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09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15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材料以及前框,背板包括底板、侧板以及支撑板,侧板与底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与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光学材料具有通孔,光学材料承载于支撑板上并通过折墙与通孔的配合进行定位,前框与背板适配连接并将光学材料限位于前框与支撑板之间。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较好地固定光学材料,不易起皱。

LCD device and its direct down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pl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例如阴极萤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光源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光线经扩散板均匀化后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请参照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光学材料2以及前框3,背板1包括底面11、与底面11一端连接的斜面12以及与斜面12一端连接的台阶面13,光学材料2承载于台阶面13上,前框3与背板1配合连接,前框3通过限位筋31对光学材料2进行固定,但前框3容易变形,从而导致光学材料2容易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学材料容易起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材料以及前框,背板包括底板、侧板以及支撑板,侧板与底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与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光学材料具有通孔,光学材料承载于支撑板上并通过折墙与通孔的配合进行定位,前框与背板适配连接并将光学材料限位于前框与支撑板之间。其中,前框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侧面延伸的压合部,主体部包覆侧板,压合部具有与折墙对应的凹槽。其中,压合部还向底板的方向形成有限位筋,支撑板形成有与限位筋适配的开口;主体部的内侧壁形成有突扣,侧板的外侧壁形成有与突扣适配的凹陷。其中,折墙为多个,间隔设置。其中,光学材料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片、扩散板以及光学膜片。其中,底板邻近侧板的部分呈具有弧度的曲面设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背板,背板包括底板、侧板以及支撑板,侧板与底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与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其中,底板邻近侧板的部分呈具有弧度的曲面设置。其中,折墙为多个,间隔设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本申请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通过将背板的支撑板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进一步通过折墙将光学材料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能够较好地固定光学材料,不易起皱。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直下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背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前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液晶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请结合参阅图2-图4,图2是本申请直下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背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前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光学材料20以及前框30。背板10包括底板101、侧板102以及支撑板103,侧板102与底板101的一端连接,支撑板103与侧板102远离底板101的一端连接,支撑板103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104,具体而言,折墙104由支撑板103邻近侧板102的一端翻折形成。支撑板103用于支撑光学材料20,折墙104可穿过光学材料20对光学材料20进行定位。优选地,折墙104为多个,间隔设置。优选地,底板101邻近侧板102的部分呈具有弧度的曲面设置,以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可做成曲面或其他形状外观。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材料20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片201、扩散板202以及光学膜片203。为了对光学材料20进行定位,反射片201、扩散板202以及光学膜片203均对应设置有与折墙104适配的通孔(未标示),光学材料20承载于支撑板103上并通过折墙104与通孔的配合进行定位。前框30与背板10适配连接并将光学材料20限位于前框30与支撑板103之间。具体而言,前框30包括主体部301和从主体部301侧面延伸的压合部302,主体部301包覆侧板102,压合部302具有与折墙104对应的凹槽303,折墙104与通孔的配合使得光学材料20在水平方向上定位,而压合部302与支撑板103则对光学材料20在垂直方向上定位。进一步地,压合部302还向底板101的方向形成有限位筋304,支撑板103形成有与限位筋304适配的开口105;主体部301的内侧壁形成有突扣305,侧板102的外侧壁形成有与突扣305适配的凹陷10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限位筋304与开口105的配合结合突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材料以及前框,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侧板以及支撑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所述光学材料具有通孔,所述光学材料承载于所述支撑板上并通过所述折墙与所述通孔的配合进行定位,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适配连接并将所述光学材料限位于所述前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材料以及前框,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侧板以及支撑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部分翻折以形成折墙,所述光学材料具有通孔,所述光学材料承载于所述支撑板上并通过所述折墙与所述通孔的配合进行定位,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适配连接并将所述光学材料限位于所述前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侧面延伸的压合部,所述主体部包覆所述侧板,所述压合部具有与所述折墙对应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还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形成有限位筋,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与所述限位筋适配的开口;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形成有突扣,所述侧板的外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突扣适配的凹陷。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剑何胜斌陈坤涌熊立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