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及一种微铣刀对刀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铣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及一种微铣刀对刀方法。
技术介绍
微铣削加工作为微细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常用于高精密零部件中局部高精度加工和微尺度结构加工,微铣削技术在加工三维复杂结构的微型零部件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从加工机理分析,微铣削加工是通过微铣刀的高速旋转,主轴不断进给,除去工件上多余材料,达到微小形貌特征加工的目的。微铣削加工的精度主要受微铣刀形状、每齿进给量、主轴转速以及对刀精度等因素影响。其中微铣刀的对刀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在微铣削加工的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准确定位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的位置;另外,当微铣刀损耗或损坏导致不能一次加工完成设定的微细特征时,需要重新制备微铣刀,然后再重新对刀定位以完成微细特征补加工。这些过程中,对刀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后续的加工精度。目前常用的对刀方法有激光自动对刀法、试切削对刀法、目测对刀法和百分表对刀法等。激光衍射对刀是通过检测激光衍射条纹峰值点间距来进行对刀间隙测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E、限流电阻R0、二极管VD2、分压电阻R1、可调分压电阻R2,其中,二极管VD2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0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与分压电阻R1连接;还包括并联在可调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容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E、限流电阻R0、二极管VD2、分压电阻R1、可调分压电阻R2,其中,二极管VD2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0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与分压电阻R1连接;还包括并联在可调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容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E为脉冲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VD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二极管VD1负极连接限流电阻R0,稳压二极管VD1正极连接二极管VD2的正极。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微铣刀对刀检测电路的微铣刀对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铣刀对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由机床控制系统控制安装有微铣刀的运动轴,使微铣刀位于工件的上方,任意选取工件的上表面的四个点;
b.放电感知:控制微铣刀朝工件靠近,当微铣刀和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处于火花放电状态的放电间隙时,通过检测可调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作为机床控制系统的输入,机床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运动轴停止进给;
c.记录运动轴停止时工件的上表面的四个点坐标值Z1、Z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斌,胡波,刘广民,李建原,袁伟然,荆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