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4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包括卡环,卡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卡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供输液导管通过的开口;盖板,盖板与卡环连接,盖板包括用于放置标识的置物槽。本申请提供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操作简洁,应用范围较广,很好地解决了标识容易受潮、磨损或者遗失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Medical catheter identification protection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
技术介绍
在抗癌治疗中,一方面,化疗药物从血管进入组织时容易发生渗透,侵入到患者的局部组织中,造成患者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会引起周围组织碳化,坏死甚至造成功能性障碍;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在血管中稀释后不能有效到达病灶处,降低治疗的功效,因此,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疾病,需要提供医用导管,特别是静脉注射置管,PICC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将药物通过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经过大静脉的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疾病,需要长期进行静脉注射,或者输入刺激性药物、高渗透性药物等,由于治疗周期长,因此通常地,提供一种能够长期静置于血管内的医用导管,导管的一端能够伸入患者体内并到达预定位置,而导管另一端设置有输液接口,治疗时直接将注射器与输液接口连接,将药物推送到机体内即可。同时考虑到治疗的便利性,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如使用的药物及其配比,注射的时间与次数等,医务工作人员通常会记录在医用胶贴上并粘贴在患者身上。但是,通过该种方法记录治疗信息,由于治疗周期长,记录的信息会被磨损或者受潮而不可识别,或者容易脱胶遗失,或者被患者不慎撕除,从而导致医疗信息的遗失,对于患者的治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医用导管标识在使用中容易丢失,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包括卡环,所述卡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卡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供输液导管通过的开口;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卡环连接,所述盖板包括用于放置标识的置物槽。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置物槽。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分别与所述卡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卡环形成包裹所述输液导管的封闭区域。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具有可翻转的连接部,所述卡环与所述上盖板和/或所述下盖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卡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上盖板或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卡环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上盖板或所述下盖板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互连接,使所述卡环卡接在所述输液导管上。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通过卡接方式或过盈配合方式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盖板。进一步地,所述卡环和/或所述盖板的材料包括防水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卡环和/或所述盖板的材料包括弹性材料。本申请所提供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针对静脉穿刺置管,在输液导管植入到患者体内后再将标识保护件卡接到输液导管上,不影响医务工作者的操作,而记录治疗信息的标识能够被封存在盖板内,操作简洁,同时能够对标识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其受潮、磨损或者被患者撕除等风险,在使用中,卡环内径大于输液导管外径且小于输液接头外径,这样悬挂在导管上的保护件不容易通过导管滑落;盖板选择透过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可以方便地看到标识上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需要更换新的标识,如拆开盖板即可进行更换,从而更好的协助患者进行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工作状态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并不涉及本申请技术方案所涵盖的全部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1,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包括卡环1,卡环1包括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形成供输液导管通过的开口。盖板2包括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标识的置物槽23,上盖板21与卡环的第一端部11一体成型连接,下盖板22与卡环的第二端部12一体成型连接。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在导管植入到患者体内后,可以将标识保护件直接卡接在导管上,再将填写有治疗信息的卡片放置在下盖板22上,之后将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合并在一起,从而将导管包裹在卡环1和盖板2形成的封闭圈里,同时又能够将治疗信息保护在盖板2的置物槽23中,具如图2所示。实施例1所示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可以根据需要匹配不同大小的导管,操作时只需要将导管卡接在卡环1中,将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扣紧即可,操作简洁,应用范围较广,很好地解决了标识容易被破坏或者遗失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图3所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具有可翻转的连接部,即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部分边缘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个供标识放置的开口,形成类似贝壳状,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之间形成放置标识的卡槽23,上盖板21与卡环的第一端部11自成一体连接,下盖板22的外表面靠近卡环1的部分具有一个凸起24,卡环1的第二端部12处包含有与凸起24相配套的凹槽13,使得下盖板22可以连接到卡环1上,从而使卡环1和盖板2形成一个包裹输液导管封闭圈。使用中,将标识放置在置物槽23中,将上盖板21与下盖板22扣接成为一体,再将输液导管套入卡环1中,最后将下盖板22上的凸起24卡接入第二端部12上的凹槽13中即可。图4所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2的差异在于盖板2无需连接在卡环1的端部,而是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连接在卡环2外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可以相互配合形成放置标识的置物槽23,卡环1的两个端部相互连接,其中,第一端部11上具有一个凸起14,第二端部12上具有与凸起14配套的凹槽13。使用中,先将标识放入置物槽23中,并将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扣紧形成密封,由于卡环1与盖板2自成一体的连接,此时,仅需要将卡环1连接到导管上,即可以通过其两个端部上配套的凸起14和凹槽13完成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卡环1和盖板2,或者卡环1的两个端部的相互连接都是通过卡接连接,但是该种连接方式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类似的方式设计不同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功能,都应该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卡环,所述卡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供输液导管通过的开口;/n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卡环连接,所述盖板包括用于放置标识的置物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环,所述卡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供输液导管通过的开口;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卡环连接,所述盖板包括用于放置标识的置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置物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分别与所述卡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卡环形成包裹所述输液导管的封闭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标识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具有可翻转的连接部,所述卡环与所述上盖板和/或所述下盖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