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属于提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水车依然是水利水电中的常用工具。水利水电中利用水车进行取水或者利用水车将水的势能转换成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电能,既节能又环保。然而水利水电中的水车利用水流动的动能带动水车的转动,从而将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又或者利用水流动产生的动能通过水车带动发电机的工作,从而将水的动能转换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电能。目前采用浮力来提升水的浮力装置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无法将水源快速提取出去,容易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以解决设备无法将水源快速提取出去,容易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它包括底座、四通、三根过水管和三组浮力提水装置,所述底座最上端设有环形凸起,四通的最上端设置出水口,四通的最下端设置有凹槽,四通的周身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三个入水口,四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它包括底座(1)、四通(2)、三根过水管(3)和三组浮力提水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最上端设有环形凸起,四通(2)的最上端设置出水口,四通(2)的最下端设置有凹槽,四通(2)的周身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三个入水口,四通(2)最下端凹槽卡设在底座(1)的环形凸起上,每根过水管(3)的一端分别与四通(2)的一个入口相连,每根过水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组浮力提水装置(4)相连;/n所述浮力提水装置包括旋转盘(401)、分项集水头(402)、轴承(403)和多组浮力提水机构,所述分项集水头(402)的一端设出口,分项集水头(402)的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它包括底座(1)、四通(2)、三根过水管(3)和三组浮力提水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最上端设有环形凸起,四通(2)的最上端设置出水口,四通(2)的最下端设置有凹槽,四通(2)的周身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三个入水口,四通(2)最下端凹槽卡设在底座(1)的环形凸起上,每根过水管(3)的一端分别与四通(2)的一个入口相连,每根过水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一组浮力提水装置(4)相连;
所述浮力提水装置包括旋转盘(401)、分项集水头(402)、轴承(403)和多组浮力提水机构,所述分项集水头(402)的一端设出口,分项集水头(402)的出口周身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组进口,轴承(403)的内圈套装在分项集水头(402)的出口的外部,轴承(403)的外圈嵌装在过水管(3)的另一端的内部,旋转盘(401)安装在分项集水头(402)的多组进口的外部,分项集水头(402)的进口数量与浮力提水机构的数量相同;
所述浮力提水机构包括连接杆(404)、L型单向导入水管(405)、伸缩节(406)、进水口(407)、弹簧(408)、支杆(409)和配重球(410),所述连接杆(404)设置在旋转盘(401)外沿上,L型单向导入水管(405)固定在旋转盘(401)内部,L型单向导入水管(405)一端与分项集水头(402)的一个进口相连,L型单向导入水管(405)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杆(404)并与伸缩节(406)的一端相连,伸缩节(406)的另一端设置进水口(407),L型单向导入水管(405)拐角处固定连接弹簧(408),支杆(409)的一端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虎,葛洪岩,马健军,苏雪朋,姜清峰,何昭龙,马中红,王彦宏,黄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电四局武汉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