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99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它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料槽、第二料槽、第一推送机构、第一振动盘、第二振动盘和控制器,第二料槽位于第一料槽上方,第二料槽上开有竖向的通孔,且通孔位于第一料槽的槽口上方,第一振动盘与第一料槽连接,第二振动盘与第二料槽连接,第一推送机构将第一料槽上的管体平移推送至通孔正下方,第二料槽上设置有第二推送机构,第二推送机构将第二料槽上的柱塞平移推送至通孔正上方;第一料槽上设置有将柱塞打入管体的打头机构,第一料槽侧壁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第二料槽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将柱塞压在管体上,省去人工辅助,提高工作效率。

A pneumatic control pipe body b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头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管体打头机。
技术介绍
管体打头机用于往管体小头的一端打入柱塞,如缓冲杆的安装。现有的管体打头机一般设有振动盘、输送机构和打头机构,管体以及柱塞从振动盘下料至输送机构,在输送过程中,操作员将柱塞塞入管体小头上,即将柱塞底部的小孔套入管体小头上,然后输送机构将套有柱塞的管体输送至打头机构压紧,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人工辅助,操作员劳动强度,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实现自动将柱塞压在管体上,省去人工辅助,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料槽、第二料槽、第一推送机构、第一振动盘、第二振动盘和控制器,第二料槽位于第一料槽上方,第二料槽上开有竖向的通孔,且通孔位于第一料槽的槽口上方,第一振动盘与第一料槽连接,使得管体竖直落下第一料槽内,第二振动盘与第二料槽连接,使得柱塞落入第二料槽内,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将第一料槽上的管体平移推送至通孔正下方,第二料槽上设置有第二推送机构,第二推送机构将第二料槽上的柱塞平移推送至通孔正上方;第一料槽上设置有将柱塞打入管体的打头机构,第一料槽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管体到达第一料槽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料槽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柱塞到达第二料槽位置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推送机构、打头机构、第二推送机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振动盘、第二振动盘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料槽包括底架、调高台、第一压紧块和压紧装置,所述底架设置在机架上,底架上开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通槽,位于第一通槽内的所述调高台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底架连接,压紧装置与底架连接,压紧装置将从第一振动盘下落的管体固定,所述第一通槽的一侧壁开有第一缺口,第一压紧块设置在第一缺口内,且第一缺口与第一压紧块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压紧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将位于所述通孔下方的管体固定。其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六气缸和第三压紧块,所述第六气缸固定在所述底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压紧块与第六气缸的伸出杆连接,并在第六气缸的伸出杆的驱动下压紧管体。其中,所述第一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气缸、滑台和夹紧装置,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缸体与第一支架连接,所述滑台与第一支架滑动连接,第一气缸的伸出杆与滑台连接,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滑台上,并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推送位于第一料槽上的管体。其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夹紧块,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夹紧块靠近第一料槽的一侧上开有三个用于放置管体的第一半圆孔,夹紧块与第二气缸的伸出杆连接。其中,所述打头机构包括第一打头装置和第二打头装置,第一打头装置与第一料槽连接并位于通孔上方,第二打头装置与第一料槽连接并位于第一料槽沿第一推送机构推送管体方向远离第一打头装置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打头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三气缸和压杆,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料槽上,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三气缸的伸出杆连接有位于所述通孔正上方的压杆,所述压杆的外径比通孔的内径小。其中,所述第二打头装置包括第三支架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料槽上,所述第四气缸竖直设置第三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二料槽还包括第二压紧块,第二料槽上开第二通槽,所述通孔位于第二通槽靠近第一料槽一端的底部,第二通槽的侧壁上开有第二缺口,第二压紧块位于第二缺口内,且第二缺口与第二压紧块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推送机构包括第五气缸和推块,所述第五气缸设置在第二料槽上,第五气缸的伸出杆与推块连接,推块在第五气缸的伸出杆的驱动在第二通槽内滑动,所述推块上开有用于放置柱塞的第二半圆孔,第二压紧块在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半圆孔与配合将柱塞固定在通孔上。其中,还包括卸料槽,所述卸料槽倾斜设置在机架上,并卸料槽的顶端位于第一料槽远离第一振动盘的末端,卸料槽的底端延伸至机架外。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推送机构与第二推送机构的配合下,柱塞与管体自动对准,第一打头装置将柱塞打到管体上,然后第一推送机构将成品推送至第二打头装置,第二打头装置再次将柱塞压向管体,最后第一推送机构将成品推出,依次循环,实现自动将柱塞压在管体上,无需去人工辅助,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中第一推送机构、第一打头装置和第二打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中第二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中夹紧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中夹紧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机架;2、第一料槽;21、底架;211、第一通槽;22、调高台;23、第一压紧块;24、压紧装置;241、第六气缸;242、第三压紧块;3、第二料槽;31、通孔;32、第二通槽;33、第二压紧块;4、第一推送机构;41、第一支架;42、第一气缸;43、滑台;44、夹紧装置;441、第二气缸;442、夹紧块;4421、第一半圆孔;5、打头机构;51、第一打头装置;511、第二支架;512、第三气缸;513、压杆;52、第二打头装置;521、第三支架;522、第四气缸;6、第二推送机构;61、第五气缸;62、推块;621、第二半圆孔;7、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第一振动盘;10、第一振动盘;11、卸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本技术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它包括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料槽2、第二料槽3、第一推送机构4、第一振动盘9、第二振动盘10和控制器,第二料槽3位于第一料槽2上方,第二料槽3上开有竖向的通孔31,且通孔31位于第一料槽2的槽口上方,第一振动盘9与第一料槽2连接,使得管体竖直落下第一料槽2内,具体地,第一振动盘9内的料斗在垂直方向上振动,管体在料斗内受到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轨道的筛选,使得卧倒的管体滚回料斗内,直立摆放的管体则能够顺利通过轨道并竖直排列在第一料槽2内,第二振动盘10与第二料槽3连接,使得柱塞落入第二料槽3内,具体地,第二振动盘10内的料斗在垂直方向上振动,柱塞在料斗内受到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轨道的筛选,使得卧倒或倒放的柱塞滚回料斗内,小孔朝下的柱塞则能够顺利通过轨道并移动至第二料槽3内,所述第一推送机构4将第一料槽2上的管体平移推送至通孔31正下方,第二料槽3上设置有第二推送机构6,第二推送机构6将第二料槽3上的柱塞平移推送至通孔31正上方;第一料槽2上设置有将柱塞打入管体的打头机构5,待管体由第一推送机构4推送至通孔31下方以及柱塞由第二推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料槽(2)、第二料槽(3)、第一推送机构(4)、第一振动盘(9)、第二振动盘(10)和控制器,第二料槽(3)位于第一料槽(2)上方,第二料槽(3)上开有竖向的通孔(31),且通孔(31)位于第一料槽(2)的槽口上方,第一振动盘(9)与第一料槽(2)连接,使得管体竖直落下第一料槽(2)内,第二振动盘(10)与第二料槽(3)连接,使得柱塞落入第二料槽(3)内,所述第一推送机构(4)将第一料槽(2)上的管体平移推送至通孔(31)正下方,第二料槽(3)上设置有第二推送机构(6),第二推送机构(6)将第二料槽(3)上的柱塞平移推送至通孔(31)正上方;/n第一料槽(2)上设置有将柱塞打入管体的打头机构(5),第一料槽(2)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管体到达第一料槽(2)位置的第一传感器(7),所述第二料槽(3)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柱塞到达第二料槽(3)位置的第二传感器(8);/n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推送机构(4)、打头机构(5)、第二推送机构(6)、第一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8)、第一振动盘(9)、第二振动盘(1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料槽(2)、第二料槽(3)、第一推送机构(4)、第一振动盘(9)、第二振动盘(10)和控制器,第二料槽(3)位于第一料槽(2)上方,第二料槽(3)上开有竖向的通孔(31),且通孔(31)位于第一料槽(2)的槽口上方,第一振动盘(9)与第一料槽(2)连接,使得管体竖直落下第一料槽(2)内,第二振动盘(10)与第二料槽(3)连接,使得柱塞落入第二料槽(3)内,所述第一推送机构(4)将第一料槽(2)上的管体平移推送至通孔(31)正下方,第二料槽(3)上设置有第二推送机构(6),第二推送机构(6)将第二料槽(3)上的柱塞平移推送至通孔(31)正上方;
第一料槽(2)上设置有将柱塞打入管体的打头机构(5),第一料槽(2)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检测管体到达第一料槽(2)位置的第一传感器(7),所述第二料槽(3)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柱塞到达第二料槽(3)位置的第二传感器(8);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推送机构(4)、打头机构(5)、第二推送机构(6)、第一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8)、第一振动盘(9)、第二振动盘(10)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槽(2)包括底架(21)、调高台(22)、第一压紧块(23)和压紧装置(24),所述底架(21)设置在机架(1)上,底架(21)上开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通槽(211),位于第一通槽(211)内的所述调高台(22)以可拆卸的方式与底架(21)连接,压紧装置(24)与底架(21)连接,压紧装置(24)将从第一振动盘(9)下落的管体固定,所述第一通槽(211)的一侧壁开有第一缺口,第一压紧块(23)设置在第一缺口内,且第一缺口与第一压紧块(23)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一压紧块(23)在弹簧的作用下将位于所述通孔(31)下方的管体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24)包括第六气缸(241)和第三压紧块(242),所述第六气缸(241)固定在所述底架(21)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压紧块(242)与第六气缸(241)的伸出杆连接,并在第六气缸(241)的伸出杆的驱动下压紧管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控制管体打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4)包括第一支架(41)、第一气缸(42)、滑台(43)和夹紧装置(44),所述第一支架(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气缸(42)缸体与第一支架(41)连接,所述滑台(43)与第一支架(41)滑动连接,第一气缸(42)的伸出杆与滑台(43)连接,所述夹紧装置(44)设置在滑台(4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雄许东霞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端州区恒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