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42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包括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和收集兜,所述活动刀片通过销钉安装于固定刀片上端并形成剪刀;在所述固定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该下把手通过销轴安装有能够相对于销轴转动的上把手;所述上把手通过连杆与活动刀片连接,利用上把手的上下转动带动活动刀片开和合;所述收集兜通过环形框安装于下把手并位于固定刀片下方,所述环形框在下把手的位置可调并且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将条形的芸豆从芸豆藤上摘下并收集,并且通过上把手和下把手巧妙配合带动剪刀,能够完成剪豆(采摘)动作,并且合理的在固定刀片下方设计收集兜,该收集兜能够对采摘的条形芸豆进行收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采摘效率。

A convenient device for picking kidney 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摘装置,具体讲是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芸豆,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豆科植物。学名菜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嫩荚或种子可作鲜菜,也可加工制罐、腌渍、冷冻与干制。是属于蔷薇目豆科菜豆属的植物。芸豆的根系较发达。茎蔓生、半蔓生或矮生。初生真叶为单叶,对生;以后的真叶为三出复叶,近心脏形。其中荚果长10~20厘米,形状直或稍弯曲,横断面圆形或扁圆形,表皮密被绒毛;嫩荚呈深浅不一的绿、黄、紫红(或有斑纹)等颜色,成熟时黄白至黄褐色。随着豆荚的发育,其背、腹面缝线处的维管束逐渐发达,中、内果皮的厚壁组织层数逐渐增多,鲜食品质因而降低。故嫩荚采收要力求适时。每荚含种子4~8粒,种子肾形,有红、白、黄、黑及斑纹等颜色;千粒重0.3~0.7千克。芸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食材,在采摘时,需要将其从植物藤上摘下,传统的摘法就是通过手摘,但是这样的对拇指和食指的伤害较大,如果是批量操作,多工作人员要就就很高,伤害也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芸豆采集,将条形的芸豆从芸豆藤上摘下并收集的采摘装置;通过合理的设计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构成剪刀,并且通过上把手和下把手巧妙配合带动剪刀,能够完成剪豆(采摘)动作,并且合理的在固定刀片下方设计收集兜,该收集兜能够对采摘的条形芸豆进行收集,以便于工作人员集中收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采摘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包括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和收集兜,所述活动刀片通过销钉安装于固定刀片上端并形成剪刀;在所述固定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该下把手通过销轴安装有能够相对于销轴转动的上把手;所述上把手通过连杆与活动刀片连接,利用上把手的上下转动带动活动刀片开和合;所述收集兜通过环形框安装于下把手并位于固定刀片下方,所述环形框在下把手的位置可调并且可拆卸。优选的,所述环形框为不闭合的圆环,在两个端部均设置有L形卡合端,在该L形卡合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销。优选的,所述下把手的下端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环形框的凸起,该凸起开设有与L形卡合端匹配的安装孔,在该安装孔外侧设置有数个用于调节环形框位置并与定位销匹配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上把手与下把手之间设置有安装有弹簧。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芸豆的采集,将条形的芸豆从芸豆藤上摘下并收集;通过合理的设计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构成剪刀,并且通过上把手和下把手巧妙配合带动剪刀,能够完成剪豆(采摘)动作,并且合理的在固定刀片下方设计收集兜,该收集兜能够对采摘的条形芸豆进行收集,以便于工作人员集中收集。巧妙的设计环形框,该环形框用于安装收集兜,收集兜由布缝制而成,同时上端缝制于环形框,所述环形框由不闭合的圆环,在两个端部均设置有L形卡合端,在该L形卡合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销;通过L形卡合端方便了环形框的安装,同时合理的设计定位销,该定位销能够起到定位和支撑点的作用,使其环形框安装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便于拆卸和位置的调整。合理的设计下把手,该下把手底部设计有凸起,在该凸起上设置有安装孔,并且安装孔周围设计有数个定位孔,数个位置不同的定位孔方便了环形框位置的调整。本技术结构巧妙,安装和拆卸方便,容易制造,成本低,能够提高工作人员采摘芸豆的效率,同时合理的在上把手和下把手之间设计弹簧,使其上把手和下把手的开合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图3-图4是本技术拆卸收集兜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下把手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环形框的立体图;图中:1、活动刀片;2、固定刀片;3、连杆;4、上把手;5、弹簧;6、下把手;7、环形框;7.1、L形卡合端;7.2、定位销;8、收集兜;9、定位孔;1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7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包括活动刀片1、固定刀片2和收集兜8,所述活动刀片1通过销钉安装于固定刀片2上端并形成剪刀;在所述固定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6,该下把手通过销轴安装有能够相对于销轴转动的上把手4;所述上把手通过连杆3与活动刀片连接,利用上把手的上下转动带动活动刀片开和合;所述收集兜8通过环形框7安装于下把手并位于固定刀片下方,所述环形框在下把手的位置可调并且可拆卸。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框为不闭合的圆环,在两个端部均设置有L形卡合端7.1,在该L形卡合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销7.2。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把手6的下端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环形框的凸起,该凸起开设有与L形卡合端匹配的安装孔10,在该安装孔外侧设置有数个用于调节环形框位置并与定位销7.2匹配的定位孔9;在使用时环形框两端的L形卡合端插入安装孔,同时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从而实现环形框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把手与下把手之间设置有安装有弹簧5。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芸豆的采集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收集兜放置于条形的芸豆下方,再闭合上把手和下把手,当上把手运动时,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再带动活动刀片运动,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匹配,将条形的芸豆从芸豆藤上剪下并落入收集兜中,通过收集兜对剪罗的运动收集,其中收集兜采用布缝制而成,使用方便,采摘的过程中,收集兜通过环形框进行角度调节,以便于条形的芸豆能够直接进入收集兜,当收集兜装入一定量芸豆后,将其倒入指定容器中,以便于集中处理,也放置收集兜过重而使工作人操作不方便。通过合理的设计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构成剪刀,并且通过上把手和下把手巧妙配合带动剪刀,能够完成剪豆(采摘)动作,并且合理的在固定刀片下方设计收集兜,该收集兜能够对采摘的条形芸豆进行收集,以便于工作人员集中收集。巧妙的设计环形框,该环形框用于安装收集兜,收集兜由布缝制而成,同时上端缝制于环形框,所述环形框由不闭合的圆环,在两个端部均设置有L形卡合端,在该L形卡合端的内侧设置有定位销;通过L形卡合端方便了环形框的安装,同时合理的设计定位销,该定位销能够起到定位和支撑点的作用,使其环形框安装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便于拆卸和位置的调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刀片(1)、固定刀片(2)和收集兜(8),所述活动刀片(1)通过销钉安装于固定刀片(2)上端并形成剪刀;在所述固定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6),该下把手通过销轴安装有能够相对于销轴转动的上把手(4);所述上把手通过连杆(3)与活动刀片连接,利用上把手的上下转动带动活动刀片开和合;所述收集兜(8)通过环形框(7)安装于下把手并位于固定刀片下方,所述环形框在下把手的位置可调并且可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刀片(1)、固定刀片(2)和收集兜(8),所述活动刀片(1)通过销钉安装于固定刀片(2)上端并形成剪刀;在所述固定刀片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把手(6),该下把手通过销轴安装有能够相对于销轴转动的上把手(4);所述上把手通过连杆(3)与活动刀片连接,利用上把手的上下转动带动活动刀片开和合;所述收集兜(8)通过环形框(7)安装于下把手并位于固定刀片下方,所述环形框在下把手的位置可调并且可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捷式芸豆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珊张时龙余娟余莉李清超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