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9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载充电器的当前允许充电功率;根据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PFC电路的导通相数;在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PFC电路的导通相数、第1相的温度、第2相的温度、第3相的温度和第4相的温度对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从而对PFC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实现对温度和功率的分配控制,进而实现对效率的优化,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提高PFC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寿命,延长车载充电器的生命周期。

Electric vehicles, vehicle chargers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an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发展,电动汽车上的车载充电器已经成为电动汽车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目前,车载充电器的PF(功率因数)及THD(谐波含量)等特性也成为衡量车载充电器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为了降低交流侧电流的纹波电流和谐波含量,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交流侧使用多相交错PFC进行功率因素校正的方案,该方案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一直都是开了多相PFC,进行交错的。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在任何工况下,前级PFC中所有开关器件全部处于高频工作状态,因此,在交流侧电流较小时,控制效果较差,交流侧电流谐波反而比开单相增大很多,并且小功率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减小小功率时交流侧电流的谐波含量,提高小功率时前级PFC电路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车载充电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车载充电器的当前允许充电功率;根据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在所述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所述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对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PFC电路的导通相数,在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PFC电路的导通相数、第1相的温度、第2相的温度、第3相的温度和第4相的温度对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由此,在功率较小的情况下,交流侧电流的谐波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小功率时前级PFC参与工作的开关器件数量,提高小功率时前级PFC的效率。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功率下,不同温度情况下,软件灵活的控制PFC电路的不同相导通或关断,以对PFC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实现对温度和功率的分配控制,进而实现对效率的优化,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提高PFC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寿命,延长车载充电器的生命周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载充电器的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所述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对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车载充电器的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模块通过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导通数量N,然后,控制模块在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PFC电路的导通相数、第1相的温度、第2相的温度、第3相的温度和第4相的温度对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功率下,不同温度情况下,软件灵活的控制PFC电路的不同相导通或关断,以对PFC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实现对温度和功率的分配控制,进而实现对效率的优化,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提高PFC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寿命,延长车载充电器的生命周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载充电器,能够在不同的功率下,不同温度情况下,软件灵活的控制PFC电路的不同相导通或关断,以对PFC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实现对温度和功率的分配控制,进而实现对效率的优化,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提高PFC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寿命,延长车载充电器的生命周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所述的车载充电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能够在不同的功率下,不同温度情况下,软件灵活的控制PFC电路的不同相导通或关断,以对PFC电路中的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实现对温度和功率的分配控制,进而实现对效率的优化,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提高PFC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寿命,延长车载充电器的生命周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方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车载充电器具有功率因数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所述车载充电器的当前允许充电功率;/n根据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n在所述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所述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对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车载充电器的当前允许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
在所述车载充电器进行再次充电时,获取所述PFC电路的第1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2相的温度、所述PFC电路的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PFC电路的第4相的温度,并根据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对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确定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包括:
如果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导通相数为一相;
如果所述本次允许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导通相数为两相;
如果所述当前允许充电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所述导通相数为四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通相数为一相时,所述根据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数、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对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包括:
判断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之中最小值;
根据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之中最小值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交替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之中最小值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交替导通包括:
如果所述第1相的温度最小,则从所述第1相开始,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按照从第1相、第2相、第3相到第4相的顺序交替导通;
如果所述第2相的温度最小,则从所述第2相开始,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按照从第2相、第3相、第4相到第1相的顺序交替导通;
如果所述第3相的温度最小,则从所述第3相开始,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按照从第3相、第4相、第1相到第2相的顺序交替导通;
如果所述第4相的温度最小,则从所述第4相开始,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按照从第4相、第1相、第2相到第3相的顺序交替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1相的温度、所述第2相的温度、所述第3相的温度和所述第4相的温度均相等,则从所述第1相开始,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按照从第1相、第2相、第3相到第4相的顺序交替导通。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PFC电路中的第1相到第4相交替导通包括:
当所述第1相导通时,记录所述第1相的导通时间;
判断所述第1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第一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1相的导通时间达到所述第一充电时间,则控制所述第2相导通;
当所述第2相导通时,记录所述第2相的导通时间;
判断所述第2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第二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2相的导通时间达到所述第二充电时间,则控制所述第3相导通;
判断所述第3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第三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3相的导通时间达到所述第三充电时间,则控制所述第4相导通;
判断所述第4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第四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4相的导通时间达到所述第四充电时间,则控制所述第1相导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1相的导通时间未达到所述第一充电时间,则判断所述第1相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并在所述第1相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2相导通,根据所述第1相的此次导通时间更新所述第一充电时间,以便在所述第1相下次导通时判断所述第1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更新后的第一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2相的导通时间未达到所述第二充电时间,则判断所述第2相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并在所述第2相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3相导通,根据所述第2相的此次导通时间更新所述第二充电时间,以便在所述第2相下次导通时判断所述第2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更新后的第二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3相的导通时间未达到所述第三充电时间,则判断所述第3相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并在所述第3相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4导通,根据所述第3相的此次导通时间更新所述第三充电时间,以便在所述第3相下次导通时判断所述第3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更新后的第三充电时间;
如果所述第4相的导通时间未达到所述第四充电时间,则判断所述第4相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并在所述第4相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1相导通,根据所述第4相的此次导通时间更新所述第四充电时间,以便在达到第4相下次导通时判断所述第4相的导通时间是否达到更新后的第四充电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通相数为两相时,以所述第1相和所述第2组构成第一组合,且以所述第3相和所述第4组构成第二组合,其中,所述根据所述PFC电路的导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王超王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