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和蚕茧装框出入库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365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以及蚕茧装框出入库的系统,其中,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包括通道、两个RFID读写器以及输送带,所述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道壁,每一所述通道壁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入口段、转动安装部和出口段,其中,所述通道壁通过所述转动安装部转动安装,所述出口段的内侧具有朝所述通道壁内凸起的突出部,所述两个RFID读写器对应设于所述两个通道壁的突出部,所述输送带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穿过所述通道设置,用以输送蚕茧装框。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可以提高RFID读写准确率。

Channel with RFID reader and cocoon fram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和蚕茧装框出入库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茧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以及蚕茧装框出入库的系统。
技术介绍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及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RFID以其识读距离远、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物联网领域,而蚕茧收购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实际场景。RFID每秒钟可进行上千次的读取,能同时处理许多标签,高效且高度准确,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既不降低(甚至提高)作业效率,又不增加(甚至减少)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管理精细度,让整个作业过程实时透明,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传统的蚕茧收购方法效率低,易出错,人工成本高,通过RFID智能收购方法可以实现蚕茧的智能装框,智能出入库功能。然而,RFID的读取率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外界环境、天线功率等的影响,导致标签读取的准确率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以及蚕茧装框出入库的系统,旨在能够提高RFID的读取的准确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用在蚕茧装框和出入库管理的系统中,用以供携带有RFID标签的蚕茧装框通过,并对RFID标签进行信息读取,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包括: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道壁,每一所述通道壁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入口段、转动安装部和出口段,其中,所述通道壁通过所述转动安装壁转动安装,所述出口段的内侧具有朝所述通道壁内凸起的突出部;两个RFID读写器,对应设于所述两个通道壁的突出部;以及,输送带,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穿过所述通道设置,用以输送蚕茧装框;其中,当所述蚕茧装框进入到所述通道内且与所述突出部抵接时,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朝外转动,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朝内转动,以使得所述通道的入口收缩,限制后续的蚕茧装框进入所述通道。可选地,在远离所述出口段的方向上,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远离所述入口段的一端呈向所述通道内倾斜设置。可选地,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的远离所述出口段的一端设置有弹性部,以形成与所述后续的蚕茧装框进行弹性抵接。可选地,所述突出部具有朝向所述入口段的进口侧、以及背对所述进口侧的出口侧;所述RFID读写器设于所述突出部的出口侧。可选地,所述突出部的入口侧设有反射层。可选地,所述突出部一体形成于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可选地,所述突出部为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的凸块。可选地,所述凸块粘接于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蚕茧装框出入库的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道壁设置为转动设置,为此,当所述蚕茧装框进入到所述通道内且与所述突出部抵接时,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朝外转动,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朝内转动,以使得所述通道的入口收缩,限制后续的蚕茧装框进入所述通道,以使得各蚕茧装框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在读取RFID相互干扰而影响准确率,同时,因为所述通道壁设置为可转动设置,可以使得所述通道在设置有RFID读写器的一段的宽度是可变化的,如此在不同尺寸的蚕茧装框移动至该段时,均能保证所述突出部与其抵接,以使得该通道能够很好地对不同尺寸的蚕茧装框进行RFID读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的工作时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蚕茧装框和出入库管理的系统,所述蚕茧装框和出入库管理的系统包括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用以供携带有RFID标签的蚕茧装框通过,并对RFID标签进行信息读取。图1至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100包括通道1、两个RFID读写器2以及输送带(未图示),所述通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道壁11,每一所述通道壁11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入口段111、转动安装部112和出口段113,其中,所述通道壁11通过所述转动安装部112转动安装,所述出口段113的内侧具有朝所述通道壁11内凸起的突出部114,所述两个RFID读写器2对应设于所述两个通道壁11的突出部114,所述输送带沿着所述通道1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穿过所述通道1设置,用以输送蚕茧装框200,其中,当所述蚕茧装框200进入到所述通道1内且与所述突出部114抵接时,所述通道壁11的出口段113朝外转动,所述通道壁11的入口段111朝内转动,以使得所述通道1的入口收缩,限制后续的蚕茧装框200进入所述通道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道壁11设置为转动设置,为此,当所述蚕茧装框200进入到所述通道1内且与所述突出部114抵接时,所述通道壁11的出口段113朝外转动,所述通道壁11的入口段111朝内转动,以使得所述通道1的入口收缩,限制后续的蚕茧装框200进入所述通道1,以使得各蚕茧装框200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在读取RFID相互干扰而影响准确率,同时,因为所述通道壁11设置为可转动设置,可以使得所述通道1在设置有RFID读写器2的一段的宽度是可变化的,如此在不同尺寸的蚕茧装框200移动至该段时,均能保证所述突出部114与其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用在蚕茧装框和出入库管理的系统中,用以供携带有RFID标签的蚕茧装框通过,并对RFID标签进行信息读取,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包括:/n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道壁,每一所述通道壁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入口段、转动安装部和出口段,其中,所述通道壁通过所述转动安装壁转动安装,所述出口段的内侧具有朝所述通道壁内凸起的突出部;/n两个RFID读写器,对应设于所述两个通道壁的突出部;以及,/n输送带,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穿过所述通道设置,用以输送蚕茧装框;/n其中,当所述蚕茧装框进入到所述通道内且与所述突出部抵接时,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朝外转动,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朝内转动,以使得所述通道的入口收缩,限制后续的蚕茧装框进入所述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用在蚕茧装框和出入库管理的系统中,用以供携带有RFID标签的蚕茧装框通过,并对RFID标签进行信息读取,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包括:
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通道壁,每一所述通道壁具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入口段、转动安装部和出口段,其中,所述通道壁通过所述转动安装壁转动安装,所述出口段的内侧具有朝所述通道壁内凸起的突出部;
两个RFID读写器,对应设于所述两个通道壁的突出部;以及,
输送带,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穿过所述通道设置,用以输送蚕茧装框;
其中,当所述蚕茧装框进入到所述通道内且与所述突出部抵接时,所述通道壁的出口段朝外转动,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朝内转动,以使得所述通道的入口收缩,限制后续的蚕茧装框进入所述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RFID读写器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出口段的方向上,所述通道壁的入口段远离所述入口段的一端呈向所述通道内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青柠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