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测量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测量装置与光学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晶片允收测试(waferacceptancetest,WAT)是相当重要的线上(in-line)检测,作为判断制作工艺好坏及好或坏的管芯的依据,也是作为监控制作工艺飘动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光子集成电路的硅光波导在制造上会遇到几个与传统半导体生产不同的问题,包括:1.布局(layout)较为困难,且设计规则检查(designrulechecking)较复杂;2.制作工艺所得的结构粗糙度与蚀刻深度较为敏感;3.不易快速判断结果,且光输入与光输出的测量方法较电测复杂。一种现有的光子集成电路的测量方法是在硅光波导的结构上制作绕射光栅,而光纤对准绕射光栅而接收来自绕射光栅的绕射光,以达到光输出的目的。然而,采用此方法容易有光纤不易对准绕射光栅的问题,且因对准的精度需较高而不易达成。此外,受限于绕射光栅与光纤的尺寸,采用此方法难以在光子集成电路芯片的有限面积中达到较多的光输入与输出埠,且阵列测试(arraytest)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测量装置,用以测量光子集成电路。光学测量装置包括基板、至少一光波导元件、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此至少一光波导元件配置于基板上。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至此至少一光波导元件。此至少一光波导元件包括从第一连接器延伸至第二连接器的光波导。来自第一光纤的部分光信号依序经由第一连接器传递至此至少一光波导元件,经由光子集成电路的至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测量装置,用以测量光子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测量装置包括:/n基板;/n至少一光波导元件,配置于该基板上;以及/n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至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包括从该第一连接器延伸至该第二连接器的光波导,来自第一光纤的部分光信号依序经由该第一连接器传递至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经由该光子集成电路的至少一第一渐消式耦合器传递至该光子集成电路内部,经由该光子集成电路的至少一第二渐消式耦合器传递至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且经由该第二连接器传递至至少一第二光纤。/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3 TW 1071433211.一种光学测量装置,用以测量光子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测量装置包括:
基板;
至少一光波导元件,配置于该基板上;以及
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至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其中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包括从该第一连接器延伸至该第二连接器的光波导,来自第一光纤的部分光信号依序经由该第一连接器传递至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经由该光子集成电路的至少一第一渐消式耦合器传递至该光子集成电路内部,经由该光子集成电路的至少一第二渐消式耦合器传递至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且经由该第二连接器传递至至少一第二光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光波导元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最短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光波导从该基板的底面弯曲至该基板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还包括支撑座,其中该基板配置于该支撑座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光波导从该基板的底面弯曲至该基板的侧面后,再弯曲至该支撑座的底面并沿着该支撑座的底面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光波导从该基板的底面弯曲至该基板的侧面与该支撑座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还包括保护层,包覆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为多个光波导元件,该至少一第一渐消式耦合器为多个第一渐消式耦合器,该至少一第二渐消式耦合器为多个第二渐消式耦合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多个光波导元件在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处的间距大于该多个第一渐消式耦合器的相邻者的间距,且大于该多个第二渐消式耦合器的相邻者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为多个光波导元件,该至少一第二光纤为多个第二光纤,在该多个光波导元件中的光信号经由该第二连接器分别传递至该多个第二光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其中当该光学测量装置测量该光子集成电路时,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直接接触该至少一第一渐消式耦合器,且直接接触该至少一第二渐消式耦合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还包括:
多个电性探针,穿过该基板与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
其中,当该光学测量装置测量该光子集成电路时,该多个电性探针连接该光子集成电路的多个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装置,还包括:
光检测器,用以测量来自该第二光纤的该光信号;以及
处理器,电连接至该光检测器,其中当该光学测量装置测量该光子集成电路时,该至少一光波导元件接触该至少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骏,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