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016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包括多块子车板、多块补强板;多块所述补强板均布在多块子车板之间;所述子车板与补强板均为长条形结构,二者的长轴线与载车板的长轴线垂直;所述子车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翻边和第一下翻边,所述补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扣合固定的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在所述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上相应位置开设有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与子车板类似结构的补强板与相邻子车板扣合固定,尤其所采用多块补强板均布在载车板上,可在简化载车板结构的同时,提高整体强度。

An intelligent car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
本技术涉及智能车位
,具体来说是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市场车量不断的增加,车库的需求也不断的提升,传统的停车主要分为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场,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加,传统的停车已经无法满足车辆的使用,很多地下车库已经更改成机械式停车场,采用上下升降方式,实现纵向停车的空间利用。现有技术中,载车板通常采用钢板压制而成,依靠在载车板的四周增加其他辅助配件来提高其整体强度,结构复杂,装配耗时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中载车板整体本身强度不够,需要额外设置周边辅助配件,造成装配耗时耗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包括多块子车板、多块补强板;多块所述补强板均布在多块子车板之间;所述子车板与补强板均为长条形结构,二者的长轴线与载车板的长轴线垂直;所述子车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翻边和第一下翻边,所述补强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扣合固定的第二上翻边、第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子车板(1)、多块补强板(2);多块所述补强板(2)均布在多块子车板(1)之间;所述子车板(1)与补强板(2)均为长条形结构,二者的长轴线与载车板的长轴线垂直;/n所述子车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翻边和第一下翻边,所述补强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扣合固定的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在所述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上相应位置开设有螺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子车板(1)、多块补强板(2);多块所述补强板(2)均布在多块子车板(1)之间;所述子车板(1)与补强板(2)均为长条形结构,二者的长轴线与载车板的长轴线垂直;
所述子车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翻边和第一下翻边,所述补强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扣合固定的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在所述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上相应位置开设有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车板(1)采用钢板压制而成,包括面板(11)和所述第一上翻边、第一下翻边;所述第一上翻边包括自面板(11)侧面向下延伸一定高度的第一竖板(12)、自第一竖板(12)的底侧水平向远离面板(11)一侧延伸一定宽度的第一横板(13)、自第一横板(13)的外侧再向上延伸出与第一竖板(12)平行的第二竖板(14)、自第二竖板(14)顶侧向面板(11)方向延伸第二横板(15),所述第二横板(15)窄于第一横板(13);所述第一下翻边包括自面板(11)另一侧水平延伸的第三横板(16)、自第三横板(16)侧边向下延伸的第三竖板(17)、自第三竖板(17)底侧朝向面板(11)方向延伸的第四横板(18);所述第四横板(18)窄于第三横板(16);所述第三竖板(17)与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4)等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车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2)为采用钢板压制而成,其包括补强面板(21)和所述的第二上翻边、第二下翻边;所述第二上翻边包括自补强面板(21)的一侧向下延伸第四竖板(22)、自第四竖板(22)底侧向外延伸的第五横板(23),自第五横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旋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