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30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成像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该镜头包括在同一条光轴上依次设置的物平面、第一凸弯月透镜片、第一凹弯月透镜片、系统光阑、第二凸弯月透镜片和像平面;所述的第一凸弯月透镜片、第一凹弯月透镜片及第二凸弯月透镜片的前后表面均为球面,所述的像平面采用光纤束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仅用最常用的红外材料以及最常用的球面透镜基础上,使光学系统既能解决光谱波段宽,色差校正困难的问题,又能满足对于光纤束的匹配,还能达到极高的成像质量,另外镜头整体还兼具了尺寸小、物像比大等优点。

A wide band infrared endoscope micro optical lens for fiber bu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及医疗应用中,针对近距离小空间的设备越来越受到重视,内窥系统对于人或者一般机器设备无法进入的狭小空间更是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医疗界,内窥镜下手术正逐渐取代一般外科手术。但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的内窥系统多是用可见光作为探测成像的光源,而可见光只能获取物体表面的信息,无法深入物体内部,在医疗上无法分辨微小的病灶或者与正常组织表面无明显差别的组织,在工业上无法识破目标表面遮挡,因此,使用红外光替代可见光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红外内窥系统,其光学系统的设计是首当其冲的。但是红外光学系统,尤其是宽波段的中远红外光学系统在设计上十分困难,一方面要求工作的波段宽,但是这个波段可用的光学材料非常少,再加上国内在红外材料、加工能力、镀膜技术等多方面的局限性,本身能够覆盖4.8~9.5μm这一频段的镜头就尚属空白,尤其是在不使用特殊材料与特殊元件的基础上,使得光学系统像差(尤其是色差)矫正会非常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内窥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包括在同一条光轴上依次设置的物平面(1)、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系统光阑(4)、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和像平面(6);所述的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及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前后表面均为球面,所述的像平面(6)采用光纤束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包括在同一条光轴上依次设置的物平面(1)、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系统光阑(4)、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和像平面(6);所述的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及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前后表面均为球面,所述的像平面(6)采用光纤束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的前表面S1与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的后表面S2的距离为0.800mm;
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的后表面S2与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的前表面S3的距离为2.242mm;
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的前表面S3与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的后表面S4的距离为2.073mm;
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的后表面S4与系统光阑(4)的距离为0.951mm;
系统光阑(4)与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前表面S5的距离为1.895mm;
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前表面S5与与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后表面S6的距离为1.554mm;
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后表面S6与像平面(6)的距离为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光纤束的宽波段红外内窥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的前表面S1的曲率半径为2.714mm,有效通光直径为1.814mm;
第一凸弯月透镜片(2)的后表面S2的曲率半径为1.007mm,有效通光直径为1.634mm;
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的前表面S3的曲率半径为-8.483mm,有效通光直径为1.058mm;
第一凹弯月透镜片(3)的后表面S4的曲率半径为-4.100mm,有效通光直径为1.030mm;
系统光阑(4)的曲率半径为无限,有效通光直径为0.914mm;
第二凸弯月透镜片(5)的前表面S5的曲率半径为3.36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常超庾韬颖王洪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