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08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该模具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上设有活动模;活动模上端面通过气缸连接在上支架上,活动模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一号杆,且一号杆穿在上支架上开设的一号通孔,活动模的下端面开设一号槽,一号槽下方为固定模;固定模固接在下支架上,固定模的外圈设有承载台;承载台用于放置钢板板材,承载台的上端面与固定模的上端面齐平,承载台中间开设圆形槽,且圆形槽的直径大于固定模的直径,承载台的下端面通过一号弹簧连接在下支架上;下支架与上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一起;通过固定模、承载台和一号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冲压后零件的脱模。

A stamping die and its stamping form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申请号为2018111321447中的冲压模具,通过上模对放置在下模上的工件冲压成型,然后再按压卡位块,使得卡位块缩入卡位槽内,接着再拉动抵框向下拉动,使得抵框上端低于抵板时,再把冲压成型后的工件从抵板上取下,在工件取下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人工将抵框向下拉动,才能将工件取下,而不是直接将工件从冲压模内取出,人工的参与,使得工件的冲压会对操作工人带来危险;以及若工件卡在抵框的侧壁,再将抵框向下拉动时,抵框也就难以拉动,增大劳动力的投入,不益于工件的冲压。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采用了特殊的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设有活动模;所述活动模上端面通过气缸连接在上支架上,活动模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一号杆,且一号杆穿在上支架上开设的一号通孔,活动模的下端面开设一号槽,一号槽下方为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固接在下支架上,固定模的外圈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放置钢板板材,承载台的上端面与固定模的上端面齐平,承载台中间开设圆形槽,且圆形槽的直径大于固定模的直径,承载台的下端面通过一号弹簧连接在下支架上;所述下支架与上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一起;通过固定模、承载台和一号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冲压后零件的脱模;工作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在承载台上,然后气缸内通入气体,接着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活动模向下运动,然后活动模的下端面逐渐靠近板材,最后活动模下压板材,同时活动模通过板材下压承载台,使得承载台向下运动,然后固定模凸出承载台的上端面,此时固定模的的上端面挤压板材的下端面,使得板材中间位置凸起;活动模继续下压承载台,然后板材的边缘逐渐靠近固定模的外圈,最后板材被活动模冲压成与固定模相对应的零件;活动模冲压结束后,活动模通过气缸恢复到原来初始位置,同时承载台在一号弹簧的推力下,承载台上内圈将零件推出固定模,使得冲压得到零件在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承载台上升将固定模上的冲压的零件推出固定模,避免人工操作时,冲压模具误伤人工现象的发生。优选的,所述一号槽内底面开设二号槽,二号槽内设有推板;所述推板通过二号弹簧连接在二号槽的内底面;通过二号弹簧和推板之间的配合,防止冲压后的零件嵌入在一号槽内;工作时,在活动模对板材进行冲压后,冲压得到的零件与一号槽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同时零件也会与固定模的外壁产生活动摩擦,若零件与一号槽之间的活动摩擦大于零件与固定模之间的摩擦力,零件在脱模时,零件会卡接在一号槽内,在气缸将活动模提升时,冲压的零件会随活动模一起上升,然后人工在去将冲压的零件取下来,此时零件与活动模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人工难以取出零件;为此在一号槽内安置推板,在活动模被气缸提升时,推板通过二号弹簧挤压零件的上端面,然后零件被推板推出一号槽,方便了人工取出零件。优选的,所述固定模上的外圈上对称开设滑行槽;所述滑行槽的槽口与下支架的侧壁相对,且滑行槽位于固定模中间三分一位置,滑行槽内设有滑行块;所述滑行块固接在承载台的下端;通过滑行槽和滑行块之间的配合,避免承载台在向下移动,承载台与固定模之间发生转动;工作时,在活动模下压板材时,活动模下压承载台向下移动,在承载台移动时,若承载转动向下移动,承载台内圈会与冲压的板材之间发生旋转摩擦,导致冲压后的零件外表面有磨损,以及承载台内圈也会产生磨损,为此,通过滑行块嵌入在滑行槽内,对承载台进行约束,使得承载台通过滑行块沿着滑行槽内上下滑动,避免了承载台在上下移动时,发生转动,对冲压的零件表面造成磨损现象的发生。优选的,所述滑行块上相对的面上设有一号齿条,一号齿条与一号齿轮相啮合;所述一号齿轮铰接在滑行槽内,一号齿轮之间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侧壁上设有二号齿条与一号齿轮啮合,推杆的上端成圆锥形状,推杆的上端贴附在固定模内开设的凹槽内,凹槽与固定模上端面开设的分离槽连通,分离槽将固定模上端三分之一部分均匀分开两部分,且该三分之一部分的固定模下端通过弹性块连接在滑行槽的上侧壁;通过一号齿条、二号齿条、一号齿轮和推杆之间的配合,进一步使得冲压后的零件更容易脱离固定模;工作时,活动模下压承载台后,承载台带动滑行块在滑行槽内移动,同时滑行块上的一号齿条搓动一号齿轮转动,然后一号齿轮转动并搓动二号齿条转动,同时二号齿条带动推杆向上运动,使得推杆上端顶入到凹槽内,由于固定模上端三分之部分通过弹性块连接在滑行槽的上侧壁,凹槽之间的空腔逐渐变大;待冲压结束后,冲压后的零件存有向中间靠拢的缩力,使得零件挤压固定模上端,然后固定模上端向中间的分离槽弯去,使得固定模上端与冲压零件的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冲压后的零件更容易脱离固定模。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对称开设三号槽,三号槽内设有气囊,气囊内装有拉延油,气囊通过固定模内开设的管道与固定模上端面连通;通过气囊与管道之间的配合,实现气囊内的拉延油覆盖在固定模外表面;工作时,推杆对凹槽进行挤压时,推杆上端对气囊进行挤压,使得气囊的拉延油从管道内流入到固定模上端面,然后拉延油逐渐覆盖在固定模的外壁上,使得冲压后的零件与固定模之间形成一层油膜,减小固定模与冲压零件之间摩擦力和因摩擦力产生的磨损;在将板材放置在承载台上后,可以通过人工将拉延油喷洒在板材的上板面,而板材的下板面可以通过挤压气囊喷出拉延油附着在板材的下板面,减少人工将拉延油涂抹板材的工作量。优选的,所述承载台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下端面通过三号弹簧连接在承载台内开设的四号槽内;通过定位销,实现钢板板材准确定位,同时将钢板板材固定在承载台上;工作时,在将板材放置承载台上时,为了保证圆形的板材中心位置能够与固定模的中心位置对齐放置,在承载台上安置定位销;将板材放置承载台上的过程中,板材的边缘推入定位销与承载台之间的缝隙中,定位销绕固定模中心位置均匀安置,使得圆形板材的中心位置与固定模的中心位置对齐,同时定位销挤压板材,并将板材固定在承载台,防止板材在冲压时,出现滑动现象的发生。一种冲压模具冲压成型方法,该冲压成型方法使用上述任意一项的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钢板板材的预处理,首先将钢板板材投入到加热炉中,将钢板的温度升至500-650℃之间,然后从加热炉中取出钢板,并迅速将钢板切出圆饼形状的板材,然后浸入冷却油中,直至板材温度降至150-300℃之间;S2:钢板板材的冲压,将S1中的板材再次投入加热炉中,将板材的温度升至750-7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上设有活动模(3);所述活动模(3)上端面通过气缸(11)连接在上支架(1)上,活动模(3)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一号杆(31),且一号杆(31)穿在上支架(1)上开设的一号通孔(12),活动模(3)的下端面开设一号槽(32),一号槽(32)下方为固定模(4);所述固定模(4)固接在下支架(2)上,固定模(4)的外圈设有承载台(5);所述承载台(5)用于放置钢板板材,承载台(5)的上端面与固定模(4)的上端面齐平,承载台(5)中间开设圆形槽,且圆形槽的直径大于固定模(4)的直径,承载台(5)的下端面通过一号弹簧(51)连接在下支架(2)上;所述下支架(2)与上支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一起;通过固定模(4)、承载台(5)和一号弹簧(51)之间的配合,实现冲压后零件的脱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上设有活动模(3);所述活动模(3)上端面通过气缸(11)连接在上支架(1)上,活动模(3)的左右侧壁上设有一号杆(31),且一号杆(31)穿在上支架(1)上开设的一号通孔(12),活动模(3)的下端面开设一号槽(32),一号槽(32)下方为固定模(4);所述固定模(4)固接在下支架(2)上,固定模(4)的外圈设有承载台(5);所述承载台(5)用于放置钢板板材,承载台(5)的上端面与固定模(4)的上端面齐平,承载台(5)中间开设圆形槽,且圆形槽的直径大于固定模(4)的直径,承载台(5)的下端面通过一号弹簧(51)连接在下支架(2)上;所述下支架(2)与上支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一起;通过固定模(4)、承载台(5)和一号弹簧(51)之间的配合,实现冲压后零件的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槽(32)内底面开设二号槽(33),二号槽(33)内设有推板(331);所述推板(331)通过二号弹簧(332)连接在二号槽(33)的内底面;通过二号弹簧(332)和推板(331)之间的配合,防止冲压后的零件嵌入在一号槽(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4)上的外圈上对称开设滑行槽(41);所述滑行槽(41)的槽口与下支架(2)的侧壁相对,且滑行槽(41)位于固定模(4)中间三分一位置,滑行槽(41)内设有滑行块(52);所述滑行块(52)固接在承载台(5)的下端;通过滑行槽(41)和滑行块(52)之间的配合,避免承载台(5)在向下移动,承载台(5)与固定模(4)之间发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块(52)上相对的面上设有一号齿条(521),一号齿条(521)与一号齿轮(411)相啮合;所述一号齿轮(411)铰接在滑行槽(41)内,一号齿轮(411)之间设有推杆(412);所述推杆(412)的侧壁上设有二号齿条(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