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侧卧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27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杆侧卧式工装,包括多个第一测试接头、挡板、推板、第二测试接头、固定架、螺杆、支撑架及底座,多个第一测试接头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挡板的一侧固接,所述挡板的另一侧与底座的一侧固定,所述底座上分别开设第一滑槽,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分别配合推板、固定架,支撑架固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二测试接头安装在所述推板上,螺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并与固定垫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安全的将产品与各测试接头安装及拆除,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灵活性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Horizontal tooling at screw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杆侧卧式工装
本技术涉及工装结构领域,尤其涉及螺杆侧卧式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各国航空工业领域的发展都倾向于产品的轻量化、小型化、模块化,基于这种发展趋势,由于各种空间大小的限制,工装对于产品模块的固定与限位难于手上的操作,为了便于产品模块在调试的过程中快速安装及拆除,各种类型的工装应运而生。目前,对于轻量化、小型化、模块化产品的快速拆装均采用人工,通过人工拆装的方式必然会造成大量重复性劳动,费时费力,还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螺杆侧卧式工装,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安全的拆装产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杆侧卧式工装,包括多个第一测试接头、挡板、推板、第二测试接头、固定架、螺杆、支撑架及底座,多个第一测试接头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挡板的一侧固接,所述挡板的另一侧与底座的一侧固定,所述底座上分别开设第一滑槽,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分别配合推板、固定架,支撑架固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第二测试接头安装在所述推板上,螺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并与固定垫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挡板上分别开设多个第一紧固件安装孔及第一测试接头安装孔;于所述推板上开设用于装配第二测试接头的第二测试接头安装孔,沿所述推板的底部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滑槽的第一凸台;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滑槽的第二凸台,在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还向第二凸台弯折形成折弯部,在所述固定架上还开设用于螺接螺杆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架为“T”形结构,在所述支撑架上分别开设多个用于固定支撑架的第一支撑架固定孔及用于螺接螺杆的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一滑槽上还开设多个第二支撑架固定孔;沿所述底座的两侧还设置用于供固定架导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与底座的宽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技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安全的将产品与各测试接头安装及拆除,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灵活性高、实用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测试接头;101、第一紧固件;2、挡板;201、第一紧固件安装孔;202、第一测试接头安装孔;3、推板;301、第二测试接头安装孔;302、第一凸台;4、第二测试接头;5、固定架;501、第一螺纹孔;502、第二凸台;503、折弯部;6、螺杆;7、支撑架;701、第一支撑架固定孔;702、第二螺纹孔;8、底座;801、第一滑槽;802、第二滑槽;803、第二支撑架固定孔;9、固定垫;10、第二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螺杆侧卧式工装包括多个第一测试接头1、挡板2、推板3、第二测试接头4、固定架5、螺杆6、支撑架7及底座8,多个第一测试接头1通过第一紧固件101与挡板2的一侧固接,挡板2的另一侧与底座8的一侧固定,底座8上分别开设第一滑槽801,于第一滑槽801中分别配合推板3、固定架5,支撑架7固接于第一滑槽801内,第二测试接头4安装在推板3上,螺杆6的一端贯穿固定架5并与固定垫9连接,螺杆6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7。如图2所示,在挡板2上分别开设多个第一紧固件安装孔201及第一测试接头安装孔202。于推板3上开设用于装配第二测试接头4的第二测试接头安装孔301,沿推板3的底部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滑槽801的第一凸台302。固定架5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用于配合第一滑槽801的第二凸台502,在固定架5的两侧还向第二凸台502弯折形成折弯部503,在固定架5上还开设用于螺接螺杆6的第一螺纹孔501。支撑架7为“T”形结构,在支撑架7上分别开设多个用于固定支撑架7的第一支撑架固定孔701及用于螺接螺杆6的第二螺纹孔702,支撑架7通过第二紧固件10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固定孔701、第二支撑架固定孔803连接,使整支撑架7固接于底座8上。在第一滑槽801上还开设多个第二支撑架固定孔803。沿底座8的两侧还设置用于供固定架5导向的第二滑槽802,第二滑槽802的长度与底座8的宽度相同。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图2所示,第一测试接头1通过第一紧固件101与第一紧固件安装孔201固接于挡板2上,如图1所示,第一测试接头1的一端贯穿挡板2,在挡板2和推板3之间放置产品,通过旋转螺杆6使其带动固定架5沿第一滑槽801及第二滑槽802作直线位移,移动过程中固定架5接触推板3并带动推板3前进,使推板3上的第二测试接头4与产品的一侧连接,同时产品的另一侧也与各第一测试接头1对接,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测试。测试完毕后反向旋转螺杆6,由于第二测试接头4与产品连接,因此螺杆6带动固定架5及推板3小幅回退,使产品与各第一测试接头1分离。本技术中螺杆6、支撑架7、底座8均采用钢结构,既能保证组件较高的整体强度和重心稳定性,也能保证运动件更好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提高了工装的长期可靠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本技术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安全的将产品与各测试接头安装及拆除,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灵活性高、实用性强的优点。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杆侧卧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测试接头(1)、挡板(2)、推板(3)、第二测试接头(4)、固定架(5)、螺杆(6)、支撑架(7)及底座(8),多个第一测试接头(1)通过第一紧固件(101)与挡板(2)的一侧固接,所述挡板(2)的另一侧与底座(8)的一侧固定,所述底座(8)上分别开设第一滑槽(801),于所述第一滑槽(801)中分别配合推板(3)、固定架(5),支撑架(7)固接于所述第一滑槽(801)内,第二测试接头(4)安装在所述推板(3)上,螺杆(6)的一端贯穿固定架(5)并与固定垫(9)连接,所述螺杆(6)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7)。/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杆侧卧式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测试接头(1)、挡板(2)、推板(3)、第二测试接头(4)、固定架(5)、螺杆(6)、支撑架(7)及底座(8),多个第一测试接头(1)通过第一紧固件(101)与挡板(2)的一侧固接,所述挡板(2)的另一侧与底座(8)的一侧固定,所述底座(8)上分别开设第一滑槽(801),于所述第一滑槽(801)中分别配合推板(3)、固定架(5),支撑架(7)固接于所述第一滑槽(801)内,第二测试接头(4)安装在所述推板(3)上,螺杆(6)的一端贯穿固定架(5)并与固定垫(9)连接,所述螺杆(6)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架(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侧卧式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2)上分别开设多个第一紧固件安装孔(201)及第一测试接头安装孔(2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侧卧式工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推板(3)上开设用于装配第二测试接头(4)的第二测试接头安装孔(301),沿所述推板(3)的底部延伸形成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基勇马岩计君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