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4540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01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状态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状态切换方法应用于可折叠设备,可折叠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壳体和至少两个转轴,至少三个壳体通过至少两个转轴连接;方法包括:接收状态切换指令;控制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其中,可折叠设备当前的状态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展开状态为至少三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折叠状态为至少三个壳体未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该方法通过在接收到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至少三个壳体绕转轴同步旋转,使可折叠设备切换为该指令指示的状态,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状态切换效率,延长了可折叠设备的寿命。

State switching method,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状态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是关于电子
,具体来说是关于一种状态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设备的兴起,可折叠设备目前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可折叠设备配置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转轴活动连接,可绕着转轴旋转,实现设备的折叠或展开。当旋转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时,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可以提供较大的使用面积。而当旋转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至位于转轴的同一侧时,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可以减小占用的空间。当用户希望切换可折叠设备的状态时,可以手动旋转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使可折叠设备折叠或者展开,但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手动进行旋转操作,较为繁琐,而且用户很难控制旋转速度和力道,极易损坏可折叠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状态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因用户手动进行旋转操作,而造成的操作繁琐、极易损坏可折叠设备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应用于可折叠设备,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壳体和至少两个转轴,所述至少三个壳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状态切换指令;控制所述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的状态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未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包括: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于折叠状态,且检测到对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者,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于展开状态,且检测到对所述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包括:当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任一个壳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绕连接的转轴旋转时,确定接收到与所述壳体的旋转方向对应的状态切换指令;或者,当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任一个壳体上的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接收到与所述壳体的压力施加方向对应的状态切换指令。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包括:当所述状态切换指令为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壳体按照第一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且所述第三壳体同步按照第二方向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当所述状态切换指令为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壳体按照所述第二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且所述第三壳体同步按照所述第一方向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均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表面接触。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包括:当检测到对第一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者,当检测到对第二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三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三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第一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边缘壳体位于其他壳体后侧的状态;或者,当检测到对第三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四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四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第二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边缘壳体与相邻壳体之间构成的角度为预设钝角的状态。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和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内侧的柔性显示屏幕;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所述第二折叠状态时,在所述边缘壳体内侧的柔性显示屏幕上显示操作区域,在所述其他壳体内侧的柔性显示屏幕上显示信息展示区域,所述操作区域供用户进行触控操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设备,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壳体、至少两个转轴和处理单元;所述至少三个壳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位于所述至少三个壳体构成的空间内,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状态切换指令,控制所述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的状态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未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于折叠状态,且检测到对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于展开状态,且检测到对所述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任一个壳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绕连接的转轴旋转时,确定接收到与所述壳体的旋转方向对应的状态切换指令;或者,所述可折叠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任一个壳体上的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接收到与所述壳体的压力施加方向对应的状态切换指令。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状态切换指令为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壳体按照第一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且所述第三壳体同步按照第二方向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状态切换指令为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壳体按照所述第二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且所述第三壳体同步按照所述第一方向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均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表面接触。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对第一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折叠设备,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壳体和至少两个转轴,所述至少三个壳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状态切换指令;/n控制所述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n其中,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的状态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未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状态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折叠设备,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壳体和至少两个转轴,所述至少三个壳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状态切换指令;
控制所述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
其中,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的状态为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所述展开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所述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未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包括: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于折叠状态,且检测到对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者,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当前处于展开状态,且检测到对所述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二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包括:
当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任一个壳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绕连接的转轴旋转时,确定接收到与所述壳体的旋转方向对应的状态切换指令;或者,
当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任一个壳体上的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接收到与所述壳体的压力施加方向对应的状态切换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三个壳体绕连接的转轴同步旋转,使所述可折叠设备由当前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状态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状态,包括:
当所述状态切换指令为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壳体按照第一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且所述第三壳体同步按照第二方向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同一平面上;或者,
当所述状态切换指令为第二状态切换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壳体按照所述第二方向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且所述第三壳体同步按照所述第一方向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均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态切换指令,包括:
当检测到对第一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者,
当检测到对第二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三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三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第一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边缘壳体位于其他壳体后侧的状态;或者,
当检测到对第三切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确定接收到第四状态切换指令,所述第四状态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可折叠设备切换为第二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折叠状态为所述至少三个壳体中边缘壳体与相邻壳体之间构成的角度为预设钝角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至少三个壳体和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内侧的柔性显示屏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所述第二折叠状态时,在所述边缘壳体内侧的柔性显示屏幕上显示操作区域,在所述其他壳体内侧的柔性显示屏幕上显示信息展示区域,所述操作区域供用户进行触控操作。


7.一种可折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设备包括:至少三个壳体、至少两个转轴和处理单元;
所述至少三个壳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位于所述至少三个壳体构成的空间内,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至少两个转轴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状态切换指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杜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