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燕专利>正文

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3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包括支撑组件和训练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架、脚轮、固定座、侧支撑架和防侧滑轮,所述底架与所述脚轮滑动连接,且所述底架位于所述脚轮的上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底架的上侧,所述侧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的外侧;在减重步态训练器的前侧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侧滑轮,使器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在患者受到突发情况发生侧滑时,能够一定的减小事故的发生,在侧支撑架上安装橡胶块,橡胶块上安装有吸盘,受到撞击时,吸盘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橡胶块和吸盘能够抵消部分撞击力,提高了器械安全性。

A kind of anti sideslip manual weight reduction gait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
技术介绍
减重步行训练器是针对骨关节、神经系统疾患而引起的下肢无力、疼痛、痉挛患者,其站立及步行都比较困难.改善步行能力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原有的减重步行训练器,只有器械下部安装有四个脚轮,患者自生腿脚较不方便,很有可能使用时,患者腿部麻木可能会使身体重心偏离于一侧,导致器械发生侧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减重步行训练器,只有器械下部安装有四个脚轮,患者自生腿脚较不方便,很有可能使用时,患者腿部麻木可能会使身体重心偏离于一侧,导致器械发生侧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包括支撑组件和训练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架、脚轮、固定座、侧支撑架和防侧滑轮,所述底架与所述脚轮滑动连接,且所述底架位于所述脚轮的上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底架的上侧,所述侧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的外侧,所述侧支撑架上设置有橡胶块和吸盘,所述橡胶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架的外侧,所述吸盘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块的外壁,所述防侧滑轮与所述侧支撑架滑动连接,且所述防侧滑轮位于所述侧支撑架的下侧,所述防侧滑轮位于所述脚轮的外侧,所述训练组件包括扶手、升降立柱、转轮、悬吊支架和承重吊带,所述扶手与所述升降立柱固定连接,且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升降立柱的外侧,所述升降立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上侧,所述转轮与所述升降立柱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升降立柱的外侧,所述转轮位于所述扶手的上侧,所述悬吊支架与所述转轮固定连接,且所述悬吊支架位于所述转轮的上侧,所述承重吊带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悬吊支架远离所述转轮的一侧,所述承重吊带位于所述扶手的内侧。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和所述防侧滑轮的数量均为四个,其中两个位于器械的前端,另外一个位于器械左侧,剩下一个位于器械右侧。优选的,所述橡胶块呈长方形,所述吸盘数量为十个,均匀分布在橡胶块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扶手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扶手呈“U”状,其中一个位于升降立柱的左侧,另外一个位于升降立柱的右侧。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呈“L”状,所述防侧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减重步态训练器的前侧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侧滑轮,使器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在患者受到突发情况发生侧滑时,能够一定的减小事故的发生,在侧支撑架上安装橡胶块,橡胶块上安装有吸盘,受到撞击时,吸盘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橡胶块和吸盘能够抵消部分撞击力,提高了器械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组件;11、底架;12、脚轮;13、固定座;14、侧支撑架;141、橡胶块;142、吸盘;15、防侧滑轮;20、训练组件;21、扶手;22、升降立柱;23、转轮;24、悬吊支架;25、承重吊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包括支撑组件10和训练组件20,支撑组件10包括底架11、脚轮12、固定座13、侧支撑架14和防侧滑轮15,底架11与脚轮12滑动连接,且底架11位于脚轮12的上侧,固定座13与底架11固定连接,且固定座13位于底架11的上侧,侧支撑架14固定连接在底架11的外侧,侧支撑架14上设置有橡胶块141和吸盘142,橡胶块141固定连接在侧支撑架14的外侧,吸盘142固定连接在橡胶块141的外壁,防侧滑轮15与侧支撑架14滑动连接,且防侧滑轮15位于侧支撑架14的下侧,防侧滑轮15位于脚轮12的外侧,训练组件20包括扶手21、升降立柱22、转轮23、悬吊支架24和承重吊带25,扶手21与升降立柱22固定连接,且扶手21位于升降立柱22的外侧,升降立柱22滑动连接在固定座13的上侧,转轮23与升降立柱22转动连接,且转轮23位于升降立柱22的外侧,转轮23位于扶手21的上侧,悬吊支架24与转轮23固定连接,且悬吊支架24位于转轮23的上侧,承重吊带25可拆卸连接在悬吊支架24远离转轮23的一侧,承重吊带25位于扶手21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侧支撑架14固定连接在底架11的外侧,侧支撑架14上设置有橡胶块141和吸盘142,吸盘142具有一定的吸附性,橡胶块能够减少一定的撞击力,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保障性,橡胶块141固定连接在侧支撑架14的外侧,吸盘142固定连接在橡胶块141的外壁,受到撞击时能够第一时间与撞击物接触,减轻撞击力度,防侧滑轮15与侧支撑架14滑动连接,且防侧滑轮15位于侧支撑架14的下侧,使其具有灵动性,便于患者使用,避免阻碍患者行走。进一步的,侧支撑架14和防侧滑轮15的数量均为四个,其中两个位于器械的前端,另外一个位于器械左侧,剩下一个位于器械右侧。本实施例中,侧支撑架14和防侧滑轮15的数量均为四个,其中两个位于器械的前端,另外一个位于器械左侧,剩下一个位于器械右侧,提高器械的安全性和机动性,使用时能够最大的防止器械侧滑。进一步的,橡胶块141呈长方形,吸盘142数量为十个,均匀分布在橡胶块141的外壁。本实施例中,橡胶块141呈长方形,吸盘142数量为十个,均匀分布在橡胶块141的外壁,受到撞击时使撞击力均匀分布在橡胶块上,减轻受到的撞击力。进一步的,扶手21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扶手21呈“U”状,其中一个位于升降立柱22的左侧,另外一个位于升降立柱22的右侧。本实施例中,扶手21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扶手21呈“U”状,其中一个位于升降立柱22的左侧,另外一个位于升降立柱22的右侧,使用时便于患者能够有良好的支撑点。进一步的,侧支撑架14呈“L”状,防侧滑轮15上设置有刹车片。本实施例中,侧支撑架14呈“L”状,防侧滑轮15上设置有刹车片,使防侧滑轮15具有固定性和转动性,便于使用时停放和走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安装好过后,使用时,将承重吊带25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辅助患者走动,转动转轮23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升降立柱22高矮,方便患者的使用,侧支撑架14固定在底架11的外侧,防侧滑轮15滑动在侧支撑架14,能够一定的防止器械发生侧滑,避免患者造成伤害,橡胶块141固定在侧支撑架14上,吸盘142固定在橡胶块141上,受到撞击时减轻撞击力,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和训练组件(20),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底架(11)、脚轮(12)、固定座(13)、侧支撑架(14)和防侧滑轮(15),所述底架(11)与所述脚轮(12)滑动连接,且所述底架(11)位于所述脚轮(12)的上侧,所述固定座(13)与所述底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座(13)位于所述底架(11)的上侧,所述侧支撑架(1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1)的外侧,所述侧支撑架(14)上设置有橡胶块(141)和吸盘(142),所述橡胶块(14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架(14)的外侧,所述吸盘(142)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块(141)的外壁,所述防侧滑轮(15)与所述侧支撑架(14)滑动连接,且所述防侧滑轮(15)位于所述侧支撑架(14)的下侧,所述防侧滑轮(15)位于所述脚轮(12)的外侧,所述训练组件(20)包括扶手(21)、升降立柱(22)、转轮(23)、悬吊支架(24)和承重吊带(25),所述扶手(21)与所述升降立柱(22)固定连接,且所述扶手(21)位于所述升降立柱(22)的外侧,所述升降立柱(22)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3)的上侧,所述转轮(23)与所述升降立柱(22)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轮(23)位于所述升降立柱(22)的外侧,所述转轮(23)位于所述扶手(21)的上侧,所述悬吊支架(24)与所述转轮(23)固定连接,且所述悬吊支架(24)位于所述转轮(23)的上侧,所述承重吊带(2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悬吊支架(24)远离所述转轮(23)的一侧,所述承重吊带(25)位于所述扶手(2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侧滑手动减重步态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和训练组件(20),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底架(11)、脚轮(12)、固定座(13)、侧支撑架(14)和防侧滑轮(15),所述底架(11)与所述脚轮(12)滑动连接,且所述底架(11)位于所述脚轮(12)的上侧,所述固定座(13)与所述底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座(13)位于所述底架(11)的上侧,所述侧支撑架(1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11)的外侧,所述侧支撑架(14)上设置有橡胶块(141)和吸盘(142),所述橡胶块(141)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架(14)的外侧,所述吸盘(142)固定连接在所述橡胶块(141)的外壁,所述防侧滑轮(15)与所述侧支撑架(14)滑动连接,且所述防侧滑轮(15)位于所述侧支撑架(14)的下侧,所述防侧滑轮(15)位于所述脚轮(12)的外侧,所述训练组件(20)包括扶手(21)、升降立柱(22)、转轮(23)、悬吊支架(24)和承重吊带(25),所述扶手(21)与所述升降立柱(22)固定连接,且所述扶手(21)位于所述升降立柱(22)的外侧,所述升降立柱(22)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3)的上侧,所述转轮(23)与所述升降立柱(22)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轮(23)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燕
申请(专利权)人:余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