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0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分支架管和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通过分支架管保证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

Covered stent of femoral artery with branch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膜支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急剧上升,动脉相关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未来5至7年预计会以大于40%的比例高速增长。其中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dissectiontypeA,简称AADA)是心血管外科领域最为常见和最为凶险的主动脉急症。若未经治疗,AADA发病后一周的死亡率高达50-91%;若仅接收内科保守治疗,24小时死亡率达20%,48小时死亡率可达30%。因此,AADA一经诊断,若无手术禁忌症,必须急诊外科干预。然而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围术期死亡率也高达15-35%。目前治疗上述疾病可以采用微创的血管腔内介入隔绝手术,通常采用覆膜支架隔绝血流与主动脉夹层。但当胸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主动脉弓时,目前市场上的覆膜支架没有分支,在用于治疗时,会不同程度的封堵分支血管,导致分支血管血流障碍,出现相应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通过分支架管保证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分支架管和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可选地,所述主支架管包括筒状的弹性骨架和覆膜,所述弹性骨架的外周面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覆膜包裹在弹性骨架的外周面上,并覆盖通孔,所述过渡管远离分支架管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该卡接部用以刺破覆膜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短管、拉力环以及环状气囊,所述拉力环以可滑动的方式外套在短管上,所述环状气囊外套在短管上,且该环状气囊的一端固定在短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固定在拉力环上,所述短管安装有拉力环的一端固定在分支架管的端部,另一相对端沿周向铰接有若干个瓣状体,若干个所述瓣状体背离短管的一端相靠近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锥形穿刺部,每个所述瓣状体上均设置有拉线,该拉线远离瓣状体的一端固定在拉力环,用以在拉力环滑动时,拉动瓣状体向远离短管轴线的一侧偏转,形成T型定位部。可选地,所述卡接部还包括限位环,该限位环固定在环状气囊的外周面上远离拉力环的一端,且该限位环与环状气囊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拉线穿过缝隙与拉力环连接。可选地,所述过渡管包括近角半管体和具有弹性的远角半管体,所述近角半管体和远角半管体相互扣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状体,该管状体的两端分别与主支架管和分支架管连接,且所述近角半管体位于管状体上靠近夹角α的一侧。可选地,所述过渡管为波纹管。可选地,还包括环状且具有柔性的锚固薄膜,所述锚固薄膜外套在主支架管的一端,且该锚固薄膜的一端固定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沿血液流动的方向延伸。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分支架管和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通过分支架管保证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T型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主支架管、2-分支架管、3-过渡管、4-锚固薄膜、11-弹性骨架、12-覆膜、31-卡接部、32-近角半管体、33-远角半管体、111-通孔、311-短管、312-拉力环、313-环状气囊、314-限位环、315-瓣状体、316-拉线、317-注射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管1、分支架管2和过渡管3,所述过渡管3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所述过渡管为波纹管。或者所述过渡管3由近角半管体32和具有弹性的远角半管体33拼接的拼接管,即所述近角半管体和远角半管体相互扣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状体,该管状体的两端分别与主支架管和分支架管连接,且所述近角半管体位于管状体上靠近夹角α的一侧。使用时,将主支架管1放入动脉血管中,将分支架管2放入分支血管中,保证了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便于提高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公知的是人体动脉血管上的分支血管角度不同,即不同的分支血管与动脉血管之间的夹角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给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由于设置有过渡管3,分支架管2置入分支血管后,由于主支架管1和分支架管2分别与动脉血管和分支血管抵触,导致所述过渡管3向靠近夹角α的一侧弯曲,在这个过程中,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使得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的长度大于过渡管靠近夹角α的一侧,从而使得过渡管能够更好的贴合在分支血管与动脉血管的交界处,便于降低对血管的损伤,同时由于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的延展性,有效的抵消了部分应力,有效的改善了大角度弯曲时,分支架管2的塌陷问题。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管1包括筒状的弹性骨架11和覆膜12,所述弹性骨架11的外周面的中部开有通孔111,所述覆膜包裹在弹性骨架的外周面上,并覆盖通孔,所述过渡管3远离分支架管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1,该卡接部用以刺破覆膜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使用时将主支架管1置入动脉血管中,并使通孔111正对分支血管的入口,然后将分支架管2置入分支血管,并使卡接部31正对通孔111,用卡接部31刺破覆膜,并将卡接部31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优选的,也可以先用穿刺针沿分支血管刺破覆膜,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管(1)、分支架管(2)和过渡管(3),所述过渡管(3)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管(1)、分支架管(2)和过渡管(3),所述过渡管(3)的一端与分支架管的端部连接,另一相对端安装在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上,并贯穿主支架管的外周面与主支架管连通,所述主支架管的轴线与分支架管的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于或者等于90°的夹角α,所述过渡管背离夹角α的一侧设置有延展区,该延展区用以在夹角α的角度变化时,沿分支架管的轴线拉伸或者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管(1)包括筒状的弹性骨架(11)和覆膜(12),所述弹性骨架(11)的外周面的中部开有通孔(111),所述覆膜包裹在弹性骨架的外周面上,并覆盖通孔,所述过渡管(3)远离分支架管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1),该卡接部用以刺破覆膜穿入通孔与弹性骨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分支的股动脉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1)包括短管(311)、拉力环(312)以及环状气囊(313),所述拉力环以可滑动的方式外套在短管上,所述环状气囊外套在短管上,且该环状气囊的一端固定在短管的外周面上,另一相对端固定在拉力环上,所述短管(311)安装有拉力环的一端固定在分支架管的端部,另一相对端沿周向铰接有若干个瓣状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迎学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