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1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本装置安装于液压缸缸盖的外侧面,设于卸荷油路的一端,包括卸荷阀外套、卸荷阀内套、卸荷阀芯和压缩弹簧。所述卸荷阀外套与卸荷油路的内壁连接,卸荷阀内套设于卸荷阀外套内,卸荷阀芯设于卸荷阀内套内,压缩弹簧套设于卸荷阀芯的外侧,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卸荷阀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卸荷阀内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既能够用于排出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的液压油,防止防尘圈或密封圈损坏,又可以在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损坏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安全,能够承受卸荷油路内的液压油压力,可以保证液压缸长期稳定运行。

A dust-proof unloading device for cylind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中的重载液压缸改造
,特别是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中使用的液压缸通常是大规格的重载液压缸,这种液压缸的特点是缸体直径大,所受压力和冲击荷载均比较大。液压缸是液压执行元件,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密封装置是液压缸必不可少的部件,液压缸的缸盖处都需要设置防尘圈和密封圈,其中防尘圈的作用是防止液压缸外部的污染物在活塞杆伸缩时沿缝隙进入液压缸,污染液压杆的伸缩环境。密封圈设置在防尘圈的内侧,更靠近液压缸的缸筒,密封圈的作用是拦截缸筒内的液压油,防止液压油泄露,影响液压缸的工作性能。在冶金行业中,防尘圈通常会选用双唇口防尘圈,双唇口防尘圈既能够刮下活塞杆上粘附的液压油,又可以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液压缸。但粘附在活塞杆上的液压油被刮下后,会堆积在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的空隙中,使原本无压的容腔内产生了一定的背压,并且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的液压油会随着活塞杆往复运动的次数增加而逐渐累积,背压逐渐增大,会破坏防尘圈或密封圈,导致液压缸损坏。目前,为了解决液压油在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堆积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在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开设一个贯穿缸盖侧壁的卸压孔,堆积的油液由卸压孔排出,并在卸压孔的出口位置设置一个气动消音器,但是气动消音器本身不能够承受油压,一旦压力过大,气动消音器内部的滤芯就会损坏,损坏的滤芯失去作用,外部污染物可能会沿卸压孔进入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影响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防尘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能够排出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的液压油,并且防止外部的污染物进入液压缸的缸盖,保证液压缸正常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安装于液压缸缸盖的外侧面,设于卸荷油路的一端。为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液压缸,并拦截液压油外泄,缸盖的内侧面设有防尘圈和密封圈,密封圈比防尘圈更靠近缸底。所述卸荷油路为贯穿缸盖壁的通孔,卸荷油路的一端位于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的空隙处,卸荷油路的另一端位于缸盖的外侧面。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包括卸荷阀外套、卸荷阀内套、卸荷阀芯和压缩弹簧。所述卸荷阀外套与卸荷油路连接,卸荷阀内套设于卸荷阀外套内,卸荷阀芯设于卸荷阀内套内,压缩弹簧套设于卸荷阀芯的外侧,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卸荷阀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卸荷阀内套。前述的卸荷阀外套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布置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连接座中间开设有圆形的内螺纹孔,第一连接座的外侧成六边形。所述第一螺纹筒为圆柱形,第一螺纹筒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一连接座的径向截面积。第一螺纹筒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卸荷油路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一螺纹筒外侧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第一螺纹筒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所述第一变径通孔靠近第一连接座的一端直径较大,第一变径通孔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一端直径较小,且第一变径通孔的最大直径与第一连接座内侧圆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变径通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卸荷油路相通。前述的第一变径通孔的变径处为圆台形孔,圆台形孔的直径均匀变化,所述圆台的上底面与第一变径通孔直径较小的一端等直径,圆台的下底面与第一变径通孔直径较大的一端等直径,圆台的母线与上底面的夹角为120°-140°。前述的第一连接座靠近第一螺纹筒的一侧开设有一圈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还铺设有垫圈。卸荷阀外套的第一螺纹筒旋紧于卸荷油路中,第一连接座与缸盖的外侧面接触。垫圈位于防尘卸荷装置和缸盖外侧面之间,能够起到衬垫、密封和缓冲减震的作用。前述的卸荷阀内套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布置的第二连接座和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连接座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二连接座的外侧成六边形。所述第二螺纹筒为圆柱形,第二螺纹筒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座的径向截面积。第二螺纹筒的外侧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座内侧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二螺纹筒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变径通孔。所述第二变径通孔直径小的一端靠近第二连接座,且与第二连接座的内侧圆孔等直径,第二变径通孔直径大的一端远离第二连接座。前述的卸荷阀芯包括一体成型且顺次连接、同轴布置的螺纹杆、直杆和活动头,所述螺纹杆和直杆均为圆柱形,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螺纹杆远离直杆的一端还开设有一字槽,螺纹杆外侧还套设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内螺纹与螺纹杆外侧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活动头远离直杆的一端为圆台形,所述圆台的上底面远离直杆,且上底面的直径小于第一变径通孔的最小直径;所述圆台的下底面靠近直杆,下底面的直径大于第一变径通孔的最小直径,且下底面的直径小于第一变径通孔的最大直径。所述圆台的母线与上底面的夹角为100°-110°。前述的压缩弹簧为螺旋弹簧,压缩弹簧的外径小于第二变径通孔的最大直径,且大于第二变径通孔的最小直径,压缩弹簧的外径还小于活动头中圆台的最大直径。前述的卸荷阀外套、卸荷阀内套、卸荷阀芯和压缩弹簧同轴布置,所述卸荷阀外套中的第一螺纹筒旋紧于卸荷油路内,所述卸荷阀内套中的第二螺纹筒旋紧于第一连接座内,所述卸荷阀芯中的活动头位于第一螺纹筒内,卸荷阀芯中的螺纹杆位于第二连接座远离第二螺纹筒的一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活动头,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第二变径通孔的变径处。本技术能够通过调节一字槽控制活动头和第一螺纹筒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液压油的排出速度,当卸荷油路中的液压油较多时,使用扳手固定锁紧螺母,通过一字槽调整卸荷阀芯,使活动头远离第一变径通孔的变径处,扩大间距,液压油排放速度加快。本技术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用于缓冲减震。第二连接座的内表面与直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3mm-0.6mm。卸荷阀芯的活动头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封堵住第一变径通孔,外部的污染物无法进入液压缸缸盖,密封圈刮下的液压油在卸荷油路内积累。卸荷油路内的液压油逐渐积累,压力增大,当卸荷油路内的压力超过压缩弹簧内部的抵抗力时,卸荷阀芯的活动头会被顶开,卸荷油路内的液压油可以沿卸荷阀内套和卸荷阀芯的空隙排出,当卸荷油路内的压力减小时,卸荷阀芯的活动头再次对第一变径通孔进行封堵,隔绝外界污染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安装在液压缸缸盖的外侧面,既能够用于排出防尘圈和密封圈之间的液压油,防止防尘圈或密封圈损坏,又可以在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损坏液压缸。本技术结构稳定安全,能够承受卸荷油路内的液压油压力,可以保证液压缸长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卸压阀外套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卸压阀内套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卸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径向侧视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缸盖,2-卸荷油路,3-卸荷阀外套,4-卸荷阀内套,5-卸荷阀芯,6-压缩弹簧,7-防尘圈,8-密封圈,9-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安装于液压缸缸盖(1)的外侧面,设于卸荷油路(2)的一端,所述缸盖(1)的内侧面设有防尘圈(7)和密封圈(8),所述卸荷油路(2)的一端位于防尘圈(7)和密封圈(8)之间,卸荷油路(2)的另一端位于缸盖(1)的外侧面,该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卸荷阀外套(3)、卸荷阀内套(4)、卸荷阀芯(5)和压缩弹簧(6);所述卸荷阀外套(3)与卸荷油路(2)连接,卸荷阀内套(4)设于卸荷阀外套(3)内,卸荷阀芯(5)设于卸荷阀内套(4)内,压缩弹簧(6)套设于卸荷阀芯(5)的外侧,压缩弹簧(6)的一端抵触卸荷阀芯(5),压缩弹簧(6)的另一端抵触卸荷阀内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安装于液压缸缸盖(1)的外侧面,设于卸荷油路(2)的一端,所述缸盖(1)的内侧面设有防尘圈(7)和密封圈(8),所述卸荷油路(2)的一端位于防尘圈(7)和密封圈(8)之间,卸荷油路(2)的另一端位于缸盖(1)的外侧面,该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卸荷阀外套(3)、卸荷阀内套(4)、卸荷阀芯(5)和压缩弹簧(6);所述卸荷阀外套(3)与卸荷油路(2)连接,卸荷阀内套(4)设于卸荷阀外套(3)内,卸荷阀芯(5)设于卸荷阀内套(4)内,压缩弹簧(6)套设于卸荷阀芯(5)的外侧,压缩弹簧(6)的一端抵触卸荷阀芯(5),压缩弹簧(6)的另一端抵触卸荷阀内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外套(3)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布置的第一连接座(9)和第一螺纹筒(10),所述第一连接座(9)中间开设有圆形的内螺纹孔,第一连接座(9)的外侧成六边形;所述第一螺纹筒(10)为圆柱形,第一螺纹筒(10)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一连接座(9)的径向截面积,第一螺纹筒(10)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卸荷油路(2)内侧开设有与第一螺纹筒(10)外侧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第一螺纹筒(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变径通孔(11),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1)靠近第一连接座(9)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一变径通孔(11)远离第一连接座(9)一端的直径,且第一变径通孔(11)的最大直径与第一连接座(9)内侧圆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1)直径小的一端与卸荷油路(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通孔(11)的变径处为圆台形孔,所述圆台的上底面与第一变径通孔(11)直径小的一端等直径,圆台的下底面与第一变径通孔(11)直径大的一端等直径,圆台的母线与上底面的夹角为120°-1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9)靠近第一螺纹筒(10)的一侧开设有一圈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内还铺设有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盖用防尘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内套(4)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布置的第二连接座(13)和第二螺纹筒(14),所述第二连接座(13)中间开设有圆形通孔,第二连接座(13)的外侧成六边形;所述第二螺纹筒(14)为圆柱形,第二螺纹筒(14)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座(13)的径向截面积,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栋江行舟白金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自天成液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