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步入全面屏时代,电子设备正面指纹采集区域受到全面屏的挤压,因此屏下(Under-display或者Under-screen)指纹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指将指纹识别模组(比如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从而实现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进行指纹识别操作,不需要在电子设备正面除显示区域外的区域设置指纹采集区域。例如,屏下光学指纹目前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屏下已实现量产,其利用的是OLED屏幕本身具备的透光特性以及屏幕自身发出的光照射手指后检测指纹。现有的屏下光学指纹结构,为了保证显示屏“一体黑”的效果,通常在显示屏底部通过光学胶层贴有遮光层以防止底部机构反射光线影响显示效果,且遮光层通过光学胶层与电子设备的主体固定粘接。同时为保证手指指纹反射光线最终到达指纹传感器,遮光层需在指纹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进行开孔。然而,当电子设备为柔性电子设备时,由于光学胶层具有粘弹、超弹和蠕变等性能,随着柔性电子设备的不断弯折使用,遮光层的开孔位置与指纹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在进行指纹识别时,会阻挡一部分直射光线,从而导致指纹识别错误或者指纹识别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包括:r>玻璃盖板,用于为手指进行指纹识别时提供触摸界面;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玻璃盖板下方,用于显示图像;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主体,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遮光层开设有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相对应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柔性电子设备,虽然随着柔性电子设备的不断弯折使用,通孔相对于指纹识别模组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但由于所述通孔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即通孔的尺寸大于对应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尺寸,指纹识别模组始终在对应的通孔范围内,因此,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经手指反射的光线会全部被该指纹识别模组接收,进而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柔性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柔性电子设备在一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柔性电子设备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中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申请所公开的柔性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此处不做限定。其中,柔性电子设备100是指屏幕具有柔韧性的电子设备。这类电子设备可被弯折,因此,在用户使用柔性电子设备100的时候,可以将其弯折成自己期望的形态,以便让柔性电子设备的形态契合自己当前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装置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弯折来减小其所占用的空间,提升其便携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包括柔性显示屏10。所述柔性显示屏1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柔性显示屏,其具有可弯曲、可扭转和可折叠的特性,同时具有更好的色彩及对比度,以及超薄等特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具有第一弯折区101,当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10被所述弯折区101划分为第一屏102和第二屏103。当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屏102、所述弯折区101和所述第二屏103形成连续的平面。其中,折叠状态是指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被所述弯折区101所划分的第一屏102的非显示面和第二屏103的非显示面之间的夹角θ小于180度的状态。因此,当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屏102的显示面和所述第二屏103的显示面可以朝向不同的用户。当所述第一屏102的非显示面和第二屏103的非显示面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其中,所述夹角θ可由设置在所述弯折区101上的角度感测器(图未示)获得。请参阅图2,其为图1中的柔性电子设备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显示屏10、遮光层20、及主体3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和“右”,是指柔性电子设备100水平放置,且柔性显示屏10的显示面朝上时的相对方位。具体地,所述柔性显示屏10包括玻璃盖板11和显示面板12。所述玻璃盖板11位于所述柔性电子设备100的最上层,是该柔性电子设备100的表面,用于为用户提供触摸操作的界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玻璃盖板,用于为手指进行指纹识别时提供触摸界面;/n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玻璃盖板下方,用于显示图像;/n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n主体,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n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安装于所述主体上;/n所述遮光层开设有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相对应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柔性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盖板,用于为手指进行指纹识别时提供触摸界面;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玻璃盖板下方,用于显示图像;
遮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主体,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遮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安装于所述主体上;
所述遮光层开设有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相对应通孔,且所述通孔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弯折区,且定义沿所述第一弯折区长度延伸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通孔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第一弯折区的内壁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靠近所述第一弯折区的端部对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二弯折区;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之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第一弯折区,且所述第二端部靠近所述第二弯折区;所述通孔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靠近所述第一弯折区,且所述第二内壁靠近所述第二弯折区;其中,所述第一内壁比所述第二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弯折区,所述第二内壁比所述第二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弯折区。
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姗姗,袁泽,洪定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