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尾气发酵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汽油和柴油,是公认的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替代燃料。目前国内钢厂排放的各种工业尾气,对空气质量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然而,这些尾气主要成分是CO,且可用于燃烧。如果利用富裕的钢厂工业尾气生产燃料乙醇,与直接燃烧相比,生产每吨燃料乙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吨。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钢厂工业尾气的有效成分为CO,体积平均含量在53%左右,但是由于炼钢工艺的限制,工业尾气中的CO浓度在45%-60%之间波动,当长时间较大波动时,不利于生物发酵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业尾气中的CO浓度不稳定,影响生物发酵的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自动调控CO的浓度值,使其稳定在目标浓度,保证生物发酵的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包括:/n氮气管路,所述氮气管路包括:/n氮气流量计;/n氮气调节阀,沿氮气流向设置在所述氮气流量计的下游;工业尾气管路,所述工业尾气管路包括:/n工业尾气流量计;/n第一CO浓度检测仪,沿工业尾气流向设置在所述工业尾气流量计的下游;/n混合管路,所述工业尾气管路的输出端、所述氮气管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混合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合管路包括:/n第二CO浓度检测仪;/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工业尾气流量计、所述第一CO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二CO浓度检测仪、所述氮气流量计、所述氮气调节阀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包括:
氮气管路,所述氮气管路包括:
氮气流量计;
氮气调节阀,沿氮气流向设置在所述氮气流量计的下游;工业尾气管路,所述工业尾气管路包括:
工业尾气流量计;
第一CO浓度检测仪,沿工业尾气流向设置在所述工业尾气流量计的下游;
混合管路,所述工业尾气管路的输出端、所述氮气管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混合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混合管路包括:
第二CO浓度检测仪;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工业尾气流量计、所述第一CO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二CO浓度检测仪、所述氮气流量计、所述氮气调节阀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氮气管路还包括:
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沿氮气流向设置在所述氮气流量计的上游;
第一自控开关阀,沿氮气流向设置在所述氮气调节阀的下游;
第二自控开关阀,沿氮气流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自控开关阀的下游;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自控开关阀、所述第二自控开关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氮气管路还包括:
止回阀,设置在所述氮气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尾气管路还包括:第三自控开关阀,设置所述工业尾气管路的入口端,且沿工业尾气流向设置在所述工业尾气流量计的上游;
所述混合管路还包括:第四自控开关阀,设置所述混合管路的入口端,且沿混合气体流向设置在所述第二CO浓度检测仪的上游;
其中,所述第三自控开关阀、所述第四自控开关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浓度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稳定装置还包括:
放散管路,所述放散管路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自控开关阀、所述第二自控开关阀之间,且与所述氮气管路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福宝,王晓东,宋庆坤,夏楠,王兴凯,卢海麟,希宗坡,宋晓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