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包括观测杆、旋转把手、锥形螺栓、橡胶套、上四等分柱状螺母、下四等分柱状螺母、活动圆台和圆形挡板;锥形螺栓上方安装有旋转把手,锥形螺栓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上侧的内螺纹连接,橡胶套从上到下依次包裹上四等分柱状螺母、圆形材料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下四等分柱状螺母中部内有一个滑槽,滑槽内有活动圆台的圆形滑块,活动圆台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为活动连接;观测杆下端与活动圆台固定连接;活动圆台下方连接有一个圆形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动圆台和挡板的设计使得装置可以利用膨胀剂的膨胀力进一步封堵钻孔,避免在后续的膨胀过程中出现喷孔现象,同时可以根据观测杆判断膨胀进程。
A static expansion broken hole sea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封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
技术介绍
静态膨胀剂以氧化钙为主要膨胀源,其含量约占81%。此外,还含有硅、铝、铁、镁的氧化物,并配以少量添加剂。在与适量水掺合后,发生水化反应。立方晶系的CaO转变成六方晶系的Ca(OH)2,体积增大50.2%,同时释放出,66.6kJ/mol的热量,从而具有膨胀作功的能力。静态膨胀剂破碎岩石的效果随环境温度的提高而明显地增加。但温度过高,水化速度加快,易产生喷孔现象。为了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水化速度及裂缝开裂时间,要根据环境温度采用不同配方。现有技术的封孔装置往往采用从开孔方向施加作用力的方法进行封孔,但这种方法操作较慢,需要旋转多圈螺纹才能施加相应的作用力,并且在膨胀剂膨胀期间可能由于事先施加的作用力不足导致封孔装置被顶开也就是喷孔现象,喷孔现象的发生会导致爆破的失败,同时这也是安全隐患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观测杆、旋转把手、锥形螺栓、橡胶套、上四等分柱状螺母、下四等分柱状螺母、活动圆台和圆形挡板;锥形螺栓上方安装有旋转把手,锥形螺栓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上侧的内螺纹连接,橡胶套从上到下依次包裹上四等分柱状螺母、圆形材料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圆形材料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的固定面沿45°、135°、225°、315°方向设有倒八字型滑槽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相互配合;下四等分柱状螺母中部内有一个滑槽,滑槽内有活动圆台的圆形滑块,活动圆台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为活动连接;旋转把手和锥形螺栓内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安装观测杆,观测杆下端与活动圆台固定连接;活动圆台下方连接有一个圆形挡板。进一步的,所述观测杆上方有一个倒圆台,观测杆上端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上四等分柱状螺母与锥形螺栓配合的锥形螺纹,锥形螺纹段下方为一段圆孔,圆形材料中心也有圆孔,下四等分柱状螺母上方为一个滑槽,滑槽下方为与活动圆台配合的锥形槽。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圆台上方连接一段圆柱,圆柱的直径与圆孔相同,圆柱上有一圈圆形滑块,圆形滑块与滑槽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把手侧面有凹槽,凹槽内有助力杆。进一步的,所述上四等分柱状螺母顶端有螺孔。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活动圆台和挡板的设计使得装置可以利用膨胀剂的膨胀力进一步封堵钻孔,避免在后续的膨胀过程中出现喷孔现象,同时可以根据观测杆判断膨胀进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观测杆,2旋转把手,3锥形螺栓,4橡胶套,5上四等分柱状螺母,6圆形材料,7滑槽,8滑块,9活动圆台,10下四等分装置螺母,11挡板,12钻孔,13膨胀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包括观测杆1、旋转把手2、锥形螺栓3、橡胶套4、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活动圆台9和圆形挡板11;锥形螺栓3上方安装有旋转把手2,锥形螺栓3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上侧的内螺纹连接,橡胶套4从上到下依次包裹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圆形材料6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圆形材料6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的固定面沿45°、135°、225°、315°方向设有倒八字型滑槽7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相互配合;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中部内有一个滑槽7,滑槽7内有活动圆台9的圆形滑块8,活动圆台9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为活动连接;旋转把手2和锥形螺栓3内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安装观测杆1,观测杆1下端与活动圆台9固定连接;活动圆台9下方连接有一个圆形挡板11。所述观测杆1上方有一个倒圆台,观测杆1上端有刻度。方便观察膨胀进程,方便敲击观察杆。所述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与锥形螺栓3配合的锥形螺纹,锥形螺纹段下方为一段圆孔,圆形材料6中心也有圆孔,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上方为一个滑槽7,滑槽7下方为与活动圆台9配合的锥形槽。所述活动圆台9上方连接一段圆柱,圆柱的直径与圆孔相同,圆柱上有一圈圆形滑块8,圆形滑块8与滑槽7直径相同。给活动圆台9的移动提供空间。所述旋转把手2侧面有凹槽,凹槽内有助力杆。凹槽数量为两个,助力杆为两个,方便旋转。所述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顶端有螺孔。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顶端有螺孔,以便于装置安装,螺孔的数量不少于2个。工作原理:钻孔12内倾倒好膨胀剂13后将本装置放入钻孔12内,之后在助力杆的帮助下旋转旋转把手2,转动后锥形螺栓3向下运动上四等分柱状螺栓向四周运动并挤压橡胶套4,旋转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旋转记录观测杆1的刻度;在后续膨胀中膨胀剂13会推动挡板和活动圆台9向上移动,此时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在活动圆台9的作用下向四周运动并挤压橡胶套4,进一步增强了本装置和钻孔12之间的摩擦力。膨胀结束后,此时通过敲击观测杆1上方的倒圆台使活动圆台9向下运动,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恢复原状,然后逆转旋转把手2使锥形螺栓3旋出,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恢复原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观测杆(1)、旋转把手(2)、锥形螺栓(3)、橡胶套(4)、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活动圆台(9)和圆形挡板(11);锥形螺栓(3)上方安装有旋转把手(2),锥形螺栓(3)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上侧的内螺纹连接,橡胶套(4)从上到下依次包裹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圆形材料(6)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圆形材料(6)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的固定面沿45°、135°、225°、315°方向设有倒八字型滑槽(7)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相互配合;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中部内有一个滑槽(7),滑槽(7)内有活动圆台(9)的圆形滑块(8),活动圆台(9)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为活动连接;旋转把手(2)和锥形螺栓(3)内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安装观测杆(1),观测杆(1)下端与活动圆台(9)固定连接;活动圆台(9)下方连接有一个圆形挡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膨胀破碎封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观测杆(1)、旋转把手(2)、锥形螺栓(3)、橡胶套(4)、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活动圆台(9)和圆形挡板(11);锥形螺栓(3)上方安装有旋转把手(2),锥形螺栓(3)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上侧的内螺纹连接,橡胶套(4)从上到下依次包裹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圆形材料(6)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圆形材料(6)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的固定面沿45°、135°、225°、315°方向设有倒八字型滑槽(7)与上四等分柱状螺母(5)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相互配合;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中部内有一个滑槽(7),滑槽(7)内有活动圆台(9)的圆形滑块(8),活动圆台(9)和下四等分柱状螺母(10)为活动连接;旋转把手(2)和锥形螺栓(3)内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安装观测杆(1),观测杆(1)下端与活动圆台(9)固定连接;活动圆台(9)下方连接有一个圆形挡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亮,吴劲松,邓平,焦国华,高政亮,李大元,章俊明,华敬华,赵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