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21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包括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所述卡位固定器包括圆柱形主体、顶盖和端部接头,圆柱形主体和端部接头的轴线上开设通孔,在通孔两侧的圆柱形主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油缸,两个伸缩油缸的伸展端均装有齿;圆柱形主体内装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注液管分别与两个伸缩油缸连通,圆盘形集液槽与两个注液管均连通;顶盖覆盖在集液槽上部、并与圆柱形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胶囊式封孔器与端部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封孔效果好,并且在封孔完成后能回收,从而能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节约封孔材料。

A kind of clamping sealing device used to block open hole transient high pressur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位封孔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
技术介绍
裸孔封孔是地质钻孔勘探、煤矿瓦斯抽采等领域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在裸孔钻设完成后,主要采用水泥砂浆封孔法、木楔黄泥封孔法、聚氨酯泡沫封孔法等,这些现有的封孔技术中均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承受的压力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密封性差导致冲击波散失,大量的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封孔后具有被冲击波顶出裸孔的可能性,对现场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等。如果需要增加封孔的防冲击性能就需要增加封孔段的长度,但是这样又会使得封孔过程耗时较长;另外目前的封孔方式无法重复使用,一旦封孔后则该材料留存在裸孔处,从而无法循环利用,不仅增加使用成本,而且不能节约材料。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安装方便、封孔效果好,同时能循环使用的卡位封孔装置,是本行业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其安装方便、封孔效果好,并且在封孔完成后能回收,从而能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节约封孔材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包括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所述卡位固定器包括圆柱形主体、顶盖和端部接头,圆柱形主体下端与端部接头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圆柱形主体和端部接头的轴线上开设通孔,在通孔两侧的圆柱形主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油缸,两个伸缩油缸的伸展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圆柱形主体的轴线;两个伸缩油缸的伸展端均装有齿;圆柱形主体内装有两个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对伸缩油缸的伸展最大距离进行限位;两个伸缩油缸、两个限位环和两个齿组成卡位装置,所述圆柱形主体内开设两个平行于通孔的注液管,两个注液管分别与两个伸缩油缸连通,圆柱形主体上端开设圆盘形集液槽,圆盘形集液槽与两个注液管均连通;顶盖覆盖在集液槽上部、并与圆柱形主体上端固定连接;顶盖上开设注液孔,注液孔与集液槽连通;通孔上端通过安装螺栓进行封堵;所述胶囊式封孔器与端部接头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卡位固定器为多个,多个卡位固定器同轴首尾串联。进一步,所述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相结合方式,通过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对裸孔进行封孔,其安装方便,能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抗压性能,有效防止冲击波的散失,由于卡位固定器卡入裸孔的孔壁,当受到瞬间能量时使得卡位固定器与裸孔的孔壁的连接更稳定,从而充分利用了瞬间能量,明显改善了封孔效果,增强了工作现场的安全性;另外在封孔完成后能对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回收,从而能循环使用,有效降低了使用成本,并节约了封孔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卡位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胶囊式封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注液孔,3-螺栓,4-通孔,5-集液槽,6-限位环,7-齿,8-伸缩油缸,9-端部接头,10-卡位装置,11-注液管,12-胶囊式封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12;所述卡位固定器包括圆柱形主体、顶盖1和端部接头9,圆柱形主体下端与端部接头9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圆柱形主体和端部接头9的轴线上开设通孔4,在通孔4两侧的圆柱形主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油缸8,两个伸缩油缸8的伸展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圆柱形主体的轴线;两个伸缩油缸8的伸展端均装有齿7;圆柱形主体内装有两个限位环6,两个限位环6分别对伸缩油缸8的伸展最大距离进行限位;两个伸缩油缸8、两个限位环6和两个齿7组成卡位装置10,所述圆柱形主体内开设两个平行于通孔的注液管11,两个注液管11分别与两个伸缩油缸8连通,圆柱形主体上端开设圆盘形集液槽5,集液槽5与两个注液管11均连通;顶盖1覆盖在集液槽5上部、并与圆柱形主体上端固定连接;顶盖1上开设注液孔2,注液孔2与集液槽5连通;通孔4上端通过安装螺栓3进行封堵;所述胶囊式封孔器12与端部接头9下端固定连接。其中胶囊式封孔器12为现有设备。进一步,所述卡位固定器为多个,多个卡位固定器同轴首尾串联。进一步,所述齿7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在需要对裸孔进行封堵时,根据所需封堵的长度确定卡位固定器的数量,然后将多个卡位固定器首尾串联,并在最下端与胶囊式封孔器12固定连接,然后将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12一起放置到裸孔内,卡位固定器的上端处于裸孔外部;先将螺栓3从通孔4上端拆卸,然后胶囊封孔器注液管从通孔4上端伸入并达到胶囊封孔器12,通过胶囊封孔器注液管对胶囊封孔器12进行注液,使其膨胀对裸孔进行封孔,完成后将胶囊封孔器注液管从通孔4内取出,并将螺栓3安装到通孔上端对通孔4进行密封;然后通过注液孔2向集液槽5内注入水或液压油,水或液压经过集液槽5及注液管11后到达伸缩油缸8内,使伸缩油缸8内部压力增加,进而伸缩油缸8的伸展端带动齿7向卡位固定器两侧扩张,并卡入裸孔的孔壁;直至伸缩油缸8伸展距离达到限位环6限定的最大距离时停止扩张,然后保持该状态,完成本专利技术对裸孔的封堵过程。此时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当完成该裸孔的工作后,先通过注液孔2抽出水或液压油,使得伸缩油缸8内的水或液压油依次经过注液管11及集液槽5,从注液孔2排出;此时伸缩油缸8的伸展端向内回收复位;同时将螺栓3从通孔4上端卸下,胶囊式封孔器12的注液从通孔4排出,使胶囊式封孔器12收缩;最后将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12一起从裸孔内取出,并将各个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12分拆清洗后,为下一个裸孔封堵做准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12);/n所述卡位固定器包括圆柱形主体、顶盖(1)和端部接头(9),圆柱形主体下端与端部接头(9)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圆柱形主体和端部接头(9)的轴线上开设通孔(4),在通孔(4)两侧的圆柱形主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油缸(8),两个伸缩油缸(8)的伸展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圆柱形主体的轴线;两个伸缩油缸(8)的伸展端均装有齿(7);圆柱形主体内装有两个限位环(6),两个限位环(6)分别对伸缩油缸(8)的伸展最大距离进行限位;两个伸缩油缸(8)、两个限位环(6)和两个齿(7)组成卡位装置(10),所述圆柱形主体内开设两个平行于通孔的注液管(11),两个注液管(11)分别与两个伸缩油缸(8)连通,圆柱形主体上端开设圆盘形集液槽(5),集液槽(5)与两个注液管(11)均连通;顶盖(1)覆盖在集液槽(5)上部、并与圆柱形主体上端固定连接;顶盖(1)上开设注液孔(2),注液孔(2)与集液槽(5)连通;通孔(4)上端通过安装螺栓(3)进行封堵;/n所述胶囊式封孔器(12)与端部接头(9)下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封堵裸孔瞬态高压气体的卡位封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位固定器和胶囊式封孔器(12);
所述卡位固定器包括圆柱形主体、顶盖(1)和端部接头(9),圆柱形主体下端与端部接头(9)上端同轴固定连接,圆柱形主体和端部接头(9)的轴线上开设通孔(4),在通孔(4)两侧的圆柱形主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油缸(8),两个伸缩油缸(8)的伸展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圆柱形主体的轴线;两个伸缩油缸(8)的伸展端均装有齿(7);圆柱形主体内装有两个限位环(6),两个限位环(6)分别对伸缩油缸(8)的伸展最大距离进行限位;两个伸缩油缸(8)、两个限位环(6)和两个齿(7)组成卡位装置(10),所述圆柱形主体内开设两个平行于通孔的注液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淮君胡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