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具有可调支承刚度和柔性阻尼隔振齿圈的行星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67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支承刚度和柔性阻尼隔振齿圈的行星轮系,包括同轴安装的太阳轮、内齿圈、固定座,所述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啮合安装有若干个行星轮,所述内齿圈通过沿圆周布置的若干个柔性阻尼支撑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柔性阻尼支撑包括上安装面和位于上安装面两侧的下安装面,所述上安装面与下安装面通过折角面连接,所述上安装面与内齿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面与固定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阻尼支撑与固定座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偏载变形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行星轮系中的内齿圈具备柔性特点,且有较高的阻尼特性,提高行星轮系动力学和均载特性,降低振动和噪声。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adjustable support stiffness and flexible damping 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调支承刚度和柔性阻尼隔振齿圈的行星轮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轮系,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的阻尼特性和均载特性的行星轮系。
技术介绍
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或周转轮系中,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以及行星齿轮和行星架之间、太阳轮和输入轴之间的刚性装配关系,导致各齿轮之间的配合不具备柔性,从而使得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动力学和载荷分配不均问题,由此也带来强烈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对于此类振动和噪声,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军用产品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来说,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目前,提高行星轮或者太阳轮的装配柔性方法主要还集中在对其装配销轴进行挖孔处理,这样可以通过降低其支承刚度,提高其柔性,从而期望能达到减振和降噪目的。但实际上,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均可发现,挖孔处理对系统的轻量化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对提高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或周转轮系的均载等动力学问题并没有显著的作用。另外,也有相关研究人员尝试着设计薄壁柔性阻尼内齿圈的方法来实现系统动力学和均载性能的提高。然而这种方法由于齿轮强度的问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得到应用。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可调支承刚度和柔性阻尼隔振齿圈的行星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安装的太阳轮(7)、内齿圈(4)、固定座(6),所述太阳轮(7)和内齿圈(4)之间啮合安装有若干个行星轮(3),所述内齿圈(4)通过沿圆周布置的若干个柔性阻尼支撑(5)固定于固定座(6)上,所述柔性阻尼支撑(5)包括上安装面和位于上安装面两侧的下安装面,所述上安装面与下安装面通过折角面连接,所述上安装面与内齿圈(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面与固定座(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阻尼支撑(5)与固定座(6)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偏载变形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可调支承刚度和柔性阻尼隔振齿圈的行星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安装的太阳轮(7)、内齿圈(4)、固定座(6),所述太阳轮(7)和内齿圈(4)之间啮合安装有若干个行星轮(3),所述内齿圈(4)通过沿圆周布置的若干个柔性阻尼支撑(5)固定于固定座(6)上,所述柔性阻尼支撑(5)包括上安装面和位于上安装面两侧的下安装面,所述上安装面与下安装面通过折角面连接,所述上安装面与内齿圈(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面与固定座(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性阻尼支撑(5)与固定座(6)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偏载变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支承刚度和柔性阻尼隔振齿圈的行星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面上设置有沿内齿圈(4)外表面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上安装孔,所述下安装面上安装有沿固定座(6)内表面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下安装孔,所述上安装面与内齿圈(4)的外表面通过螺栓和上安装孔固定连接,下安装面与固定座(6)的内表面通过螺栓和下安装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冬平李晓贞徐红丽门艳钟何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