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光辉专利>正文

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3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管。真空管(1)中通过支撑环(3)同心地装置一根冷水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段开口地伸入到真空管的近底部,实现冷热水的分流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冷热水循环不充分,热交换效率低的弊端,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交换效率。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可与现有的各种形式的太阳能集热系统配套使用。易于推广普及,对推动与促进太阳能的利用有积极意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使用的,能够通过自体循环实现集热介质之动循环的高效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洁净的能源之一,也是人类利用最早的能源,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效率)上,都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和现实可利用的水平。太阳能在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形式时的效率较低,高层次的利用还难以工业化,最简便的利用方式就太阳能热水器。较早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为集热板,后来又专利技术了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管。现行的太阳能集热管是是将一端开口的真空管内壁涂以太阳能吸热材料,冷热水从开口端进出真空管。从理论上说,冷水沿倾斜放置的真空管的下部进入真空管的深部,吸收了太阳能而温度升高的热水上升进入集水箱,形成冷热水的循环和热量交换。但事实上,这种结构的集热管在冷热水的循环过程中,极易形成混流,造成循环不充分,特别是真空管的底部,不能充分参与循环和热量交换,使得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的降低。为此本设计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在现有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管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能够通过集热介质的深度循环,提高太阳能利用和热交换效率的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试验证明其热交换效率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集热介质的深度循环,提高太阳能热交换效率的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原真空管集热管中同心地装置一根冷水导流管,导流管的一段开口地伸入到真空管的近底部,实现冷热水的分流循环。由于本技术采用冷水导流管使冷热水分流,加快流动速度,提高热交换效率。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之主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之截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组联式结构的集热系统实施例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在原真空管集热管1中通过支撑环3同心地装置一根冷水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段开口地伸入到真空管1的近底部,实现冷热水的分流循环。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普通的单(集热)板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其设有联接头,联接头的直管4为热水的出口端,在其侧下部开有冷水的入口5与冷水管2连通。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组联式多(集热)板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这种集热系统的冷热水是分别通过管道与冷水源和热水箱相联接的。因此,集热管的冷水管延长直接联接冷水源,而热水的出口直接伸入热水循环箱6中。实际上,采用第一实施例的集热管结构,也可以实现组联,只要改变一下冷热水循环箱6的结构,将冷热水循环箱的冷热水出口交换即可。冷水管及联接头部件一般采用非金属的塑料管制作,普通塑料管、PVC管等。也可以采用金属管材加工,如铝合金、铜管等均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特点1、由于冷水和热水分流后,加快了热水的流动速度,吸收太阳能而转换的热量被及时导流出去,冷热水循环充分,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热交换效率。2、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3、易与现有的各种形式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系统配套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冷热水从一端进出,循环不充分,热交换效率低的弊端。推广使用本技术,对加快普及利用太阳能这一洁净能源的技术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包括内壁涂敷太阳能吸热材料的一端开口的真空管,其特征是真空管(1)中装置一根冷水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段开口地伸入到真空管(1)的近底部,实现冷热水的分流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是真空管(1)内壁与冷水导流管(2)通过支撑环(3)实现同心装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是真空管(1)开口端设有联接头,联接头的直管(4)为热水的出口端,在其侧下部开有冷水的入口(5)与冷水管(2)连通。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是冷水管(2)的进口端长于真空管(1)的开口端,以便于与冷热水循环箱(6)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管。真空管(1)中通过支撑环(3)同心地装置一根冷水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段开口地伸入到真空管的近底部,实现冷热水的分流循环。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冷热水循环不充分,热交换效率低的弊端,能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交换效率。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可与现有的各种形式的太阳能集热系统配套使用。易于推广普及,对推动与促进太阳能的利用有积极意义。文档编号F24J2/30GK2449149SQ0024472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杨光辉 申请人:杨光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包括内壁涂敷太阳能吸热材料的一端开口的真空管,其特征是:真空管(1)中装置一根冷水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段开口地伸入到真空管(1)的近底部,实现冷热水的分流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光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