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辉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04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3
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体、位于所述机体周围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的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外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形成螺旋状的旋风,实现对针织大圆机进行有效且显著的除纱屑处理,除纱屑效果显著,并且可以以倾斜的角度喷到针织大圆机上,有利于将纱屑及灰尘等吹走,同时调节空气喷到针织大圆机上的风力,并且可以使得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倾斜,调节喷到针织大圆机上风向的角度,以便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针织大圆机的除尘及除纱屑处理,全面且效果显著。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dedus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
技术介绍
针织大圆机由于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供纱机构、传动机构、润滑除尘机构、电气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然而,针织大圆机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多的布屑、碎绳等,这些碎屑如果不清除则会影响影响针织大圆机的使用及织物的品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除。中国专利CN209412450U揭示了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前侧外壁设有控制箱,所述机座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机座的上表面通过多组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安装有纱筒架和第二支撑架,且纱筒架位于第二支撑架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表面边缘位置通过活动架固定连接有除尘风扇,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该除尘机构能够将灰尘和纱屑进行收集,保障了针织大圆机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然而,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其仅能对纱筒架进行除尘处理,无法实现对整个针织大圆机进行除尘处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纱屑容易产生静电,影响对其除尘的效果;最后,由于除尘风扇的吹尘角度固定不变,导致对针织大圆机除尘的不够全面,影响对针织大圆机整体的除尘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体,所述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机体周围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的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外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第一空腔、位于其外圆周面上的第一通孔、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内部的挡框、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外部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外圆周面上的齿环、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表面上的环形槽、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内的磁铁,所述第二框体呈圆环状,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二空腔、若干第三空腔、连通第二空腔与第三空腔的第三通孔、收容于所述第三空腔内的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外圆周面上的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对接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上端的定位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限定框、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端的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通过设置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且配合驱动装置使得第一框体旋转,从而可以从第一框体喷出的空气形成螺旋状的旋风,实现对针织大圆机进行有效且显著的除纱屑处理,除纱屑效果显著,并且可以以倾斜的角度喷到针织大圆机上,有利于将纱屑及灰尘等吹走,并且第二框体可以将纱屑、灰尘等吸走,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其次,调节板的升降设置可以调节第一框体喷出的空气的风速,以便调节空气喷到针织大圆机上的风力,风力越大,对针织大圆机的除纱屑及灰尘等效果更好;然后第一切割刀及第二切割刀的设置可以将吸入第二框体内的纱屑等进行切割粉碎处理,防止产生堵塞的发生,并且方便回收处理;同时清洁装置的设置可以将堵塞在第一挡板上的纱屑等清除干净,防止堵塞的发生,并且被第一框体驱动旋转,减少能源浪费,无需单独设置驱动结构,节约成本;并且第三电机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倾斜,调节喷到针织大圆机上风向的角度,以便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针织大圆机的除尘及除纱屑处理,全面且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俯视图;图5为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6为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7为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支撑框与第一切割刀的俯视图;图8为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的支撑框、第一切割刀、第二切割刀、第二转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体1、位于所述机体1周围的第一框体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下方的第二框体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与所述第二框体3之间的铁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外部的驱动装置5、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2内的调节装置6、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内圆周面上的清洁装置7、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内部的切割装置8、位于所述第二框体3下方的支撑装置9。如图1所示,所述机体1为市面上常见的针织大圆机,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框体2呈圆环状,所述第一框体2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第一空腔21、位于其外圆周面上的第一通孔22、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21内部的挡框2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外部的第一管道24、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24上的第一风机25、阀门26、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内圆周面上的导向框27、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外圆周面上的齿环28、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下表面上的环形槽29、收容于所述环形槽29内的磁铁20。所述第一空腔21自所述第一框体2的内圆周面在径向上向远离圆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空腔2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一空腔21相通。所述挡框23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挡框23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21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卡扣连接,以便实现挡框23与所述第一框体2的相对固定,此处的卡扣连接为常见的凹槽与凸块的配合,亦可以为其他卡扣连接,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挡框23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通孔231,所述第二通孔231在所述挡框23的轴向上排列。所述第一管道24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24与所述第一通孔211相通。所述第一风机25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风机25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门26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管道24内气体的流量。所述导向框27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导向框27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导向框2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框27的下端朝下设置。所述齿环28呈圆环状,所述第一框体2穿过所述齿环28的内部且与其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环28的外圆周面上设有锯齿。所述环形槽29自所述第一框体2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磁铁20收容于所述环形槽29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2由于包围针织大圆机,其不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机体(1)周围的第一框体(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下方的第二框体(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与所述第二框体(3)之间的铁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外部的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框体(2)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第一空腔(21)、位于其外圆周面上的第一通孔(22)、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21)内部的挡框(2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外部的第一管道(24)、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24)上的第一风机(25)、阀门(26)、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外圆周面上的齿环(28)、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下表面上的环形槽(29)、收容于所述环形槽(29)内的磁铁(20),所述第二框体(3)呈圆环状,所述第二框体(3)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二空腔(31)、若干第三空腔(33)、连通第二空腔(31)与第三空腔(33)的第三通孔(32)、收容于所述第三空腔(33)内的第一挡板(34)、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外圆周面上的第四通孔(35)、与所述第四通孔(35)对接的第二管道(36)、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36)上的第二风机(37)、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上端的定位框(39),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杆(51)、位于所述固定杆(51)上的第一电机(5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52)上的限定框(53)、第一转轴(54)、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54)上端的齿轮(5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机体(1)周围的第一框体(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下方的第二框体(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与所述第二框体(3)之间的铁板(4)、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外部的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框体(2)上设有位于内部的第一空腔(21)、位于其外圆周面上的第一通孔(22)、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21)内部的挡框(2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外部的第一管道(24)、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24)上的第一风机(25)、阀门(26)、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外圆周面上的齿环(28)、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下表面上的环形槽(29)、收容于所述环形槽(29)内的磁铁(20),所述第二框体(3)呈圆环状,所述第二框体(3)上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二空腔(31)、若干第三空腔(33)、连通第二空腔(31)与第三空腔(33)的第三通孔(32)、收容于所述第三空腔(33)内的第一挡板(34)、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外圆周面上的第四通孔(35)、与所述第四通孔(35)对接的第二管道(36)、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36)上的第二风机(37)、设置于所述第二框体(3)上端的定位框(39),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杆(51)、位于所述固定杆(51)上的第一电机(5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52)上的限定框(53)、第一转轴(54)、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54)上端的齿轮(5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框(23)收容于所述第一空腔(21)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卡扣连接,所述挡框(23)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通孔(231),所述第一管道(24)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2)穿过所述齿环(28)的内部且与其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环(28)的外圆周面上设有锯齿,所述磁铁(20)收容于所述环形槽(29)内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4)收容于所述第三空腔(33)内且与所述第二框体(3)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4)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五通孔(341),所述第四通孔(35)与所述第二空腔(31)相通,所述第二管道(36)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35)且与所述第二框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38)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3)内,所述第二框体(3)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框(39)内且与其内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板(4)收容于所述定位框(39)内,所述铁板(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2)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铁板(4)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磁铁(20)吸附在所述铁板(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1)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框(3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2)与所述固定杆(51)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框(5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5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4)穿过所述限定框(53)的内部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转轴(54)的上端与所述齿轮(55)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5)的圆周面设有锯齿,所述齿轮(55)的圆周面与所述齿环(28)的外圆周面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除尘机构的针织大圆机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2)内的调节装置(6),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气缸(61)、设置于所述气缸(61)上的推动杆(62)、设置于所述推动杆(62)上端的调节板(63)、位于所述调节板(63)上方的散热框(64)、收容于所述散热框(64)内的加热棒(65),所述气缸(61)收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朱明德苏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