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
本技术属于双向压蝶阀
,具体为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
技术介绍
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采用上装式结构,在高压、大口径条件下减少了阀体自身的连接螺栓,增强了阀门的可靠性且能克服系统自重对阀门正常工作的影响,但现有的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在使用中容易因自身重力导致连接处不稳定,长时间容易导致连接处变形,造成设备损坏,影响工作,增加维修费用,缩短使用寿命,并且无法将控制器固定,容易发生误碰,造成阀门打开,导致输送液体的浪费,提高成本,降低了实用性,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固接有宽板,所述宽板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右侧固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阀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左侧固接有圆板,所述阀体的内壁上下左侧均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阀体的顶部固接有控制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底部固接有宽板(5),所述宽板(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右侧固接有第一把手(9),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固接有底座(6),所述阀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杆(7),所述圆杆(7)的左侧固接有圆板(11),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下左侧均安装有密封机构(3),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接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的右侧固接有第二把手(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底部固接有宽板(5),所述宽板(5)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的右侧固接有第一把手(9),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固接有底座(6),所述阀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杆(7),所述圆杆(7)的左侧固接有圆板(11),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下左侧均安装有密封机构(3),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接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的右侧固接有第二把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直杆(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03)、第一螺纹杆(204)、套板(205)和弯板(206),所述直杆(201)的外壁与宽板(5)的正面右侧转动相连,所述直杆(201)的右侧与第一把手(9)的左侧相固接,所述直杆(201)的左侧与第一齿轮(202)的右侧相固接,所述第一齿轮(202)的底部与第二齿轮(203)的右侧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齿轮(203)的底部与第一螺纹杆(204)的顶部相固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底部与宽板(5)的内壁底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204)的外壁与套板(205)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套板(20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弯板(206)的内侧顶部相固接,两个所述弯板(206)的外壁与宽板(5)的内壁左右两侧滑动卡接,两个所述弯板(206)的底部均与底座(6)的顶部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04)和套板(205)组成升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式管线双向压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3)包括凹槽(301)、弹簧(302)、短板(303)和橡胶圈(304),所述凹槽(301)的外壁与阀体(1)的内壁顶部相固接,所述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斯毅,尤志伟,陈开钟,谢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山消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