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学镜片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以球形结构的玉米淀粉为模板、以尿素为有机相分散剂、氯化亚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溶液法制得亚铁盐纳米颗粒,并在亚铁盐表面修饰表面活性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将这种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纳米颗粒用高分子树脂包裹,形成核壳结构,将这种核壳结构作为红光(红外线)吸收剂加入常规的镜片单体中,加工成抗红光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得镜片的抗红外线性能显著提高,而且对原有镜片力学强度影响较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 kind of anti infrared glasses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学镜片制备
技术介绍
红外线即红外辐射(infraredradiation),亦称热射线。可分为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中波红外线及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波长为25-40微米~l毫米,能被皮肤吸收,产生热的感觉。中波红外线波长为3微米~25微米,能被角膜及皮肤吸收。短波红外线波长为750纳米~3微米,被组织吸收后可引起灼伤。自然界的红外线辐射源以太阳为最强。在生产环境中,主要红外线辐射源包括熔炉、熔融态金属和玻璃、强红外线光源以及烘烤和加热设备等。职业性损伤多发生于使用弧光灯、电焊、氧乙炔焊的操作工。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热辐射或热射线,是非电离辐射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皮肤和眼。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大部分可被吸收,只有1.4%左右被反射。长期暴露于低能量红外线下,可致眼的慢性损伤,常见为慢性充血性睑缘炎。红外线对眼的伤害有几种不同情况,波长为750~1300纳米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造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尤其是1100纳米附近的红外线,可使眼的前部介质(角膜晶体等)不受损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视网膜烧伤。波长1900纳米以上的红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会造成角膜烧伤(混浊、白斑)。波长大于1400纳米的红外线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内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纳米以下的红外线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伤害。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目前抗红外线防护镜有以下两种方法。1)通过在镜片或玻璃表面蒸镀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实现对红外线的反射。比如,蒸镀金、铜、氟化钡、铯化锌等等。2)通过在玻璃中掺杂金属离子,如亚铁离子或铜离子对红外线进行吸收,实现对红外线的防护。这两种方式虽然都能够有效防护红外线,但是也具有各自的缺点。比如镀膜容易造成镜片可见光透光率下降,低于镜片最低的可见光透光率80%的标准,而目前各类树脂镜片产品的可见光透光率都超过90%;可能影响镜片原有的其它镀膜材料的膜层牢固度;还可能因为基片原材料的不同而无法成功镀膜。金属离子很容易掺杂到无机玻璃中,但是很难掺杂到目前镜片行业广泛使用的有机树脂材料中。即使掺杂进去以后也很容易影响树脂镜片的颜色、可见光透光率和力学性能。此外,亚铁离子本身抗氧化性能比较差,容易出现氧化现象,导致镜片变色。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该抗红外线眼镜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60~70份苯乙烯、10~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份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5~7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和0.3~0.5份内脱模剂;所述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玉米淀粉、尿素、去离子水、氯化亚铁、氨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蒸馏水、碳酸氢钠、氮气、苯乙烯和过硫酸钾。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按等质量比混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进一步的,所述内脱模剂为硅油、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甲基硅油、乳化甲基硅油中的一种。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1)有机相分散液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玉米淀粉、尿素和去离子水装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反应得到有机相分散液;(2)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向有机相分散液中加入氯化亚铁,搅拌分散均匀后,滴加氨水,调节pH,继续搅拌反应,过滤得滤渣,并在无氧环境下煅烧,得到亚铁盐纳米颗粒;(3)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亚铁盐纳米颗粒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后,搅拌反应,过滤分离得滤饼并无氧干燥后得到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4)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向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碳酸氢钠,并持续通入氮气,搅拌后,再向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苯乙烯和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加热升温,再加入过硫酸钾,保温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渣,干燥后即得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5)镜片单体的制备:称取苯乙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引发剂、偶联剂和内脱模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升温,搅拌反应得到混合物,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液,即为镜片单体;(6)抗红外线眼镜片的制备:将上述得到的镜片单体注入镜片模具中,经过一次固化成型后,开模、切片并清洗,再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二次固化,并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烘干即得抗红外线眼镜片。进一步的,具体制备步骤为:(1)有机相分散液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按质量比为1:1:10将玉米淀粉、尿素和去离子水混合后装入充满氮气的反应釜中,启动搅拌器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30~40min,得到有机相分散液;(2)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有机相分散液质量10%的氯化亚铁,搅拌分散均匀后,向反应釜中滴加浓度为10mol/L的氨水,调节pH至8~9,调节完成后启动搅拌器,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1~2h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渣,并在无氧环境下以200~300℃温度煅烧30~40min,得到亚铁盐纳米颗粒;(3)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上述得到亚铁盐纳米颗粒和质量分数为1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混合后,用搅拌器以100~2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40~60min后过滤,分离得滤饼并无氧干燥后得到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4)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向带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导管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50~300份蒸馏水和10~15份碳酸氢钠,并向三颈圆底烧瓶中持续通入氮气,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15~20min后,再向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50~60份苯乙烯和20~30份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加热升温至70~80℃,再加入3~5份过硫酸钾,在氮气保护下保温聚合反应12~14h,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渣,干燥后即得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5)镜片单体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称取60~70份苯乙烯、10~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份上述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5~7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和0.3~0.5份内脱模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升温至100~120℃,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60~90min得到混合物,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液,即为镜片单体;(6)抗红外线眼镜片的制备:将上述得到的镜片单体注入镜片模具中,经过一次固化成型后,开模、切片并清洗,再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二次固化,并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烘干即得抗红外线眼镜片。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其特征在于,该抗红外线眼镜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n60~70份苯乙烯、10~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份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5~7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和0.3~0.5份内脱模剂;/n所述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n玉米淀粉、尿素、去离子水、氯化亚铁、氨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蒸馏水、碳酸氢钠、氮气、苯乙烯和过硫酸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其特征在于,该抗红外线眼镜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60~70份苯乙烯、10~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0~15份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5~7份引发剂、3~5份偶联剂和0.3~0.5份内脱模剂;
所述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
玉米淀粉、尿素、去离子水、氯化亚铁、氨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蒸馏水、碳酸氢钠、氮气、苯乙烯和过硫酸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按等质量比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模剂为硅油、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甲基硅油、乳化甲基硅油中的一种。
5.一种抗红外线眼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有机相分散液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玉米淀粉、尿素和去离子水装入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反应得到有机相分散液;
(2)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向有机相分散液中加入氯化亚铁,搅拌分散均匀后,滴加氨水,调节pH,继续搅拌反应,过滤得滤渣,并在无氧环境下煅烧,得到亚铁盐纳米颗粒;
(3)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在无氧条件下,将亚铁盐纳米颗粒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后,搅拌反应,过滤分离得滤饼并无氧干燥后得到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
(4)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向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和碳酸氢钠,并持续通入氮气,搅拌后,再向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苯乙烯和预处理亚铁盐纳米颗粒,加热升温,再加入过硫酸钾,保温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渣,干燥后即得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
(5)镜片单体的制备:称取苯乙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核壳型亚铁盐纳米颗粒、引发剂、偶联剂和内脱模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升温,搅拌反应得到混合物,过滤分离得到反应滤液,即为镜片单体;
(6)抗红外线眼镜片的制备:将上述得到的镜片单体注入镜片模具中,经过一次固化成型后,开模、切片并清洗,再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二次固化,并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烘干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中,郭耀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视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