对称安装于第三外壳内。其中,转动轴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条凸出筋,凸出筋的两端都设置成斜面,第二外壳内侧上开设有多个与凸出筋匹配的限转槽,相邻两个限转槽之间设置有限制死角,第二外壳内侧靠近衬套的一端上开设有一圈与凸出筋斜面匹配的锯齿状斜面。其中,转动轴中心为空心结构。其中,第一外壳远离第二外壳的一端内开设有导向槽,传动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导向槽匹配的凸台,传动块通过凸台被限制在第一外壳内。其中,传动块的中心以及两个凸台之间均为空心结构。其中,传动块靠近转动轴的一端均匀设置有4条凸起筋,4条凸起筋与转动轴抵触设置,用于支撑转动轴。其中,顶块靠近转动轴的一端上均匀设置有4条凸起筋,4条凸起筋与转动轴抵触设置,用于支撑转动轴。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成本低廉,满足了危险警报器开关产品在汽车行业高要求、节能、环保的使用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自由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受力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自锁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外壳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自由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受力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自锁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该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包括:第三外壳11、弹簧12、动簧片13、顶块14、凸柱15、第一金属片16、第二金属片17、凸出圆台18、第二外壳21、衬套22、转动轴23、凸出筋24、限转槽25、锯齿状斜面26、限制死角27、第一外壳31、面板32、传动块33、导向槽34、凸台35以及凸起筋36。第三外壳分总成(未标示),包括第三外壳11、弹簧12、动簧片13以及顶块14。第三外壳11内中心设置有凸柱15,凸柱15两侧间隔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金属片16和第二金属片17,第三外壳11和第一金属片16以及第二金属片17采用注塑式一体成型设置,可较少实际装配过程中的步骤,方便生产。弹簧12的一端套设于凸柱15上,动簧片13套设于弹簧12的另一端外,设置于第一金属片16和第二金属片17上滑动,顶块14一端的中心设置有凸出圆台18,凸出圆台18插入动簧片13内,弹簧12远离凸柱15的一端套在凸出圆台18上。第二外壳分总成(未标示),包括第二外壳21和衬套22。第二外壳21与第三外壳11卡合连接,第二外壳21靠近第三外壳11的一端内安装有衬套22,衬套22与第二外壳21过盈配合。转动轴23为空心结构,其一端穿过第二外壳21插入第三外壳11内,与顶块14远离动簧片13的一端抵触连接,顶块14靠近转动轴23的一端上均匀设置有4条凸起筋36,4条凸起筋36与转动轴23抵触设置,用于支撑转动轴23,转动轴23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出第二外壳21外。转动轴23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条凸出筋24,凸出筋24的两端都设置成斜面25,第二外壳21内侧上开设有多个与凸出筋24匹配的限转槽25,相邻两个限转槽25之间设置有限制死角27,第二外壳21内侧靠近衬套22的一端上开设有一圈与凸出筋24斜面匹配的锯齿状斜面26。请参见图4和图5,图4为第二外壳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外壳分总成(未标示),包括面板分总成(未标示)和第一外壳31。第一外壳31与第二外壳21卡合连接,第一外壳31远离第二外壳21的一端内开设有导向槽34。面板分总成包括面板32和传动块33,面板32与传动块33卡合连接,传动块3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导向槽34匹配的凸台35,传动块33通过凸台35被限制在第一外壳31内,面板32至少部分伸出第一外壳31外。传动块33上凸台35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与第一外壳31导向槽34配合,防止传动块33转动,减少传动块33的自由度,提升产品性能。传动块33远离面板32的一端均匀设置有4条凸起筋36,凸起筋36与转动轴23抵触设置,用于支撑转动轴23。转动轴23两端的凸起筋36的设计,可以使转动轴23在发生角度转动时,摩擦面减小,转动摩擦力减小,便于产品功能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块33的中心以及两个凸台35之间均为空心结构,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第三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一外壳之间,均通过三个外壳的外沿上的卡口卡接连接。产品工作过程如下:请参见图1,图1为车用危险报警开关的自由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产品自由状态时,系统在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传动块与第一外壳配合的反向作用力下,处于平衡状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包括:/n第三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三外壳、弹簧、动簧片以及顶块,所述第三外壳内中心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两侧间隔安装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柱上,所述动簧片套设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外,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上滑动,所述顶块一端的中心设置有凸出圆台,所述凸出圆台插入所述动簧片内,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凸柱的一端套在所述凸出圆台上;/n第二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二外壳和衬套,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外壳靠近所述第三外壳的一端内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二外壳过盈配合;/n转动轴,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外壳插入所述第三外壳内,与所述顶块远离所述动簧片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外壳外;/n第一外壳分总成,包括面板分总成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合连接,所述面板分总成包括面板和传动块,所述面板与所述传动块卡合连接,所述传动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与所述转动轴抵触设置,所述面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外壳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包括:
第三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三外壳、弹簧、动簧片以及顶块,所述第三外壳内中心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两侧间隔安装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柱上,所述动簧片套设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外,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上滑动,所述顶块一端的中心设置有凸出圆台,所述凸出圆台插入所述动簧片内,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凸柱的一端套在所述凸出圆台上;
第二外壳分总成,包括第二外壳和衬套,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三外壳卡合连接,所述第二外壳靠近所述第三外壳的一端内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二外壳过盈配合;
转动轴,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外壳插入所述第三外壳内,与所述顶块远离所述动簧片的一端抵触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外壳外;
第一外壳分总成,包括面板分总成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合连接,所述面板分总成包括面板和传动块,所述面板与所述传动块卡合连接,所述传动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与所述转动轴抵触设置,所述面板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外壳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危险报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三外壳内。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洋王波马运凡史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