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试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652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试样,包括试样基体,试样基体上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与试样基体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凹槽,两个凸起部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下表面与试样基体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杆包括两端的粗段和中间的细段,两端的粗段与两个凸起部连接,中间的细段通过两个宽度渐变的过渡段分别与两端的粗段连接;粗段的上下表面、细段的上下表面、试样基体的上下表面彼此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金属试样是一体成型的,其形状是沿竖直轴对称的;该金属试样能够将残余应力集中到特定位置并放大残余应力值,从而使残余应力的检测更为简单和准确。

A metal sa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试样
本技术涉及试验样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将残余应力集中到指定位置并放大的金属试样。
技术介绍
金属构件是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金属构件制备完成后,为了提升其性能,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过程伴随复杂的相变和温度梯度,这种相变和温度梯度会形成热处理应力保留在金属构件中,最终形成残余应力,残余应力对构件的后续加工和最终质量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均会产生非常显著负面的影响。由于金属构件形状往往比较复杂,残余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是不可控的,且在热处理完成后残余应力值较小,很容易受到检测过程中误差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定位并检测最大残余应力,从而通过比较残余应力的大小确定最优的热处理工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试样,该金属试样能够集中并放大残余应力,使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指定位置,从而可以通过对指定位置残余应力的检测,比较不同热处理工艺所产生的最大残余应力,进而优化热处理过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试样,包括试样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试样包括试样基体,试样基体上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与试样基体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凹槽,两个凸起部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下表面与试样基体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n所述连接杆包括两端的粗段和中间的细段,两端的粗段与两个凸起部连接,中间的细段通过两个宽度渐变的过渡段分别与两端的粗段连接;/n粗段的上下表面、细段的上下表面、试样基体的上下表面彼此相互平行设置;/n所述金属试样是一体成型的,其形状是沿竖直轴对称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试样包括试样基体,试样基体上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与试样基体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凹槽,两个凸起部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下表面与试样基体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连接杆包括两端的粗段和中间的细段,两端的粗段与两个凸起部连接,中间的细段通过两个宽度渐变的过渡段分别与两端的粗段连接;
粗段的上下表面、细段的上下表面、试样基体的上下表面彼此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金属试样是一体成型的,其形状是沿竖直轴对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试样,其特征在于,粗段的上表面、细段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试样,其特征在于,粗段的上表面位于细段的上表面上方的平面内,并且粗段的下表面位于细段的下表面下方的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形状是沿水平轴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光曾大新史秋月何建刚郭睿范海民王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