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99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薄膜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1‑3.5%的酯基季铵盐、0.03‑0.8%的微粒型开口剂、0.04‑0.15%的爽滑剂和余量的聚乳酸。在制备时,先将酯基季铵盐、微粒型开口剂、爽滑剂和部分聚乳酸混合均匀,挤出造粒,得到爽滑母粒;再将所得爽滑母粒与剩余的聚乳酸混合均匀,经挤出、冷却铸片、双向拉伸,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薄膜在无需预先对微粒型开口剂进行表面改性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微粒型开口剂的加入对所得产品光学性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添加特定结构的酯基季铵盐后,在同样的微粒型开口剂含量下明显提高薄膜的表面光泽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其雾度。

A smooth biaxially stretched polylactic acid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具体涉及一种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白色垃圾”以及传统塑料对石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聚乳酸(PLA)因其良好的加工性、机械性能、透明性、原材料来源充足可再生等突出特点而被视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经过双向拉伸的聚乳酸(BOPLA)薄膜,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光泽度等性能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BOPLA薄膜与其他薄膜一样,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薄膜在受热受压以及贮藏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发生粘连,影响薄膜的高速加工和使用,生产企业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都会向其中加入开口剂(包括微粒型开口剂(通常为无机填料)、渗透解离型开口剂即爽滑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开口剂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在薄膜中,使薄膜表面变的粗糙,微观水平上避免了相邻薄膜之间的相互粘结,但加入开口剂存在的不足之一是会降低薄膜的光学性能。文献《新型聚乙烯薄膜料开口剂的配方研究》(张官云,广东化工,2015年第21期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薄膜的组成为:1-3.5%的酯基季铵盐、0.03-0.8%的微粒型开口剂、0.04-0.15%的爽滑剂和余量的聚乳酸,其中,/n所述的酯基季铵盐为具有下述式(a)-(c)所示结构的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薄膜的组成为:1-3.5%的酯基季铵盐、0.03-0.8%的微粒型开口剂、0.04-0.15%的爽滑剂和余量的聚乳酸,其中,
所述的酯基季铵盐为具有下述式(a)-(c)所示结构的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R表示棕榈酸、硬脂酸、牛油酸、十二烷酸、亚麻酸或油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粒型开口剂为选自滑石粉、水合硅酸镁、二氧化硅、硅藻土、碳酸钙、硫酸钙、磷酸氢钠、磷酸氢钙、水滑石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爽滑剂为油酸酰胺和/或芥酸酰胺。


4.权利要求1所述爽滑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酯基季铵盐、微粒型开口剂、爽滑剂和聚乳酸,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平刘亮朱凌云廖文靖谭海疆童帮毅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