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用放射源植入装置以及放射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椎体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用放射源植入装置以及放射源。
技术介绍
椎体肿瘤是指发生于脊柱的骨骼及其附属组织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及一些瘤样病变。各种类型的骨肿瘤病几乎均可发生于脊柱,椎体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椎体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病的5%,肿瘤可发生于脊柱的任何部位,其中以侵犯胸椎最为多见,其次是腰椎、颈椎和骶骨。一般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而恶心肿瘤更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肿瘤的放射治疗通常分为远距离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远距离放射治疗是指外照射,即通过人体体外的照射,如钴-60远距离治疗,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高能X线及电子束治疗、咖玛刀、赛博刀等。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指把具有放射活性的放射源放置到靶区内或靠近靶区的地方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是基于将放射源放射粒子直接放置与肿瘤组织中或所生长肿瘤的周边组织中,被植入的放射性粒子不间断地释放放射剂量,在暂时性植入的情况下释放会持续一小段时间,或者在永久植入的情况 ...
【技术保护点】
1.椎体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用放射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主体(1)、外导管(2)和推源杆(6),手持主体(1)具有一内部空腔,外导管(2)设置在手持主体(1)的头端,外导管(2)的尾部伸入手持主体(1)的空腔内设置,外导管(2)的头端通过端板(3)封闭,外导管(2)内部靠近头部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挡头(4),外导管(2)位于端板(3)和弹性挡头(4)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落源孔(5),弹性挡头(4)具有相互垂直呈十字形的轴向放射源通孔(401)和轴向推源杆通孔(404),轴向放射源通孔(401)包括挤压部(402)和定位部(403),挤压部(402)靠近外导管(2)的头端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椎体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用放射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主体(1)、外导管(2)和推源杆(6),手持主体(1)具有一内部空腔,外导管(2)设置在手持主体(1)的头端,外导管(2)的尾部伸入手持主体(1)的空腔内设置,外导管(2)的头端通过端板(3)封闭,外导管(2)内部靠近头部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挡头(4),外导管(2)位于端板(3)和弹性挡头(4)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落源孔(5),弹性挡头(4)具有相互垂直呈十字形的轴向放射源通孔(401)和轴向推源杆通孔(404),轴向放射源通孔(401)包括挤压部(402)和定位部(403),挤压部(402)靠近外导管(2)的头端设置,挤压部(402)和定位部(403)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定位部(403)与挤压部(402)的矩形短边长度相同,定位部(403)的矩形长边长度大于挤压部(402)的矩形长边长度,推源杆(6)穿设在外导管(2)内部,推源杆(6)由一体连接的矩形部(601)和圆筒部(602)构成,弹性挡头(4)的轴向推源杆通孔(404)与推源杆(6)的矩形部(601)形状相适宜,推源杆(6)内部设有贯通矩形部(601)和圆筒部(602)的矩形滑料通道(603),推源杆(6)的尾部由外导管(2)伸出手持主体(1)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用放射源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主体(1)的尾端设置有旋盖(104),旋盖(104)由圆筒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丹,赵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