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82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2
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涉及一种体育用具,所述的架体由一对立杆、一对底座(9)和一组栏杆组成,所述的立杆由立筒(4)和伸缩杆(3)组成,所述的伸缩杆(3)插入在所述的立筒(4)内,在所述的伸缩杆(3)的杆身顶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卡槽(17),在所述的立筒(4)的底部设有缩颈的插头(18);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复位功能,不仅避免运动员磕碰或者骑杆造成危险,还解决了传统跨栏杆在使用过程中踢倒需要重新扶正,浪费训练时间的情况发生;在不需要训练时,还可以将整个装置放入由凹槽形成的储物槽,既方便携带又便于存放。

A kind of integrated hur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
技术介绍
跨栏跑运动历史悠久的历史。它是田径比赛中重要的径赛项目之一。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跑(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97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984年列入)。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跨栏跑是一项速度快,对运动员的技术性要求很强的短跑运动,其实质是跑栏。因此,在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栏架都是不可缺少的。跨栏跑的最大特点是在高速跑进当中越过一定数量的障碍,因此,运动运必须通过各种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但由于在训练中需要准备跨栏的训练工具,比如说在变换栏高的跨栏跑,重点是变换第一栏和第二栏的高度,再比如不同的项目,训练的栏杆的高度也不同,这就需要准备不同高度的栏架,由于准备工作繁琐,因此一些学校不重视,开展不够普及,甚至在运动会中取消了该项比赛,从而导致跨栏跑的运动水平提高缓慢。研究一种使用便捷,能够调节高度的栏架非常有必要。最初的跨栏比赛使用的栏架是埋在地下的,尽管牢固,但不能翻到,跨越栏架子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危险,会撞上栏杆、甚至骑上栏杆摔上一个大跟斗,因此在跨栏初学时期总让人心存畏惧。运动员跨栏也会有很大的顾虑,因而影响了技术的发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可搬运的栏架,分为T型和L型,虽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安全性,但是在使用中含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满足训练的要求。如下:1、现有的栏架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一定程度的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目前还没有一种安全性高,使用便捷的栏架供训练使用,非常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的跨栏训练辅助装置。2、现有的栏架都是高度固定的,不能改变高度,想要进行改变高度的逐级训练、入门的逐级训练,或者变换栏高的跨栏跑训练,需要准备多个栏架,非常不便;还无法为儿童等训练提供合适的跨栏高度。3、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运动员,需要使用不同高度的栏架,例如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购买多个栏架,经济投入较大,这也是部分学校不愿意开展跨栏普及的原因之一,同时定制不同高度的各类跨栏,对跨栏厂商以及跨栏的使用方都造成了不便。4、目前使用的栏架,无论是T型还是L型,栏架的横杆均是固定焊接或卡放的,运动运在训练过的中,很容易踢倒或者将横杆踢飞,踢倒或者踢飞后不能自动复位,有时还会绊倒运动员,且被撞到的跨栏架需要人工一一扶起,耗时耗力,耽误训练或者比赛时间。5、现有设计中的跨栏架的横杆大多采用螺丝固定在立柱上,一旦固定则拆卸很麻烦,由于螺丝固定横杆非常牢固,一旦撞上栏杆或者骑上栏杆就会很危险,因此,现有的跨栏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6、目前使用的栏架,栏架的竖杆踢倒后也不能自动复位,重新扶起,浪费训练时间。7、现在使用的栏架均是一体式结构,搬运不便,不进行训练时,放置还会占用大量的空间。目前在跨栏训练过程中,栏杆的使用还存在上述问题不能解决,影响国家跨栏跑运动水平的提高,研究一种新型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复位功能,不仅避免运动员磕碰或者骑杆造成危险,还解决了传统跨栏杆在使用过程中踢倒需要重新扶正,浪费训练时间的情况发生;在不需要训练时,还可以将整个装置放入由凹槽形成的储物槽,既方便携带又便于存放。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由一对立杆、一对底座和一组栏杆组成,所述的立杆由立筒和伸缩杆组成,所述的伸缩杆插入在所述的立筒内,在所述的伸缩杆的杆身顶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卡槽,在所述的立筒的底部设有缩颈的插头;所述的一组栏杆由两卷绳筒、绳带和橡胶柱组成,在所述两卷绳筒内部均设有回弹缠绳柱,在所述两卷绳筒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开口,在所述绳带中部套接有橡胶柱,所述绳带的两端分别通过两卷绳筒侧壁上的开口缠绕固定在内部的回弹缠绳柱上,所述绳带通过缠绕固定在两卷绳筒内部的回弹缠绳柱回弹收卷使得绳带绷直并使得橡胶柱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两卷绳筒内侧面上,在所述的每一卷绳筒的下表面分别设有缩颈座,在所述的每一缩颈座的下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每一卡槽相适配的卡头,所述的两卷绳筒分别卡接在两伸缩杆的上端;所述一对立杆下端均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一对底座活动连接,在所述一对底座上表面后侧均设有卡槽,在所述卡槽内卡放有配重板,在所述配重板侧面上设有红色标注的提醒栏,在所述的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凹槽,在所述的两底座的两侧边分别设有锁扣。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所述的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为与水平面呈45°~90°。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所述的转动机构由夹头、插块、弧形支杆和L型支杆组成,在所述夹头上部设有插筒,所述两立杆下端通过插筒插接固定在夹头上部,在所述两底座上表面前侧均设有与所述夹头相适配的插块,所述夹头卡接在插块两侧并通过转轴进行穿插连接,在所述两底座上表面的插块前侧设有与所述底座上表面活动连接的弹性弧形支杆,在所述两底座上表面的插孔后侧设有与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L型支杆,在所述弧形支杆和L型支杆上端均设有与所述立筒相适配的弧夹。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在所述两底座上的插块前侧均设有连接头,所述弧形支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头活动连接,在所述弧形支杆的弧形折弯外侧与底座之间设有向后侧倾斜的弹簧,在所述弹簧两端均设有套筒,所述弹簧的两端通过套筒分别与弧形支杆的弧形折弯外侧和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在所述的立筒的外壁上端面上螺纹连接有紧固阀,所述的紧固阀前端横向穿入所述的立筒的内部并顶靠在所述的伸缩杆的外壁上。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在所述的伸缩杆和所述的立筒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标尺。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在所述的两底座的相对侧边面之间横向插接有与橡胶柱上下相对的横杆。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所述的立筒与所述的伸缩杆间隙配合。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所述的缩颈座的直径与所述的伸缩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的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所述的一对底座为结构相同的长方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通过设置橡胶柱作为横向栏杆以及设置卷绳筒、绳带,橡胶柱为软体的特性,当运动员的腿撞上横栏时,腿部不会受伤,不会因为腿部受伤、造成剧烈疼痛影响比赛或者训练,橡胶柱与绳带相连,踢倒橡胶柱后,橡胶柱会带动两端绳带拉出并迅速回弹原位,避免运动员跨栏时大腿处碰触栏杆导致跨栏架翻倒的情况发生,无需人工一一扶起,避免耗时耗力,耽误训练或者比赛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架体由一对立杆、一对底座(9)和一组栏杆组成,所述的立杆由立筒(4)和伸缩杆(3)组成,所述的伸缩杆(3)插入在所述的立筒(4)内,在所述的伸缩杆(3)的杆身顶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卡槽(17),在所述的立筒(4)的底部设有缩颈的插头(18);所述的一组栏杆由两卷绳筒(1)、绳带(20)和橡胶柱(2)组成,在所述两卷绳筒(1)内部均设有回弹缠绳柱(23),在所述两卷绳筒(1)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开口(19),在所述绳带(20)中部套接有橡胶柱(2),所述绳带(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卷绳筒(1)侧壁上的开口(19)缠绕固定在内部的回弹缠绳柱(23)上,所述绳带(20)通过缠绕固定在两卷绳筒(1)内部的回弹缠绳柱(23)回弹收卷使得绳带(20)绷直并使得橡胶柱(2)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两卷绳筒(1)内侧面上,在所述的每一卷绳筒(1)的下表面分别设有缩颈座(21),在所述的每一缩颈座(21)的下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每一卡槽(17)相适配的卡头(22),所述的两卷绳筒(1)分别卡接在两伸缩杆(3)的上端,所述一对立杆下端均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一对底座(9)活动连接,在所述一对底座(9)上表面后侧均设有卡槽(28),在所述卡槽(28)内卡放有配重板(27),在所述配重板(27)侧面上设有红色标注的提醒栏(29),在所述的底座(9)的下表面设有凹槽(16),在所述的两底座(9)的两侧边分别设有锁扣(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包括架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架体由一对立杆、一对底座(9)和一组栏杆组成,所述的立杆由立筒(4)和伸缩杆(3)组成,所述的伸缩杆(3)插入在所述的立筒(4)内,在所述的伸缩杆(3)的杆身顶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卡槽(17),在所述的立筒(4)的底部设有缩颈的插头(18);所述的一组栏杆由两卷绳筒(1)、绳带(20)和橡胶柱(2)组成,在所述两卷绳筒(1)内部均设有回弹缠绳柱(23),在所述两卷绳筒(1)的外壁面上均设有开口(19),在所述绳带(20)中部套接有橡胶柱(2),所述绳带(2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卷绳筒(1)侧壁上的开口(19)缠绕固定在内部的回弹缠绳柱(23)上,所述绳带(20)通过缠绕固定在两卷绳筒(1)内部的回弹缠绳柱(23)回弹收卷使得绳带(20)绷直并使得橡胶柱(2)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两卷绳筒(1)内侧面上,在所述的每一卷绳筒(1)的下表面分别设有缩颈座(21),在所述的每一缩颈座(21)的下端边缘四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每一卡槽(17)相适配的卡头(22),所述的两卷绳筒(1)分别卡接在两伸缩杆(3)的上端,所述一对立杆下端均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一对底座(9)活动连接,在所述一对底座(9)上表面后侧均设有卡槽(28),在所述卡槽(28)内卡放有配重板(27),在所述配重板(27)侧面上设有红色标注的提醒栏(29),在所述的底座(9)的下表面设有凹槽(16),在所述的两底座(9)的两侧边分别设有锁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为与水平面呈4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收纳整合的跨栏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机构由夹头(11)、插块(12)、弧形支杆(23)和L型支杆(8)组成,在所述夹头(11)上部设有插筒(10),所述两立杆下端通过插筒(10)插接固定在夹头(11)上部,在所述两底座(9)上表面前侧均设有与所述夹头(11)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胜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雨源新创意开发推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