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54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特别涉及搅拌站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顶部设有工字梁,工字梁上设有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的下料下方设有拌料装置,拌料装置包括拌料筒,拌料筒内部设有两个第一搅拌辊,两个第一搅拌辊的搅拌方向均为向内挤压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具单一搅拌杆的沥青搅拌站,存在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下料装置中的传送链传送物料向搅拌装置的进料口移动,通过搅拌装置的倾料板将物料集中到搅拌辊之间进行挤压混料,无需人工手动下料并克服物料飞溅难以擦拭和效率低下的弊端。

An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and blan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搅拌站也可以成为沥青混凝土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指用于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成套设备,按照搅拌的方式,可以分为强制间歇式、连续生产式,按照搬运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沥青搅拌站,是指用于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成套设备,可生产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彩色沥青混合料。沥青搅拌站在混料和搅拌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在混料下料过程中,采用人工手动下料的方式较为繁琐,且人工距进料口太近容易导致物料飞溅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沥青搅拌站普遍只有单一搅拌杆进行搅动,存在搅动物料的效率和质量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具单一搅拌杆的沥青搅拌站,存在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顶部设有工字梁,所述工字梁上设有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包括第一电动轮、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电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设有第一传送链,所述第一传送链靠近所述工字梁的一侧套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活动安装在第一滑轨上,第一卷扬机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下方两侧的第一夹板固定,所述卷扬机上收卷有第一钢丝,所述第二滑块下方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上吊有第二钢丝,所述第一钢丝的下端吊有第一载物篮,所述第一载物篮底部设有第一网状底板,所述第一载物篮底部设有第一扣合块,第一扣合块和所述第二钢丝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右侧,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上设有第二电动轮,所述第二电动轮和第一电动轮的均为向内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电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传送链,所述第二传送链靠近所述工字梁的一侧套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活动安装在第二滑轨上,第三滑块下方设有第二卷扬机、第二夹板、第三钢丝,第四滑块下方设有第二挂钩、第四钢丝、第二载物篮、第二网状底板,所述第二网状底板底部设有第二扣合块;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的下料下方设有拌料装置,所述拌料装置包括拌料筒,拌料筒内部设有两个第一搅拌辊,两个所述第一搅拌辊的搅拌方向均为向内挤压的方向;所述拌料筒的下方设有出料槽、并通过第一支柱支撑,所述出料槽底部和混料装置的出料口均设在混料槽内,所述混料装置内部的搅拌轴延伸至所述混料槽内侧,所述混料装置通过第二支柱支撑,所述第二支柱上方设有进料管。优选地,两个所述的第一搅拌辊的下方设有两个第二搅拌辊,两个所述第二搅拌辊的搅拌方向均为向内挤压的方向,所述第二搅拌辊的转轴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搅拌辊的转轴半径。优选地,所述的拌料筒的内侧仓壁上倾斜设有倾料板,所述倾料板通过支撑板支撑在两个所述第一搅拌辊的进料上方。优选地,所述的拌料筒为顶部大底部小的不锈钢筒体。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搅拌辊上设有搅拌刀片,所述搅拌刀片上设有刮齿。(3)有益效果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具单一搅拌杆的沥青搅拌站,存在搅拌效率和搅拌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工字梁上设定第一驱动下料装置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以及混料装置。将沥青混凝土等物料通过不同的地方进料后搅拌,通过第一载物篮和第二载物篮添加不同的物料,第一载物篮和第二载物篮的倾角均通过对应的卷扬机进行收卷后带动倾斜下料,使物料先进入拌料装置中,通过搅拌辊搅拌后再到混料槽,通过混料装置的搅拌轴混料,进行多次搅拌,一方面减少人工下料混合料飞溅和劳动效率过第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可单一搅拌形式的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搅拌效率和成品质量不优的问题;本技术设定两个不同类型的搅拌辊以及第一搅拌辊的搅拌刀片上设有刮齿,均便于进一步对物料进行碾碎混料;本技术在拌料筒仓壁内侧设定倾斜板,便于将物料导流至两个第一搅拌辊之间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左支架,2-右支架,3-工字梁,4-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1-第一电动轮,42-第一从动轮,43-第一传送链,44-第一滑块,441-第一卷扬机,442-第一夹板,443-第一钢丝,45-第二滑块,451-第一挂钩,452-第二钢丝,453-第一载物篮,454-第一网状底板,455-第一扣合块,46-第一滑轨,5-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1-第二电动轮,52-第二从动轮,53-第二传送链,54-第三滑块,541-第二卷扬机,542-第二夹板,543-第三钢丝,55-第四滑块,551-第二挂钩,552-第四钢丝,553-第二载物篮,554-第二网状底板,555-第二扣合块,56-第二滑轨,6-拌料装置,61-拌料筒,62-倾料板,63-第一搅拌辊,64-搅拌刀片,641-刮齿,65-第二搅拌辊,66-出料槽,67-支撑板,68-第一支柱,7-混料装置,71-进料管,72-第二支柱,73-搅拌轴,8-混料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顶部设有工字梁3,所述工字梁3上设有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包括第一电动轮41、第一从动轮42,所述第一电动轮41和第一从动轮42之间设有第一传送链43,所述第一传送链43靠近所述工字梁3的一侧套有第一滑块44和第二滑块45,所述第一滑块44和所述第二滑块45活动安装在第一滑轨46上,第一卷扬机441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4下方两侧的第一夹板442固定,所述卷扬机441上收卷有第一钢丝443,所述第二滑块45下方设有第一挂钩451,所述第一挂钩451上吊有第二钢丝452,所述第二钢丝452的下端吊有第一载物篮453,所述第一载物篮453底部设有第一网状底板454,所述第一载物篮453底部设有第一扣合块455,第一扣合块455和所述第二钢丝452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右侧,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上设有第二电动轮51,所述第二电动轮51和第一电动轮41的均为向内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包括所述第二电动轮51、第二从动轮52、第二传送链53,所述第二传送链53靠近所述工字梁3的一侧套有第三滑块54和第四滑块55,所述第三滑块54和第四滑块55活动安装在第二滑轨56上,第三滑块54下方设有第二卷扬机541、第二夹板542、第三钢丝543,第四滑块55下方设有第二挂钩551、第四钢丝552、第二载物篮553、第二网状底板554,所述第二网状底板554底部设有第二扣合块555;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和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的下料下方设有拌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顶部设有工字梁(3),所述工字梁(3)上设有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包括第一电动轮(41)、第一从动轮(42),所述第一电动轮(41)和第一从动轮(42)之间设有第一传送链(43),所述第一传送链(43)靠近所述工字梁(3)的一侧套有第一滑块(44)和第二滑块(45),所述第一滑块(44)和所述第二滑块(45)活动安装在第一滑轨(46)上,第一卷扬机(441)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4)下方两侧的第一夹板(442)固定,所述卷扬机(441)上收卷有第一钢丝(443),所述第二滑块(45)下方设有第一挂钩(451),所述第一挂钩(451)上吊有第二钢丝(452),所述第二钢丝(452)的下端吊有第一载物篮(453),所述第一载物篮(453)底部设有第一网状底板(454),所述第一载物篮(453)底部设有第一扣合块(455),第一扣合块(455)和所述第二钢丝(452)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右侧,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上设有第二电动轮(51),所述第二电动轮(51)和第一电动轮(41)的均为向内驱动;/n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包括所述第二电动轮(51)、第二从动轮(52)、第二传送链(53),所述第二传送链(53)靠近所述工字梁(3)的一侧套有第三滑块(54)和第四滑块(55),所述第三滑块(54)和第四滑块(55)活动安装在第二滑轨(56)上,第三滑块(54)下方设有第二卷扬机(541)、第二夹板(542)、第三钢丝(543),第四滑块(55)下方设有第二挂钩(551)、第四钢丝(552)、第二载物篮(553)、第二网状底板(554),所述第二网状底板(554)底部设有第二扣合块(555);/n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和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的下料下方设有拌料装置(6),所述拌料装置(6)包括拌料筒(61),拌料筒(61)内部设有两个第一搅拌辊(63,),两个所述第一搅拌辊(63)的搅拌方向均为向内挤压的方向;/n所述拌料筒(61)的下方设有出料槽(66)、并通过第一支柱(68)支撑,所述出料槽(66)底部和混料装置(7)的出料口均设在混料槽(8)内,所述混料装置(7)内部的搅拌轴(73)延伸至所述混料槽(8)内侧,所述混料装置(7)通过第二支柱(72)支撑,所述第二支柱(72)上方设有进料管(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拌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顶部设有工字梁(3),所述工字梁(3)上设有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和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包括第一电动轮(41)、第一从动轮(42),所述第一电动轮(41)和第一从动轮(42)之间设有第一传送链(43),所述第一传送链(43)靠近所述工字梁(3)的一侧套有第一滑块(44)和第二滑块(45),所述第一滑块(44)和所述第二滑块(45)活动安装在第一滑轨(46)上,第一卷扬机(441)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4)下方两侧的第一夹板(442)固定,所述卷扬机(441)上收卷有第一钢丝(443),所述第二滑块(45)下方设有第一挂钩(451),所述第一挂钩(451)上吊有第二钢丝(452),所述第二钢丝(452)的下端吊有第一载物篮(453),所述第一载物篮(453)底部设有第一网状底板(454),所述第一载物篮(453)底部设有第一扣合块(455),第一扣合块(455)和所述第二钢丝(452)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设在所述第一驱动下料装置(4)右侧,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上设有第二电动轮(51),所述第二电动轮(51)和第一电动轮(41)的均为向内驱动;
所述第二驱动下料装置(5)包括所述第二电动轮(51)、第二从动轮(52)、第二传送链(53),所述第二传送链(53)靠近所述工字梁(3)的一侧套有第三滑块(54)和第四滑块(55),所述第三滑块(54)和第四滑块(55)活动安装在第二滑轨(56)上,第三滑块(54)下方设有第二卷扬机(541)、第二夹板(542)、第三钢丝(543),第四滑块(55)下方设有第二挂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安宝谢文才张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